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节:杂曲与儿歌杂曲,其形式以杂言体占的比重很大,每句字数有的在十字以上,组织比情歌、酒曲、婚曲更伸缩性大,更错落有致。如:  相似文献   

2.
第七章《格丹格言注释》故事集《格丹格言注释》,是藏族学者央巾噶书洛追编著的。央巾噶韦洛追,十九世纪,青海民和县拉加村人,色拉寺格西,大招寺拉仁巴。他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传记文学之二——《朱巴格雷传》《朱巴格雷传》系朱巴格雷的自传。他是十六世纪晚期人,生卒年月,已在我们介绍《米拉日巴传》时叙述过。他是一位米拉式的修行者。出生于西藏四族性之嘉氏家族,初名第旺结布,家道富有,因继承财产问题,父亲被叔父害死,本人随姑父出走他家。后以噶举派大堪布贡噶桑布出家受沙弥戒。以后便到处云游,足迹西藏各  相似文献   

4.
第三篇藏族近代文学藏族近代文学,我们的断代拟自清朝统一中国的1644年起至解放前之日为止。这一时期,三百年间,藏族社会的封建农奴制更进一步巩固,经济不如元明时期那么繁荣,人民受三大领主的压迫剥削,纳税支差,生  相似文献   

5.
自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到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在西藏地方,曾发生过几起少数上层贵族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事件。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安定边疆,几度出兵,强化了西藏的政治和军事,西藏地方才安定下来。《颇罗鼐传》就是记述在这时期中,拥护统一的著名人物颇罗鼐事迹的卓越作品。  相似文献   

6.
第五章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也称作《格萨尔吉钟》即《格萨尔的故事》。它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并在藏族人民群众中流传广泛、规模宏大的一部长篇巨著。这部史诗,是以“钟侃”(故事人,即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的说唱为流传的主要形式。另外,还有不少藏文和蒙古文的手抄本和一些木刻本流传各处。藏文本流传在广大的藏族居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纳西族、裕固族等地区和尼泊尔、不丹、拉达克几个国外地区;蒙古文本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蒙古族居住地区。在国外也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等地区。《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少有的长篇英  相似文献   

7.
第四节卓娃桑姆■,这部戏剧的内容是这样:从前,在门地和印度交界地方,有一个曼扎岗国■,国王叫做噶拉旺保■。王后是一个女魔,名叫哈姜。这个国王非常凶暴,有一天他到深山去打猎,把猎犬丢掉了,他为了寻找猎犬,走到了婆罗门一对老夫妇家中。这对老夫妇,只有一个女儿,是空行母临凡,名叫卓娃桑姆。她出世就会念六了真言。陶王见她美貌异常,就强逼老夫妇允许把她嫁给他作妃子。这个逼婚  相似文献   

8.
第五章长篇小说藏族文学的发展,到了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在已有的故事、史诗、传记文学以及戏剧文学作品等各种形式比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长篇小说体裁。就现我们所掌握的材料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9.
第六章两部故事集藏族故事特别是民间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数量繁多,流传广泛。不但在口头上流传,写成书面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部故事集,略示梗概。第一节死尸的故事《死尸的故事》藏语叫做  相似文献   

10.
第四章翻译文学藏族的翻译事业,规模是非常宏伟的。早在公元八世纪,赞普尺松德赞时,就大规模地开始了,主要是以佛经为主的翻译。他建筑了著名的桑耶寺,派人往印度学习梵文和派人往内地学习汉文,这些人回到藏地,便聚集于桑耶寺,开辟译场,广译佛教经论。并把所译出的佛经分别存放在秦浦、庞塘和登噶三个宫殿之中。之后,又把藏在这  相似文献   

11.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藏族人民创作的文学作品相当丰富,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有一部藏族文学史公开出版。我院王沂暖教授从事藏族文学史教学工作多年,编有《藏族文学史略》一稿,“文革”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出版。我院复办后,王教授同中年讲师唐景福合作,对原旧稿作了补充和整理,就是现在刊出的这个本子. 《史略》全文共分十章,约二十万字,本刊将连续登载。  相似文献   

12.
第一篇藏族古代文学藏族古代文学,是指从藏族远古(具体时间约为二世纪)到十三世纪上半期(具体时间为1252年)这一阶段的文学而言。这一阶段是藏族奴隶社会阶段。公元一、二世纪起,藏族社会,似乎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公元五世纪以后藏族已进入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史》已经出过多种版本了。今年又出版了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以下简称为《简编》)。这不是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下简称为“三卷本”)简单的删改与浓缩,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初第一部国人自撰的《中国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伴随着此学科的出现,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也步入正轨。回顾一百年的研究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初创、发展、转变和开拓四个时期。综观各时期的研究状况可以发现,研究特点鲜明突出,基本呈现出良莠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第二篇藏族中世文学这一时期,我们断代拟自藏族统一于元朝时即1253年起至明朝灭亡即1643年为止,时间将近四百年。这一时期,西藏已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而且是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社会因统一而趋安定,其中只有佛教各派别的内部冲突,波及面不太大,生产方面也较前一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文化方面也因印刷术的输入,有了较以前更广泛的传播。文学方面,伟大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这一时期的产品,史诗对书中主人公格萨尔统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文学"论略:一个文学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文学"业已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一些基本问题仍需澄清.一、"80年代文学"概念是从"新时期文学"的总称里独立而来的,它出现的契机是1992年学界所提出的"新时期的终结";二、80年代文学虽然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轨迹,但比较60和70年代的地下与潜流文学的思想与艺术高度,仍然有巨大的局限;三、80年代文学以1985年为界,之前经历了一个缓慢的渐变期,其节奏严重依赖于政治变革的步伐,其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常使之在"进两步退一步"的节奏中陷于逆境与顺境的交替之中;四、80年代文学真正的突破是在1985年之后的突变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全面爆发使得此前文学与政治的胶着与博弈完全失效,文学进入了内部变革的黄金时期;五、80年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启蒙主义思想深度与文学的文化属性的获得,还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变革,这些都既成就了这个年代文学的深度,也为90年代文学的成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集写家与学者于一身的朱子南教授,以其近百万言的(中国报告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第是版),从中国报告大学萌芽、发生、完形、成熟、繁荣的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揭示了产生于中国文化土进之上,深蕴中国特点的新文体——报告文学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得以形成的原因,救正了文学界、新闻界对于报告文学的种种浮说和偏见。朱子南(中国报告文学史),不仅作为专史,改变了中国报告文学从来无史的状况,填补了空白,也可以为有志于重写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者,在指导思想上、方法上和资料的汇集和运用上,提供有益…  相似文献   

18.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了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形式秀丽多彩的文化遗产,用共同劳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各族人民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伟大功绩在历史上不仅起了繁荣发展我国文化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事业也有过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我国的文学艺术遗产,是各民族人民共有的,中华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应该是我国各族人民以艰苦卓绝的奋斗共同创造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中国文学史,主要以汉族文学史为主,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古老、丰富、灿烂多彩的文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却涉及得很少,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新闻纪事性的不断弱化、淡化,以人物为主体的文学性不断强化、浓化的过程。萧乾的报告文学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武断”地选择“历史瞬间”的情况对于史家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历史的真实包含了对历史理解的真实,也包含了理解上的“偏见”。对于文学史家来说其理解和解释有着特殊规定性:它既是客体中心主义的又是主体中心主义的;它必须是审美的;它必须具有社会学的品性;它必须尊重前人的理解和解释,但又不受制于前人的理解和解释;它还必须具有文化学、人类学的品格。从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而论,文学史的理解和解释永远需要不断重写,而非改写,每一代文学史家面对文学史都有自己的兴奋点和观念域,都有不同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