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按比例配置资源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与社会制度的类型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实现形式却离不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决定的根本利益关系。脱离社会基本制度和根本利益关系孤立地探讨资源配置方式,是一个理论上的缺陷,这样会失去探索资源配置采取何种方式的基本依据,从而会使人们陷入脱离现实的抽象议论,对实际工作难以起正确的指导作用。文章从经济发展的动力传导机制、利益实现机制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具有双重性等三个方面,分析计划与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实际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联系方式,阐述了资源配置方式与杜会基本制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3.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问题,我国经济学界,曾经提出了“主从结合说”、“板块结合说”、“渗透结合说”等许多观点。然而,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两者的对立关系,难以在实际操作中使它们成为统一的调节机制。对此,《经济运行与调控》一书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阐述了一系列颇有启发性的观点,提出了独具识见的“水乳交融”结合模式。 作者认为,计划与市场的机制融合是以要素融合为基础的。计划机体的构成要素尽管纷繁庞杂,但最典型、最关键的要素是计划信号。市场机体的构成要素,从市场机制角度考察,除了竞争和风险外,主要包括供给方面、需求方面和市场信号三个基本要素。计划与市场的构成要素融合,集中表现为计划信号与市场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的融合。其过程大体上分为三步:(1)计划机体诸内在机制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链式关系,使各个计划机制在产生自身强制力的同时又与其他计划机制的强制力融合起来,既能发挥其自身机制的调节功能,又能反映别的计划机制的调节要求。(2)市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变革我国现有的计划经济法律体系,加快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从官场过渡到市场,从官本位过渡到人本位,从人治过渡到法制,从身份等级关系过渡到契约竞争关系的伟大变革,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将产生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计划经济是权力经济,市场经济是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智士才一、公平与效率论争的由来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论争,在西方国家主要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此之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已看到了由财富分配不均所引起的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却往往把贫困和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前我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带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问题,重温了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教导,在实践中作了一定的调查和思考,提出了若干看法。文章认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现实需要以及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状况等方面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帮助人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观念转变、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在市场内外构建起新的理想和道德体系、普及与市场经济运行和调整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加强纪律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的迫切问题;要处理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环节中抓住精神义明建设不放,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前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讨我国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问题研究●陈端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目前,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有一定数量和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国有经济又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国有经济大都效益不佳,体制僵化,机制不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笔者通过对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探讨了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体系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并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探讨国家宏观调控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形式和手段,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和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结构是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民事诉讼结构设计必须与社会环境、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相符合,体现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自主决策、自主行为、责任自负的要求,不仅要保障诉讼结果的公正,而且要反映市场经济的意思自治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关系 ,正确认识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的确定意味着社会主义财政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其职能势必更有效、更有力度地得以发挥。从理论和观念上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做好财政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一、财政本质的二重性:共同本质与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14.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对人们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维系并发挥作用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因此,在高校搞好社会道德建设,坚持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保持稳定不可少的精神条件,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我国现实条件出发,就经济  相似文献   

15.
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历经萌芽、形成、确定和发展以及新发展等演变阶段,"联姻"论和"市场主导机制"论可以视为其标志性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在大胆否定西方主流派市场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制度假设、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等方面,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想资料。但是,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立论的理论基础及其主张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等问题上,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存在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商逾 《东岳论丛》2001,22(2):90-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 ,究竟怎样为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提供现实的可能 ?社会主义如何通过自身制度文明的功能发挥开拓一条较之资本主义优胜的道路 ?对于这些问题 ,依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拓展的研究视野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为人的解放提供赖以实现的实践舞台和能为提高人的解放的历史实现程度提供更多的制度文明条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研究彭聚先我国经济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所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与公有制经济相结合,并以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建立和完善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现象。尽管政府部门做出了不少旨在禁止各种垄断行为的规定,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以及这些规定本身比较零散、缺乏权威性等原因,禁止垄断行为的努力至今收效甚微。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外国的经验,制定、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我国的反垄断法应当做出禁止行政垄断、禁止滥用市场优势行为和保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规定,其主管机构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禁止垄断行为与推行规模经济实际上并不矛盾,在我国制定、颁布、实施反垄断法与优化企业规模的目标并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9.
赵梅 《兰州学刊》2000,(4):60-61
美育作为大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其地位和功效日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进一步关注。如何坚持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方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好高等学校美育教学工作,培养大批适应现代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从事和研究高校美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一、对传统美育教学内涵与特征的再认识人类社会一经产生,审美则同步自然而生。追求美是人性的本能之一。历时两千余年的美学研究始终未能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诸如“美是和谐”、“美是整一”、“美是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美在形式”、“美超功利”等学说,也…  相似文献   

20.
从对市场资本主义和计划社会主义的双重批判中成长起来的市场社会主义,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和许多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为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相关基础环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此外,中国由于注重了体制变迁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超越了市场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