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国民外交协会是辽宁民众自发形成的反日爱国团体,它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侵略加深、东北政权实施收回国权运动、人民反目运动高涨的背景下成立的。它成立后,协助东北政权开展外交活动,宣传国民外交常识,抵制日货,其组织迅速扩大,会员急剧增加,成为辽宁国民开展外交活动的一个新途径。它对于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唤起民众的爱国主义意识.以及捍卫国家主权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届会议预定于1931年在中国举行。该学会中国分会及国民政府都将会议视为联络各国国民情感、对外介绍中国真实情况及立场、推动国民外交之良机。然而,会议开幕前接连遭遇了两次危机。首先是中国国内反对学会在华开会的风潮,后经干预而平息;其次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两国会员间关系紧张,会议又有延期甚至流会之可能。中国代表最终决定以平心静气、谨慎客观的学术态度,参与对太平洋问题的探讨,在学会、中国分会及其会员、国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得以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随着国民主权意识的觉醒和帝国主义入侵的加深,国民外交运动空前高涨。在抵制二十一条的国民外交运动中,从集会、演说、以及传单的印制和散发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了这次运动的社会启蒙意义,这是此起彼伏的民初国民外交运动的最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4.
刘湛恩是抗战期间为国牺牲的唯一的大学校长。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上海国际友谊社等多个民间国际组织,接待了包括孟禄、泰戈尔、范朋克、莫列德等在内的诸多外国友人,更多次出席国际会议,是1920—1930年代上海国际交流领域的弄潮儿、国民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湛恩坚持留守上海,一方面继续领导沪江大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展抗战的国际宣传,坚决拒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教育部长之职。导致刘湛恩被敌伪暗杀的原因之一正是他在国民外交尤其是关于抗战的国际宣传方面的重要作为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东路事件一直是学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按时间划分经历了数个时期。经过前期“以论带史”式的讨论及学术反思,研究在上世纪80—90年代迈上正轨,并于近年达到高峰。虽然以往研究成果已堪称丰富,但其中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评析以往研究,在促进现存问题解决之余,也将推动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