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及其民族迁徙政策,导致了元代中国穆斯林队伍的迅速壮大。而穆斯林善于经商的特点以及迁徙过来的穆斯林所生活的军事战略要地,使得元代穆斯林的社会地位异常重要,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其经济和政治地位较唐宋时期均有明确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元代伊斯兰文化的独立性通过清真寺的大量建造而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儒家文化的强大及其与封建社会相协调的特点又使得元代伊斯兰文化不得不与儒家文化相妥协,其结果就是伊斯兰文化的进一步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元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普遍传播和发展的一个朝代,大量清真寺的修建、扩建以及遗留下来的穆斯林墓碑石说明了这一点,也可以从(伊本·白图泰游记)等历史著作中感受到这一点。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清真寺在元代建造、扩建的情况,及其清真寺内保存的碑文的探讨来看,当时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有其特.或。这些特点涉及到沿海地区中国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宗教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礼拜真主、举行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因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也因伊斯兰教传入时间、地域以及信仰者文化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清真寺建造时间、发展阶段、建筑特色、建筑形制、数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分属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不同体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回回伊斯兰教体系是中国回回各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篇章。这个构建活动的背景,是蒙元时期来华的大批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穆斯林,在元代特别是在明代几百年的汉语言环境中,逐渐放弃了本族的母语而改说汉语,为了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而逐步学习中国文化;但他  相似文献   

5.
元代穆斯林移民与云南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大量的史实材料展现了元代时期从中亚一带迁徙云南的穆斯林定居点与其周围的云南土著民族社会的复杂关系和相互反应。通过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特征与土著民族的相应对比,阐述了云南穆斯林在赛典赤·赡思丁及其后裔的领导下,如何处理与他们的非穆斯林邻居的关系以及他们为维护中亚伊斯兰教传统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有10个民族信奉了伊斯兰教,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穆斯林和以回族为主的内地穆斯林两大文化群体,伊斯兰教在新疆和内地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在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对话、交流、调适和融合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回儒"这一引人注目的群体。"回儒"的产生,真正开启了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全方位的对话和融合,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转折点,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回儒"这一群体在融会贯通伊斯兰教与儒学这两大文明体系方面的思想和活动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尤其对当前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实施、促进与沿线穆斯林国家的"民心相通",有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于临汾地区的穆斯林及伊斯兰教,人们所知不多。本世纪初,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国内外刊布了不少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及回族史的论著,但其中言及临汾地区穆斯林及伊斯兰教的很少,因此,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也可为回族史的研究补充资料。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亚与西亚的贸易古道,也是伊斯兰信仰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不论是在中国广袤的西部,还是今天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丝绸之路途径的地方依然留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早期的重要印迹。根据伊斯兰教研究者的考证,这些印迹及与之相关的传说有时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是它们将域外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的历史记忆连接在一起,塑造了中国穆斯林的宗教认同,反映出穆斯林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研究穆斯林民族教育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不但十分重视教育,而且有着全面的教育观。发展穆斯林民族教育与伊斯兰教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要注意民族性、宗教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穆斯林民族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将穆斯林民族教育建立在穆斯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自唐、宋时期传入中国起就开始踏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伊斯兰教在中国一千三百多年传播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的历史。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练和体现,其中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确把握这一文化精神,是中国伊斯兰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核心要义。中国各族穆斯林只有正确把握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秉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以更加自觉和自信的勇气和更加开放包容的胸襟,恪守中道,抵御极端,融通百家,弘扬和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与各族人民同呼吸,与社会主义祖国共命运,努力展现当代中国穆斯林的新气象、新风貌,才能在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是信奉伊斯兰教、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己任的阿拉伯民族和信奉祆教的伊朗波斯民族在全面接触和深层交往中逐渐实现的.伊朗与阿拉伯的早期交往奠定了两个民族交往的历史基础,阿拉伯人对伊朗的军事征服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前提条件.在阿拉伯穆斯林的统治下,波斯人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在政治和宗教生活中,阿拉伯穆斯林对波斯祆教徒进行诱惑和胁迫.经济生活的困境使波斯祆教徒大批改宗伊斯兰教.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和通婚削弱了祆教群体.在文化交往中,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逐渐在伊朗占据主导.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什叶派在伊朗的传播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是古代东西海上交通要冲。伊斯兰教产生后,穆斯林沿着海上商路来到了东南亚,并将伊斯兰教传人东南亚。但关于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早期传播,尚有许多问题待探讨。本文主要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在金朝有较为普遍的流传,金朝和西方伊斯兰世界有一定的商贸和使聘往来.金朝境内有为数不少的穆斯林,其中有官员、军人、商人、使臣、普通百姓等,他们或是来自辽宋故地的"回回先民",或是西方穆斯林通过经商、使聘、投诚等方式进入金朝.元初西方旅行家所见金朝故地伊斯兰教的传播情况,正是金末伊斯兰教流传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与发展的文化载体,那么支撑和维护这个文化载体的重要基础--寺院经济就尤为重要了,它是宗教信仰发展的产物,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的清真寺寺院经济的收入、支出、管理等方面展开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力图对这一特殊的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清真寺的经济功能对都市穆斯林及穆斯林社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朱元璋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及其社会政治影响。笔者认为 ,朱元璋建国之后 ,由于政治、思想感情等因素 ,比较尊重伊斯兰教。在他的影响下 ,其后诸帝也比较优待穆斯林和伊斯兰教。这有力地推动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回族的最终形成 ,促进了明朝与周边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交往。  相似文献   

17.
马仲英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他梦寐以求的政治目标是在中国西北地区范围内巩固和发展伊斯兰实体力量并营建适合穆斯林生存的环境。马仲英的回族穆斯林身份与伊斯兰教信仰的关系应该是我们分析他为什么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举措、行为和复杂个性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波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伊斯兰文化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面,其中的苏非主义哲学,对中国回族穆斯林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系统分析明清之际中国回族穆斯林知识分子发起的"以儒诠经"的文化运动及其代表性人物刘智、马注、马德新哲学思想中的苏非主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马注、马德新的伊斯兰哲学中充满了波斯苏非的"万有单一论"思想,他们的"万有单一论"哲学,在中国回族社会的传播中,作出了特别的贡献.云南是苏非哲学与中国儒家哲学融合与传播的重要中心.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其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也传到中国。因最初的中国穆斯林大多为西域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研习宗教经典的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故经训未被译为中文。后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中国本土化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伊斯兰学者开始用中文进行有关伊斯兰的著述和翻译,但主要以“以儒释教”为主,对经训的翻译微乎其微。自20世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圣训研究及其翻译才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伊斯兰教的自我调适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个成熟的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具有自我调适的功能。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1 3 5 0年 ,经历了与中国社会漫长时间的相互磨合的过程 ,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厚性与包容性以外 ,也与伊斯兰文化本身自我调适功能的作用有关。这种功能是由伊斯兰教的内在素质所决定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伊斯兰教 ,必然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当代中国各族穆斯林 ,应谋求健全、完善中国伊斯兰教的自我调适机制 ,主动向国家的意志靠拢 ,从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 ,努力地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