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所谓丧葬文书是指在丧葬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文书。具体言之,便是指“丧葬活动中处理助丧、送葬事务形成的记录”[1]。从目前出土的材料来看,丧葬文书大体可分为遣册、赗书、告地书、衣物疏、买地券5类。其中,遣册、赗书常有混用、共用的现象,前者多书写于简册之上,内容为遣送死人时随葬物品(包括死者生前所用、丧家自备、助丧所赠)的记录,由公史面对灵柩诵读;后者常书写于方牍之上,内容为赗赠人名及其赗赠物品,由主人之史面对主人诵读。衣物疏是西汉中晚期出现的一种记录死者随葬物品的丧葬文书,  相似文献   

2.
丧葬礼俗是中国古代极富特色的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内涵丰富。1991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吉军和贺云翱合著的《中国丧葬礼俗》一书,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丧葬礼俗的学术专著。它系统地阐述了历代丧葬观念的演变、严密而繁琐的丧葬礼仪、形式多样的葬式葬法、精心选择的墓地,以及死者眷属的丧服制度、居丧生活等,揭示了蕴含于丧葬礼俗之中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和等级观念。全书约35万字,另附插图70余幅,共分七章。  相似文献   

3.
丧礼与《诗经》悼亡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学成 《学术交流》2006,(4):154-157
丧礼反映了上古先民的丧葬礼俗,表达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更是对于人生最后阶段的高度重视。丧礼的存在强调了对于个体生命归宿的尊重,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同时亦包含着对个体生命一生行为品质的总结。丧礼表达的是生命终结时的恭送情怀。丧礼的重要特征是体现孝道,这是君子品德的重要体现。“人为歌声以助哀”的《诗经》悼亡诗,体现了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情感,反映的是生命世界的伦理秩序。与此同时,丧礼与挽歌,反映了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丧礼的规格大小之别,不仅是生命世界等级秩序的体现,更是强调死者对于社会贡献大小的区别。丧礼越是隆重,个人的价值就越是充分,对于生者的示范意义就越大,事死如事生的意义就越明确,死者为大的意义就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4.
灵位:指祭祀时为死人所设的牌位奠:葬前之祭叫“奠”。治丧:即办理人死后有关的事务。“治”是管理的意见“丧”指人的亡故。发丧:人死后公告于众称为发丧。服丧:为父母守丧。居丧:处在丧事之中。在治丧期间死者的亲属叫居丧。  相似文献   

5.
邹波  李晓 《社会》1995,(11)
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城乡悄然刮起一股丧葬奢靡之风。有的耗资万金,占地逾亩,修豪华墓;有的大宴宾客,延请戏班,出千人殡;有的扎纸楼,做道场,搞封建迷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笔者把这一类行为统称之为“愚昧型丧葬行为”,并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类行为作一理性的审视。愚昧型丧葬行为的成因传统封建迷信思想是愚昧型丧葬行为的文化基础。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传统丧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传统丧葬文化属于糟粕的范畴。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6.
开光明傅憎享“西门庆要亲自与他开光明,强着陈经济做孝子,与他抿了目。”(第63回)吉林文史版《金瓶梅词典》引姚灵犀《金瓶小札》,“以水滴入死者目中,为之冥目。”此说不确,“开光”与“抿目”是两码事。“开光”是以水(或酒)为死者“洗眼儿”,使之眼目光明...  相似文献   

7.
栗志强  崔方智 《学术交流》2023,(12):153-164
农村丧葬仪式在当代发生了畸形嬗变,包括仪式的简化和支出的不断攀升,其逻辑在于现代性侵入和农民本体性价值失落导致的农村丧葬仪式功能变迁,即传统的孝道表达、秩序维系等功能逐渐淡化,而挣面子、彰显地位等功利性需求逐渐上升。现代性侵入背景下以孝道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的衰落降低了丧葬仪式表达孝道的需求,“原子化”的农村居民更需要通过丧葬仪式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尊敬。农村丧葬仪式的现实嬗变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存在较大的张力,亟待移风易俗,重塑农村丧葬文化,倡导新时代农村丧葬文明新风尚。为此,需要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两委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构建村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人人有生有死。丧葬,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它和当时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丧葬行为不断膻变、发展,留下了漫长而曲折的足迹。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k占有重要地位的丧葬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对它了解、认识、研究、总结,是十分自然的事。然而对中国丧葬的认识和研究,远没有相类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婚姻家庭)那样红火。近些年来,出版了几部有关中国丧葬的著作,令人欣喜,然而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国丧葬史的著作仍是寥…  相似文献   

9.
商代时期的丧葬习俗,主要表现在隆丧、厚葬。它在中国古代厚葬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厚葬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高潮。本文将对商代时期厚葬的成因及内容予以论述。厚葬原因  在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中,厚葬一直占有着主导地位。厚葬,是一种习俗,一种现象,是丧葬礼制的具体表现,也是当时统治者通过倡导隆丧厚葬达到他们统治人民的目的。  商代统治者尊鬼敬神,以鬼神之名施政。有《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里所指的“鬼”与当时人们的灵魂信仰有关,表明商代统治者对鬼神是十分迷信和虔诚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道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立 《日本学刊》2004,(5):91-103
古语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日本茶道虽源于中国茶文化 ,但它并非中国茶文化的简单翻版。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画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乐道为一体 ,是日本独特的生活文化。自古以来 ,日本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 ,既有皇室贵族政客大贾 ,更不乏地位低微的普通民众。众多的日本茶道修习者 ,或将茶道视为其不为无益事且度有生闲暇的娱乐手段 ,或将茶道视为创造交友之缘的工具 ,或将茶道视为修行得道的指月之指。总之 ,日本茶道一直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从茶道的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