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2.
论日常思维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内,日常思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广泛普适性的非定型化的综合思维.日常思维充满着感觉,直觉、本能、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构成日常思维正常运行的潜在驱动力,也为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3.
论日常思维     
王国有 《求是学刊》2005,32(6):16-19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学术界兴起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把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作为中国文化转型的现实切入点,旨在改变中国人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日常思维理论是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人的自在自为的生存方式为基础,在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的关联中阐释和论证日常思维的内涵、结构、特性、运行机制及其价值定位,力图通过对日常思维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深化和推进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一、人类思维的日常层面与非日常层面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以人的对象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始思维代表着人类日常思维的历史原型.原始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了集体表象的,互渗的、具体的、原逻辑思维,这些思维特征自然使原始人借助类比、隐喻、模拟等方法来理解周围的世界.从历时态来看,原始思维和日常思维之间具有先后相继的直接的内在契合性,虽然原始社会早已不复存在,但原始思维并没有因为原始社会的解体而消亡,它的许多规定性经过漫长农业文明仍以特殊的方式沉淀在日常思维中,由此构成了日常思维历时态生成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解释学兴起以后,法学家已开始将独断解释与探究解释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思维的融贯性被抬到很高的位置,传统的解释理论已被论证理论所取代。但从法律思维的主流倾向看,法律思维仍然表现为在不背离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对法律灵活运用。解释学的转向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根据法律进行思维的模式。这构成了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的根本区别。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的界限并不是恒定的,在法治社会中二者是相互影响并不断变化的,但这种变换主要是通过提升日常生活的法律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习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必须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高度来思考,通过综合创新,以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日常交往     
王晓东 《求是学刊》2005,32(6):12-16
为推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分支———日常交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我们主张以日常与非日常相关联的范式对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进行比较性与关联性的研究。这种研究力图实现历史哲学范式、发展哲学范式和文化哲学范式、价值哲学范式的整合性运用,凸显宏观审视和微观透视、实证方式和哲学方式的有机结合。这种研究在背景上与现代西方哲学和我国当代哲学中凸显的两个重要的理论领域———日常生活理论和交往理论的发展直接相关。一、两个重要的理论研究领域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哲学理论范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重要标志。这种回归…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问题日益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文章从对日常交往问题的研究入手,首先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考察了日常交往的涵义、构成要素、特征以及日常交往的一般历史进程;并考察了日常交往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中国目前存在着的一个庞大的日常交往世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寻找日常交往发展最佳点的几点建议。文章为解决目前中国人的现代化滞后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9.
逻辑,在古代是人们诉求知识的工具。亚里士多德在前人思维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指导人们正确论辩、反驳诡辩、认识真理为目的,创立了西方第一个逻辑科学体系。在近现代,逻辑成为人们话语解析的样式,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使逻辑思维更加精确,是逻辑学的一大贡献。当代逻辑成为思维整合的方法,逻辑思维已不只是反映对象的现状、追溯思维实践的过去,而是存在于人类如何把握事物本质、事物之间关系的对话活动中,揭示出逻辑的本质表现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现象、人与自己的创造物之间的交往方式。当代逻辑回归交往世界,是逻辑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多元思维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概念、个案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学伟 《浙江学刊》2002,(3):106-113
"关系”已成为解释中国社会运作的一个重要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如此注重关系的建立 ,却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为此提出一个“日常权威”的概念。通过对这个概念的分析 ,可以看出 ,中国人如此热衷于讲“人情”与“面子”是因为他们能将其作为一种交往工具 ,以此来获得他们的日常权威。显然 ,日常权威具有一种嵌入式的特点 ,它表达了任何一个想拥有权威或资源的个体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先需要将自己嵌入一种特定个人关系网络中 ,借此才可能拿到本来不属于他的权威。日常权威的运作使得角色与地位、规范与制度变得形同虚设 ,而唯有关系的连接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蔚云 《探求》2018,(6):58-64
政府日常公共关系具有日常性、普适性、自然性、延续性和高效性,它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主要载体和检测工具,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基础与起点,它担负着政府形象塑造者和维护者的重任,具有最低代价效应、应激反应效应和心理预设效应等溢出效应,所以,必须要切实作好全员公关工作,科学设置机构和制度,坚持政府服务细致化、公众利益需求细分化,使政府日常公关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论日常生活和日常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是一种基础和本真的生活,它具有个人性、基础性、经验性、自发性和重复性等特点。日常认识是日常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日常生活决定着日常认识,日常认识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相适应,日常认识具有大众性、平凡性、直观性、表层性和不自觉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从雷锋日记到知青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红 《社会》2007,27(1):98-98
本文关注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以知青日记写作为例,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一日常仪式化行为形成的过程。因其日常性和表达实践中的个人性,日常仪式化行为的社会性是容易被忽略的。本文主要利用结构仪式化理论,证明日常仪式化行为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群体存在特征,社会、群体存在特征和个人在日常仪式化行为形成中具有关键的作用。社会领域的公共行为是群体和个人日常仪式化行为的真正来源,群体的存在特征则为群体成员复制、选择、调整甚至改变这些公共行为提供了条件,而对社会公共行为和群体特征的估量则是由个人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最重大任务之一是全面研究大多数人的活动所特有的并与他们的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精神生活现象。对日常意识和大众意识、常识、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是政党和国家的政治活动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现有的科学成果可以得出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15.
风俗既是沿袭本民族在长期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礼节、习惯,又在发展中受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思想信仰及地域特点的影响而逐步演化。因而风俗不乏经历年陶冶而形成的高尚习俗,也充斥着由愚昧落后而形成的丑陋习俗。目前的婚俗就有不少丑陋之处,以福州为例,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张希玲 《学术交流》2007,(2):141-143
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的特点,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这种模拟亲属关系来称呼非亲属人员的称谓语就是拟亲属称谓语。它被普遍应用于邻里、同事、同学、官民、主仆、师徒、干亲、结义、朋友等各种关系的人群中。这种在中国社会各类群体中无所不在的拟亲属称谓现象,其深层结构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意识,它是家族意识的扩大和延伸,是宗子意识的泛化,是传统礼俗意识对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张承宗 《浙江学刊》2001,(4):117-122
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久而成的社会风尚、习俗,是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和语言的诸多方面,各方面的风俗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统治者的风俗政策,对风俗的形成、转变与演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与剧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整齐风俗诚非易事.风俗政策与风俗观念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时期,尽管南北风俗不同又各有变化,但南北风尚处于不断融合之中.民间习俗、文化风气的交流与接近,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社会风气的开放性;二是个人追求的自由性;三是文化结构的多元性;四是鬼神文化的兴盛;五是风俗文化显著的地域差异.魏晋南北朝社会风俗和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是与南北风俗文化的碰撞和南北民族的融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精神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人类的生命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生产最初是同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的,是物质生产的直接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说: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辽金时期,渤海人长期受异民族统治,与汉、契丹、女真诸族人杂居相处,社会风俗发生显著变异,形成了本族习俗与他族习俗杂揉共存的特征,一方面衣食住等物质习俗的变异十分活跃;另一方面恋爱婚嫁等习俗,却长期按照本族传统习俗发展变化,表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辽朝和金前期渤海人的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习俗还保留某些本民族的传统特征,到了金朝后期其习俗多已汉化,本族习俗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20.
社会日常监控:口供制度的变迁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供制度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 ,是诉讼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也是社会道德力量推动的结果 ,但更离不开社会日常监控的强化。中国社会日常监控的薄弱造成了刑事司法对口供的较大依赖性 ,以至违法收集口供的现象久禁不止 ,因此 ,改变日常监控状况是实现收集口供法治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