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孟子》“不得于言”句——兼释得、中、当、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公孙丑上》有个悬案: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说:“不得于言——不得乃不能得胜之意。这几句都是讲养勇之事。故以胜负言。旧注皆未得其意。”杨先生批评“旧注皆未得其意”,十分精辟,但把“得”看成是“得胜之意”,恐不尽然。仔细体察上下文的脉络,固然述及“养勇之事”,不过,北宫黝  相似文献   

2.
告孟皆有知言方式以修身知世,告子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即以“义”制心,以“义”判言,不理他人心;孟子应对之,提出“知言”,即以心知言,知言求心,要求正人心。概言之,两人知言方式的差异焦距于二:(一)“义”“心”是否分离;(二)是否应拨正他人心。  相似文献   

3.
《管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宝贵的典籍,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 《管子》一书的内容,甚为庞杂,而以法家和道家的言论所占的比重为大。前代人有把此书列为法家或者道家的著作,这是有其原因的。 郭沫若在其所著《十批判书》中指出《管子》的《白心》、《内业》、《心术》等篇为道家宋钳、尹文的遗文,而在《十批判书·后记》中又指出:《管子》书中多法家言,但不限于一家,《法法》、《住法》、《明法》诸篇,其理论渊源于慎到,而为韩非所本。这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4.
告孟皆有知言方式以修身知世,告子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即以“义”制心,以“义”判言,不理他人心;孟子应对之,提出“知言”,即以心知言,知言求心,要求正人心。概言之,两人知言方式的差异焦距于二:(一)“义”“心”是否分离;(二)是否应拨正他人心。  相似文献   

5.
刘向整校古籍,根据各篇产生的时间及思想的真伪,多作内、外、杂篇的分类。《管子》一书中“内言”、“外言”、“杂篇”的分组也应如此。“内言”是思想源头,“外言”在“内言”的基础上形成并突出了法的思想,“杂篇”晚出,兼融道、法、农、阴阳等各家。《管子》中有“经言”一组,它是对“内言”的理论化、系统化,并上源“内言”,下启“外言”。根据“管子轻重”和“短语”、“区言”、“管子解”各组的性质,可分别与“外言”、“杂篇”并列。  相似文献   

6.
正名的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发生得最早。《尚书》所谓“取类正名”,《吕刑》所谓“正名百物”,还只是一般地讲到了名实关系。管子生活的年代虽早于孔子,《管子》的《枢言》等篇中,虽也有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故先王贵名”等有关“正名治国”的思想,但今存《管子》一书实为后人所假讬,未足尽信;而且它也只是一般地讲到了正名的意义,也还只是一般的“正名实”之说。比较可靠而又比较系统地对正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宋时存六十三篇,现仅存五十三篇。《墨子》一书是墨翟和他的弟子根据墨家的言论、笔记先后整理集成。其书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对社会自然科学均有其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就墨家的政治思想作一刍议。“有为”是墨家政治思想的基石,这是一种与道家(无为)根本对立的观点。墨家的政治思想可分为“治国”与“为政”两个方面。论治国,墨家首先重视“身行”的社会作用。《墨子·经上》云:“令,不为所作也。”《墨子·经说土》云:“令,非身弗行。”墨家认为,号令是从我这里发出的,那么我自己就要首先带头去执行。在《公孟》篇里,墨子对告子说:“政者:口言之,身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天命观、人性论、仁义观、修身论成为汉初思想融合并尝试重建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对孟子的性命观,特别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说进行了发挥,还把孟子的从先天端绪经由后天扩充而实现仁义礼智的修养路径,作为其治国的理论基础之一。《淮南子》既视儒家的仁义观为救世的补救手段,又说“仁义者,治之本也”;对孟子的“反求诸己”说及民本思想则有继承也有改造。  相似文献   

9.
作为秦汉道家的重要论著,《淮南子》对管子有着多方面的思想认识,表达出由衷的尊崇之情,将其看作春秋时期的政治伟人之一。虽然《淮南子》对管子生平所言不多,但无论是对管子之功,对管子之才,还是对管子之思,都是极为推重,赞赏其忍辱进取、兴国为民的政治精神,称扬其尊王攘夷、佐桓兴齐的政治功业,视之为“贤相”楷模。立足黄老,《淮南子》论管与儒、法家有异,彰显出鲜明的道家精神,并试图借鉴管子兴齐的政治经验,探求西汉王朝的长盛之谋。  相似文献   

10.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管子》以治国为核心的人性论是以人生而就有的本能即情性为人性,可称之为情性论。《管子》情性论以满足君主、百姓情性,即以治国安邦为核心。它与孟子、荀子、告子等人性论思想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管子》情性论关注的重点是君主、百姓所拥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并非探讨人性的善恶,属于西周、春秋时期传统的人性论;其二,《管子》情性论以治国为核心,并非以提高道德、实现理想人格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管子》法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杂糅各家学说,内容极为宏富庞杂,全书主要以“道法”为纲要,以“法治”为核心,尤其是“以法治国”思想注重法治而不否定道德教化,倡导礼义廉耻而拒绝人治学说,深邃精湛,独具特色。《管子》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法的特征、法的作用、法的制定、法的推行、德教与法并重诸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13.
《文子》的主体部分在战国后期已成书,是道家后学托名文子而作。从思想体系和文化背景看,该书以“道”为核心而又承认仁义道德。对“道”的解释当在黄老帛书《道宗》之后,《淮南子·宗道训》之前。其君权起源论继承《墨子》、《管子》,影响《淮南子》。其著作体载属于语录加问对,当在孟子之后,荀子韩非子之前。今传本补充修改了竹简本,当在东汉之后,定稿可能要到六朝  相似文献   

14.
简帛《五行篇》的出土,给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子思、孟子的千古之谜提供了答案.荀子所谓的思孟五行应是仁义礼智圣,而不是如后人猜测的仁义礼智信或金木水火土.通过对《孟子》的解读,发现“五行”的具体所指及《五行篇》与子思、孟子学说的关系,就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5.
《管子》与《淮南子》都蕴含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而且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历史联系。强调农业生产的政治性,坚持“农本”理念,是《管子》与《淮南子》农业生态观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二者论农都凸显出天人关系的特殊性,主张天、地、人相和谐的生态发展;二者都反对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过度干扰和影响,深刻反思人类农业活动的现实的局限性。与《淮南子》相较,《管子》农业观在生态意蕴上缺乏更为浓厚的黄老道家气息,且其农本立场受到“重商”思想的一定影响,但《管子》所主张天、地、人相和谐的“三度”农业生态观对前者影响深远,成为其农业生态思想得以承继与融会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尊“禹”是《淮南子》与墨家政治思想的历史契合之处,但其具体内涵有同有异,深刻反映出《淮南子》对待墨家思想的复杂的政治态度.强烈的“求治”意识是《淮南子》与墨家思想的政治共识,在此基础上《淮南子》对墨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有所反思和汲取.“圣王之治”是《淮南子》与墨家相同的政治理想,墨家蕴含“利民”思想的“圣王”现对《淮南子》影响深刻,成为后者“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淮南子》并未完全认同与接受墨家的“圣王”观,而是站在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有所取舍和融会.  相似文献   

17.
《管子》是我国古代包含经济管理思想资料最为丰富的书籍之一,而《管子》的轻重诸篇(汉代刘向编定为19篇,今存16篇),是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集中的部分。轻重各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问题,是关于封建国家管理、控制国民经济的目的(“轻重之势”)、手段(“轻重之术”)及其理论依据(“轻重之学”)的问题。经营谋略问题属于微观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轻重诸篇中涉及较少。但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轻重诸篇也还是包含着许多值得研究的谋略。  相似文献   

18.
孟子是孔子人道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在对告子“性无善无不善”观点的批判中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论”。孟子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的社会性角度来论证自己的性善学说,使其理论有着极为明显的人格平等思想。孟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代儒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内化为儒家学说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9.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谈到上古汉语双宾语时说:“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教材里有三个例句,有个例句是这样的:“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不紾之乎?”(《孟子·告子下》)笔者认为,其中的“夺之食”应该不应该是双宾语,值得商讨;且又涉及到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之”能否作定语问题也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20.
《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进而阐述道德内在主义的含义,由此挖掘孟告有关仁义内外之辩的伦理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