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生活》2005,(4):11-11
尽管2004年是新中国成立55年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但专家仍然警告说,中国的粮食安全既有“近虑”,更有“远忧”,粮食供求趋紧很可能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常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三大法宝”——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指出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隐忧.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波动中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将平稳增长,其中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幅较大,粮食供需缺口有所扩大.因此,本文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调控机制,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引导粮食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粮食贸易平衡,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手中有棍心中不慌。粮业是永恒的产业。古今中外与古往今来,足食强兵都无例外地是治国安邦的首善大举。中国古先贤哲人把国民的吃饭问题列为“/域之首”,经典性指出“民以食为天”。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位开国元勋奉行过“广积粮”的策略,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首毛泽东。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1969年,中苏关系到达冰点,处于剑拔弩张之势。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重提“广积粮”,就是要搞好物质储备,藏于深挖的地下洞里几年时间不出来也不愁饿死。在中国农业粮食进入发展新阶段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提倡“广积粮”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姚 《中国农村》2009,(3):23-25
计划生育政策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执行得最公平的政策,同时,这样一个政策,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8,(22):5-5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作为一名历史工作者,我深知30年只是漫长中国历史的一瞬间,同时也知道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篇章。如今,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中国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城乡改革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国家统计局曾玉平毛寒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8万吨,先后登上了35000万吨、40000万吨和45000万吨三个台阶,到1995年达到46662万吨的历史最好水...  相似文献   

8.
陈东 《市民》2006,(4):51-53
最能说明改革开放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历史意义的,莫过于真实展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上海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实践促使“上海城市精神”到“上海精神”的嬗变。从时间维度来讲,“上海精神”基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历史,蕴含于城市精神之中,体现出文化上多元和谐、经济上合作创新和外交上开放包容等内涵;从空间维度来讲,“上海精神”基于上海这个城市场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参与区域治理中焕发出中华文明特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海精神”所包含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等内涵,对未来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合作实践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实践指导和精神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阐述,要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两手都要硬。“两手抓”的思想根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它把唯物辩证法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起来,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方计。十多年来的实践已雄辩地证明,只一手抓不行,两手轮流抓不行,一手硬一手软也不行,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够顺利进行,成绩卓著,世人瞩目,就是…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首上世纪80年代,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成了社会讨论的焦点。当时,河南一个矿工在杂志上刊登了征婚启事。后经证实,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则征婚启事,那位矿工一时间被媒体称为“中国征婚第一人”。如今岁月匆匆20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征婚的矿工和征来的娘子还好吗?他们有着怎样的婚姻传奇……  相似文献   

12.
“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的转变与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对策文/张新民王跃新孙梅君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为解决粮食问题进行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粮食生产和流通也不断面临新的矛盾和困惑。由于粮食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3.
事情似乎在一天早上发生了变化。1995年的某一天过去之後,“中国”的名字突然挂在了许多国际粮商的嘴巴上。粮商们一说起“中国”就两眼放光,仿佛是说起了金山银山。据说,中国将会使他们堆积如山的粮山变成金山;据说,中国将会使法国农民的土豆不再烂在巴黎街头而会在国际粮市上卖个好价钱;据说,美国农民和法国农民自此不必有那么多的休耕地了,他们再也不用为粮食卖不出去而发愁了。因为中国人就要来了!这是一个全球最大的采购大军。这支来自东方的采购大军每年需进口3亿多吨粮食──至少到2030年以前是这样。它的到来将会把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经历了“奠定粮食制度基础”的建国初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探索粮食发展道路”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掀开粮食崭新篇章”与“践行粮食安全承诺”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粮食是生存保障与发展根本,要始终将其放到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总结党领导下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的经验,对于今天探索我国粮食发展规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丛书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丛书从对改革开放重大问题的思考分析切入,对30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作了一次缜密的学术专题回顾。该丛书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推出的重点图书,共约200万字,分经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要说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至少有两件大事居功至伟:其一是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二是万众一心积极加入WTO。发展市场经济,加入WTO,最终是为了融入全球化经济大潮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市场化。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终于能够放手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就是加入WTO的最根本准备。只有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才能对世界经济拥有发言权,才能拿到加入WTO的入场券,才能获得地球“绿卡”──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据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改革初期的目标基本实现,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和模式,即后改革时代的来临;伴随改革开放而生的农民工问题也随着后改革时代的到来不断深化,新生代农民工活跃于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不断深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新的困难与危机。  相似文献   

18.
在陆续超额完成了十一个五年计划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也随着这十一个大跨步的飞跃迈进了崭新的阶段。在国内经济不断飞速增长的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连年大幅度增长,可以说中国人现在已经富裕了起来,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快速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而来了更为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早在十一五规划开始之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面对一些电力、铁路、民航、通信、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早已被政府所关注,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我们心里最多的疑问就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王红茹  郭芳  李雪 《21世纪》2013,(8):54-55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农业中国经千年形成的粮食分布格局是在最近的30年间被改变的。粮食主产区有的还不能自足"最靠得住的还是黑龙江"在过去的30年里,曾经肥沃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蜕变成了现代的工业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则承担起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的发展与繁荣,是新时期文坛的重要现象,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有时代审美变化的原因,也有传主人格魅力的原因,还有传者精神需求的原因。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的写作也存在着意义缺失、为传主讳、屈服于大众趣味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