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辽宁》2006,(Z1):30-35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位于营口主城区南部,与主城区相接,是一个正在规划建设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营口滨海新城区.  相似文献   

2.
在沈大经济带中间和辽东半岛经济区中部需要有一个支撑,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将为辽宁两大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支撑点营口市是国家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国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辽河入海口处,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辽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距沈阳、大连均约160公里,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热土,这里是一片沸腾的海域,这里是中外商家抢滩东北的登陆点,这里是最适合人居和创业的风水地——中国营口鲅鱼圈——坐落在这里的营口港是东北第二大深水不冻港,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崛起在这里的营口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是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对外开放窗口。营口开发区和营口港是营口人引以为豪的亮丽名片。面对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面对沿海港口群雄竞起,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难得的历史机遇,营口开发区和营口港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港区联动,共谋发展,“建设亿吨大港,打造百万人口城区,构筑连接沈阳大连新都市”。  相似文献   

4.
《今日辽宁》2006,(Z1):2-5
根据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打造"五点一线"的战略构想,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包括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五个区域(以下简称五个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今日辽宁》2013,(1):48-49
营口园设计是在深入研究地域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设计着重突出了以温泉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和以音乐之乡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借鉴辽宁沿海产业基地明湖的布局形态,模仿阴阳两鱼生生不已的运动过程,寓意营口"一市两港"的蓬勃发展。为充分表达素有音乐之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打造“五点一线”的战略构想,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包括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五个区域(以下简称五个重点区域)。为推进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五个重点区域自2006年1月1日起五年内享受如下新增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国家新型产基地,这既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点任务,也是一个重要标志。营口为辽宁省‘五点一线’的重要一点,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实施以兴市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努力实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在‘五点线’沿海经济带中的率先  相似文献   

8.
营口港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最近的出海口岸,为中国主枢纽港之一,是东北第二大开放港口,现辖营口老港和鲅鱼圈新港两个港区.已有近140年历史的营口老港坐落在营口市区之内,是中国南方瓷砖北运的中转港和集散地.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2005]36号文件)下发后,特别是辽宁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后,营口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把落实好36号文件精神作为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的大事来抓,在全市上下营造出抢抓机遇,用足、用好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营口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浓厚氛围。深化对形势和市情的认识,抓住沿海开放和东北振兴两个机遇,实施“坚持大开放,发展大工业,打造大港口,建设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营口是中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投资硬环境建设40优城市之一,东北第二大…  相似文献   

10.
正炉银是清末民初一种用于市场交易的支付性货币,它在东北金融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加工铸造银锭的行业称为银炉,其铸造的银块现货称为炉银,又名"营平银",商业术语叫它为"码子"。辽宁地区银炉业以营口为最早最多,具有代表性。炉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辽宁及东北经济的发展。清咸丰元年,炉银诞生于辽宁营口地区营口地处辽河出海口,是海河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清朝初年,这里已经是"舳舻云集,日以千计"的商船集散地。作为东北的门户,营口成为沟通关里、江浙闽粤的水陆码头和商品货  相似文献   

11.
《今日辽宁》2008,(2):1-1
辽宁省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努力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五点一线"这一创新的概念,从此备受瞩目。"五点一线"的"五点"是指: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含盘锦船舶工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含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  相似文献   

12.
博彦 《今日辽宁》2011,(1):60-61
听说,营口鲅鱼圈的一位台湾商人在鞍山海城创办了冯庸大学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何一位台商要在辽宁创建博物馆?他又会与辽宁有着怎样的情缘?记者带着疑问见到了这位谦和、严谨、风度十足的张文琦先生。张文琦先生1949年离开东北,阔别40年后,张先生终于在1989年踏上了辽宁这片家乡的土地,又于1999年在营口创办了东北沥青仓储有限公司。从张先生的谈话中记者  相似文献   

13.
营口港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埠最早的口岸,也是辽宁中部城市最近的出海港。近几年来,营口港从提速发展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沿海港口主枢纽港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2003年完成4000万吨,集装箱量40万标准箱:2004年完成吞吐量5977万吨,集装箱量58.3万标准箱。其中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货运量占60%以上2005年吞吐量计划达到7500万吨,集装箱将完成80万标准箱。目前,营口港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多个港口建立了运输业务往来关系,集装箱航线已覆盖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数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多条可中转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波德别列兹科:辽宁沿海开发战略规模很大,且是全方位的、有效的地区发展战略。同时,2009年9月《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出台,建立了东北与俄各省、州的合作伙伴项目,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项目。  相似文献   

15.
营口港是东北第二大港.近两年来营口港提速发展,喜事不断."十五"开局起步的2001年,营口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508万吨,装运集装箱21.1万标准箱,提前10天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并创历史最高纪录;三期工程、一港池开发工程、物流存储配送中心工程、散粮筒仓配套工程等"十五"建设项目,一年之内全部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其报批数量和效率也为营口港历史之最;由双车道改建为6车道的疏港公路,巧妙施工,在不影响正常通车的情况下,提前使用;新港区船道和深水泊位改造工作紧锣密鼓,使营口港提前半年具备了接卸10万吨大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岳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中  相似文献   

17.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融入辽宁中部城市群,凭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风,跻身沈阳经济圈,积极加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亿吨大港,打造百万人口新城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高起点布局,高标准运行,高速度发展,驶上稳健运行高速前进的快车道。成就篇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发挥多种优势,努力架构临港外向型经济格局,营口开发区正在成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这些年来,“鲅鱼圈”的名字变的越来越熟悉了,在辽宁、在东北、在华北只要你提起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许多人都会知道鲅鱼…  相似文献   

18.
东明 《今日辽宁》2007,(4):8-10
近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经省政府研究通过,这预示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新乐章已经奏响。辽宁是东北地区惟一沿海省份。从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看,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地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发开放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规划》是统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各项开发建设的政策纲领,是区域内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共三章。本文则是从国家意义、发展条件、发展目标、政策区划方面加以解读,以便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7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市委书记、市长聚首沈城,参加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联席会议。会上,七城市市委书记就加快沈阳经济区建设分别发言,七市市长共同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标志着以“平等自愿、市场主导、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先易后难、注重实效”为原则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正式启动。这无论是对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决策,还是对于七个城市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此,本刊摘编了七城市市委书记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论东北大窑湾保税港区主体功能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沿海区域实行“五点一线”开发,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需要国家进一步投放优惠政策加以支持,大窑湾保税港区的申报批复和开发建设可谓水到渠成。而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必须进行功能定位,认定它不仅对辽宁沿海区域“五点一线”开发具有主体功能地位,而且对东北综合经济区开发也具有主体功能地位,所以要认真借鉴德国汉堡港、荷兰鹿特丹港、香港自由港、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等国内外先进口岸建设经验为参照系,又好又快地展开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的现实进程。为此,应当科学而又务实地进行对策创意: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适应发展要求,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运作规程,进一步发展海运辅助行业;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与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全方位保障保税港区建设;注重港口特性,打造全新海关监管模式;依托广阔腹地,构建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促使大窑湾保税港区成为辽宁沿海区域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引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