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社会上“洋”名称到处泛滥,这被视为是“文化殖民主义”现象的重要表征之一。 那么,“洋”招牌,“洋”商标创造者们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大书特书洋味儿十足的名称?他们对“文化殖民主义”的提法作何感想?对此《经济日报》记者在北京繁华的商业地段西单和新街口,做了一番随机采访,现将其采访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海归”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是在中国上学,还是在外国上学?是做个有中国血统的洋孩子,还是做个有外国背景的中国人?请听俞敏洪与徐小平的一席谈。  相似文献   

3.
方言词汉字记音形式的不同会影响到方言词的词义变化。现代汉语方言词“洋性”(yangxing[ia?■55i?0])有多个不同的汉字记音形式,以“羊性”“洋性”为主,两者在词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关联。考察“羊性”源流,发现词化后“羊性”最早出现在《醒世姻缘传》中,随后逐渐引申出“盲目从众的”“追求新奇的,好奇心重的”“放肆的、不受约束的、不听从的”等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认知心理的变化,方言词“yangxing[ia?■55i?0]”的汉字记音形式中记音字“洋”逐渐替代了“羊”,濡染混同,“洋性”延展演化出了新的意义,并经过不断复制传播,逐渐由单纯的记音形式变为常用词。  相似文献   

4.
以前,人们把出国打工看成一种时尚,认为像纽约、巴黎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简直黄金遍地, 所以为挣大把的美元法朗,总是想方设法往外跑,少数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出国。如今,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入驻,外籍打工者更是蜂拥而至。“洋打工”在中国的掘金生活到底怎样? “老外”们如何融入当地人的工作和生活圈呢?带着好奇和疑问,2006年3月,记者与广州媒体的朋友一起采访了几位漂在羊城的“美国牛仔”……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各大高校中,有3万多名外籍女留学生。其中既有东南亚政要的“公主”,也有欧美富翁的“千金”。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女孩平时多数不花父母的钞票,而是自食其力靠打工养活自己读书。这些洋小姐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她们的打工和学习生活怎样?毕业后有何打算?2002年11月,记者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名校,采访了一批“洋妞”,她们的经历令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6.
金发碧眼,笑靥如花,性感迷人。当一群靓丽洋妞从上海虹桥机场走出,立即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眼球,她们就是东航从美、法、意等国招聘的洋空姐。近两年因竞争激烈,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聘请洋佳丽“助阵”,这些异国女郎的出现,无疑成了中国航班上一道夺目风景线。据说她们拥有惊人的高薪,其中一些洋美眉还做了“中国媳妇”,她们对付性骚扰的绝招令中国空姐大开眼界……果真如此?让我们走近这些神秘的“空中洋宝贝”。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的评价问题,是近年来史学界引人注目的争论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认识和评价义和团的笼统排外斗争。有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对外洋事物一概排斥、毁弃,对洋人“要不加区别地杀完”,将与洋人、洋物有联系的中国人“分为十等,谓之十毛”,十毛之人,“必杀无赦”;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同时,还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  相似文献   

8.
闻正兵  王敏  金阁文 《社区》2002,(8):46-48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吸引了更多的“洋打工”,当然不再是免费的。他们在中国从事的工作愈来愈平民化。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证实,目前在中国大陆打工的登记在册的约有70多万外国人。我们在大陆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采集了三个样本:医生、美容美发师、保姆,不是为了表达外国人为我们服务的扬眉吐气感,而旨在说明:“洋打工”们在大陆打工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他们带来了更加全面彻底的、更加细致入微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也推进了中国与国际间更加彻底、更加务实的接轨。而人才的接轨将是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9.
义和团的评价问题,是近年来史学界引人注目的争论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认识和评价义和团的笼统排外斗争。有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对外洋事物一概排斥、毁弃,对洋人“要不加区别地杀完”,将与洋人、洋物有联系的中国人“分为十等,谓之十毛”,十毛之人,“必杀无赦”;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同时,还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使近代中国摆脱停滞状态和被奴役地位的“最根本最必须的条件,但它却遭到义和团的殊死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上,可以说我既没有受教于多少“洋”教员,也从未喝过“洋”墨水。中国学英语的人千千万万,究竟有多少人能喝“洋”墨水,在“洋”环境里泡出来呢?难道大多数人不是都像我这样土生土长,靠自己奋斗吗?如果说我还有所成就,可能更多的是得益于自学。  相似文献   

11.
不知意味着不幸还是有幸,“探求者”高晓声因“探求”被“发配”在家乡武进农村二十二年。当他带着李顺大,陈奂生们重新步入文坛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泥土的馨香。所以,有人说高晓声的作品“土”,有人甚至声称高晓声是新时代的“山药蛋”派。这实际上是井蛙浅见。王蒙同志曾说过:“高晓声作品的特点是语言生活都很土,而手法结构却很洋,是“寓洋于土”。《中国文学》登了一位外国读者的来信说非常欣赏中国高晓声的“现代派表现手法。”笔者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高晓声所谓的“现代派手法”就是在传统的故事情节描写中揉进了心态。本文试对高晓声的“寓洋于土”的心态小说作一探求。  相似文献   

12.
林小榆  陈纯 《国际公关》2023,(19):158-160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探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新媒体时代下活跃在海内外社交平台的“洋网红”在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其跨文化传播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跨文化共情传播相关理论,分析“洋网红”的跨文化传播特征,以此表明借助“洋网红”让中国故事“出圈出海”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的有益尝试与可行路径,应挖掘培养更多的优质“洋网红”成为他者视角下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与传播者,同时积极在海外社交平台开展交流合作,让中国声音在世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3.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的日益开放,“洋名牌”高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并不遥远。意大利的服装、法国的手袋、西班牙的皮鞋、英格兰的风衣、德国的地板……在一轮轮的广告轰炸下,现今许多中国人也能对这些昂贵的奢侈品如数家珍,一些赶时髦、讲究品质的人说不定还会咬牙买上几件“提升品位”。这些炫目光环下的国际名牌就果真代表着与众不同的优异品质么?当然不是——近几年来,中国消费者在感情上和经济利益上受“洋名牌”伤害的事例,已经发生多次了。  相似文献   

14.
退休大妈收洋徒弟,给老外当家教?不是神话!不远万里漂洋过海,从国外来,为的就是专程来拜访中国大妈?并非传说!这事儿就发生在北京天坛,这位"女神大妈"是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老外们的偶像呢.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的探索“夷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逐渐成了人们议论时政、谋求富强的热门话题。由此而有洋务活动,改良倡议;引进了洋枪炮、洋工匠、洋技术,以及欧美的各种社会学说,从而编织成中国近代化的早期历史。史家们谈论中国近代化,多着眼于封建官僚士大夫的有关言行,而于太平天国中那些被人讥讽为“苦力王”的思想言行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则很少顾及。这是一个缺陷。其实,鸦片战争的炮声,不仅震惊了封建士大夫阶层,也给下层社会的某些有志之士以极大震动。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就是在鸦片战后对封建传统文化产生怀疑,转而向西方借来一个“上帝”,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战争的。正是这场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继之是洪仁玕,他以所接触到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扩大,不同国籍的“老外”越来越多地来到了中国。引人瞩目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老外”队伍中,始终活跃着那么一群“洋小姐”,尤其是近两年来,“洋小姐”潇洒走华夏的故事越来越多,越听越有滋味了。 洋模特款款走上台 许多时装表演队着力创新,引进洋小姐作模特便是一例。洋模特款款走上中国舞台,增添了时装表演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网红这一“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而“洋网红”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已参与到新公共外交的实践中。针对当下炙手可热的“洋网红”现象,以抖音平台上8名“洋网红”为研究对象,对“洋网红”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8.
读者广场     
洋名怪名光怪陆离 汉语文辞汇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当吸收外来而又符合朝流气息的辞汇,无可厚非。但如果老凭洋名、怪名作装潢,以“洋垃圾”打扮作“雅士”,那就是祸害了。 许多城市的商店、大楼,洋名、怪名的泛滥触目惊心。在首都北京,明明是中国人经营的商店,却偏偏要挂上一个洋招牌,如“英斯泰克”,英文原意是“仪器”,却有一家卖女性用品的商店居然以此  相似文献   

19.
“洋打工”向你走来 近几年,当羡慕国外月亮的人们争相出国之时,中国大陆这块被洋人誉为“东方的黄金海岸”,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异国“打工族”。 请看一组数字: 辽宁的“洋打工”超过5000; 海南“洋打工”已逾6000; 广东“洋打工”至少达到8000; 在首都红桥“国际自由贸易市场”、在上海浦东开发区。放眼“洋摊”、洋人少说也上万; 在黑龙江、新疆、广西、云南这些近年来边贸迅速发达的省、区,境外各种来“扒分”、行商、就业的  相似文献   

20.
说“洋”     
谈“洋”,大概是个时髦的老话题。 说起“洋”来,我倒也有一些印象。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把家里日常用的东西也冠以一个“洋”字,仿佛非“洋”不成名。譬如,火柴称“洋火”,棉线讲“洋线”,煤油叫“洋油”,雨伞曰“洋伞”……于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