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长丰县农民工汪五四,10年前进入城市打工,一心想通过辛苦工作扎根城市过上“体面生活”。不过他发现,自己虽努力劳作多年,但离城市中产梦想却似乎越来越远。“我这一辈子希望渺茫,孩子就是我最后的希望。”他说。  相似文献   

2.
"90后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群体,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呈现新特点。他们渴望融入城市,表现出强烈的"移民化",而且也期待城市的社会认同,对工作意义的追求向发展层面迁移。自身条件的不足和社会环境的种种限制,使这一群体在不断地体验不满意和被相对剥夺的感觉,阻碍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面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社会营造理性关怀的环境,打破户籍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最终实现"90后农民工"的合理有序的流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农民工二代”出现的原因,阐述了“农民工二代”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等问题,进而说明了现代城市人对他们的认同感是促进城市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城乡有机结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工在经济、政治、人格等方面表现出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政策性歧视、观念偏见、利益分歧与冲突是其主要原因。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从政策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建立和完善增进社会公正的有关制度、创造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有利条件、提高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能力、尊重和保护农民工维权意识等多方面努力。农民工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才会真正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农民工维权活动经常遭遇“举证难”的困境,且建立农民工档案已被许多地方规定为用工单位的义务,因此在涉及农民工权益的诉讼或仲裁时,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农民工只需要提供基础证据,而由用工单位承担提供农民工档案等证据的举证责任,以此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是实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政府政策是推动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动力。通过梳理2001-2019年间国家层面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政策文本,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两个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究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的演进特征并发现:农民工城市融入受到顶层重视,但政策力度与连续性不足;政策工具多元使用趋势明显,但结构仍不尽合理;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目标分布失衡;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契合度较低,政策工具依赖性明显。在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市民化要经历三个步骤:从事非农职业、在城市定居、融入城市生活,据此农民工实现向市民的转变至少要承担以下成本:一是城市最低生存成本,二是转移成本,三是对更好生活预期的补偿成本.只有在有能力支付这些成本并取得一定的收益后,农民工才有机会真正留在城市,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因此,可以说支付城市生活成本的能力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基础.而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能力又是由其所具有的城市生活资本所决定的.城市生活资本包括权利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农民工的权利资本来源于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分析农民工城市生活能力的宏观制度环境条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个体获得社会经济地位的自致性因素,也是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差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日前,一份针对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80%的人基本上不会干农活。“不会种地,回到农村对我来说已不现实”,“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多年,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城市商品房太贵,想要扎根下来同样不现实”……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未必近了,但离乡土的距离却实在远了。他们摇摆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何处是安居乐土,何处是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民工”的称谓引起了学界和管理层的热议和争论,究其原因,该称谓语法失范,概念不清,其涵义有明显的歧视色彩。“新市民”的称呼逐渐被人们接受。这一称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及文明进步。通过对比分析该词英语翻译的几种译法,认为现在通用的rural migrant workers 虽然忠于汉语原文,但既不简洁又会产生歧义,migrant workers更恰当贴切。  相似文献   

10.
汉晚 《山西老年》2009,(9):63-63
日前,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在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说,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农民工’的概念,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离开土地,但是还会回归土地的人群。他们为了致富、改善自己生存状况,到城市里来打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民工休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生社会群体,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主要是从就业、生活保障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考虑,却极少关注他们的休闲生活,使得城市农民工的休闲活动种类少、层次低,休闲生活质量不高。通过分析农民工休闲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就如何改进城市农民工休闲活动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休闲活动的支持;全社会加强对农民工休闲问题的关注;旅游企业设计农民工专项休闲产品;建立农民工工会并发挥其作用;培养农民工科学的休闲观;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彻底融入城市是我国社会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但这一进程受到制度排斥和农民工自身素质双重因素的制约,作为市场机制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着制度支持和农民工个体作用的发挥,其完善与否一定程度上强化或弱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试图创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保障分析模式,分析社会保障对此过程产生的影响,为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改革初期的目标基本实现,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和模式,即后改革时代的来临;伴随改革开放而生的农民工问题也随着后改革时代的到来不断深化,新生代农民工活跃于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不断深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新的困难与危机。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进城后,无论城市社会还是农民工自身都不能把进城农民作为城市的主人。鉴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在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完善城市融入机制迫在眉睫。政策上的制度体系异化、社会保障缺乏,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自身 条件限制等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社会和谐稳定。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工自身不断完善改进,进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产物。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等参与权上的严重不平衡,致使他们在城市里受到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参与权的困境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到农民工自身,影响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心理健康可以采取的措施。除了农民工自身因素外,社会、政府、专业机构等应对农民工的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向非农民的转化问题是历史的必然,但在农民向农民工转化过程中,农民工没有取得应该有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所以加强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方面应着力解决户籍问题,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工"称谓演变的微观话语分析发现,农民工政策话语在建构社会的同时,也受制于社会结构.我国政府处理农民工事务的行动逻辑正逐步从"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向"关注社会民生".政策变迁映射和推动了社会变迁,我国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在经历"严苛管制"自由流动"历程后,正朝着渐进式市民化方向发展.研究还发现,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微观话语解构是政策分析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唤起更深刻理性的政策协商,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9.
20.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当前城市劳动力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就业机会的不均等、严格的户籍制度、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心理素质和文化差异等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无形障碍。从现代城市文明的角度来看,如何消除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