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戏曲工作者和戏曲从业人员普遍感到"戏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然而,面对全国近300多个剧种,各自发展、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传承、怎么保护、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一片茫然。或许,我们从戏曲音乐的角度可以发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戏曲艺术是保定的一个特色文化标志,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保定戏曲陷入了生存与发展危机,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保定戏曲剧团多次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戏曲艺术本体和剧团目前面临着许多困境,亟待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为此提出了占领农村市场、走商品化发展道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完善保护传承机制等措施,以期对保定戏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流行音乐,而对家乡的地方戏曲音乐比较冷漠.戏曲现在处于人才较缺乏、市场范围小、观众老年化、传承步履难的现状.自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十省市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以来,“戏曲进课堂”的讨论一直持续至今.建议戏曲以活泼轻松的形式进入校园,建立以戏曲为主题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学生缓解课堂压力的选择,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4.
戏曲艺术是保定的一个特色文化标志,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保定戏曲陷入了生存与发展危机,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保定戏曲剧团多次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戏曲艺术本体和剧团目前面临着许多困境,亟待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为此提出了占领农村市场、走商品化发展道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完善保护传承机制等措施,以期对保定戏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戏曲儿童剧在新时代戏剧版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对于形成更完备的戏剧生态,还是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的整体布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戏的回信中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戏曲儿童剧的导演就肩负着繁荣发展戏曲儿童剧的新使命。他需要从思维、定位、选剧、改编、择式、交流等方面来全面提升剧目创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有着许多受民众青睐的戏曲剧种,此类戏曲音乐集多样性、艺术性、大众性、鲜活性等特点于一身,成为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日趋进步,河南地区戏曲音乐在拥有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期背景下,唯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促进河南戏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继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河南戏曲音乐的特点以及变革方向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初只是表达喜悦、悲伤等情感的无意识动作,戏曲艺术历经汉、唐、宋、金等盛世朝代得以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从戏曲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情感和人的特性。而化妆所进行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人物的形象也更具个性与情感,表现也更为丰富。本文主要对戏曲艺术中化妆对于戏曲人物的精准塑造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群 《中国藏学》2006,1(1):70-79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历史都十分悠久。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形式体态和文体结构、时空自由和虚拟写实、总体审美和戏剧类型与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汉族戏曲与藏戏的异同,并就此论述了藏戏在中国戏曲中的特殊地位及贡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化民族化发展的时代。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自身具有的文化精神能够促进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弥补现阶段学校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文化素养培养的现状,对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文章在阐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中国戏曲大省的浙江传统戏曲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戏曲文化的功能体现,剖析将戏曲文化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为如何将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进行策略分析,旨在充分发扬中国戏曲文化精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教学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化民族化发展的时代.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自身具有的文化精神能够促进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弥补现阶段学校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文化素养培养的现状,对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文章在阐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中国戏曲大省的浙江传统戏曲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戏曲文化的功能体现,剖析将戏曲文化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为如何将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进行策略分析,旨在充分发扬中国戏曲文化精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教学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戏曲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而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舞剧更是直接继承了唐歌舞大曲传统舞蹈的古代艺术,经过了艺术家创作的处理、创造等,当前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表演方法。在明清戏曲的剧目当,保存着十分丰富的舞蹈遗产。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至1820年),在民歌和大量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基础上形成了很多丰富且多彩的地方戏,例如,花鼓戏、采茶戏均是在民间的歌舞、采茶过程中所形成的,还有由花灯发展而来的花灯戏等等。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各类地方戏曲吸收并储存了大量古典和民间舞蹈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地方戏曲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琵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丰富了戏曲的音乐韵味。琵琶在戏曲中既是伴奏乐器,也是独奏乐器,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和音乐特色,为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增添了色彩和动力。本文主要就戏曲中琵琶演奏的音乐特色与表现手法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戏曲舞台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舞美设计在渲染戏曲舞台表演气氛、提高舞台表演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舞台上的戏曲表演者,观众可以观察到的内容都属于舞美设计范畴,这充分反映了舞美设计在戏曲舞台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对戏曲舞美设计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明确了戏曲舞美设计的特征与作用,并探讨了我国戏曲舞美设计的基本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戏曲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声乐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形成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鲜明标志,是民族精神表现的重要途径,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演技巧被世界人民所熟知,并对民族声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华文化的艺术性。本文以戏曲音乐和民族声乐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戏曲音乐和民族声乐的共同点,重在分析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与沁润。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时间的长河中有些文化瑰宝逐渐沉淀,同时也有一些“文化快餐”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但沉淀的瑰宝不应被遗忘。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更是包含着专门的戏曲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对此,音乐教室更应积极适应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时代特点,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戏曲真正的走进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推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以及中华戏曲艺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于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对于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教学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来了一些可行的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性教学方式,力求推进高中戏曲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育学生戏曲音乐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戏曲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而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舞剧更是直接继承了唐歌舞大曲传统舞蹈的古代艺术,经过了艺术家创作的处理、创造等,当前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表演方法.在明清戏曲的剧目当,保存着十分丰富的舞蹈遗产.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至1820年),在民歌和大量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基础上形成了很多丰富且多彩的地方戏,例如,花鼓戏、采茶戏均是在民间的歌舞、采茶过程中所形成的,还有由花灯发展而来的花灯戏等等.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各类地方戏曲吸收并储存了大量古典和民间舞蹈传统.  相似文献   

17.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鲁迅多次撰文对梅兰芳及中国传统戏曲进行批评与质疑。鲁迅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否定,是基于他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立场和态度,是时代的产物,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他的偏颇在于忽略对戏曲艺术自身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分析。鲁迅对戏曲舞台上“男人演女人”现象的批评是他否定中国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局限在于忽视了男旦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特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日益提高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开始追求不同的精神文明享受.戏曲音乐作为我国艺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化中逐渐形成了以戏曲为主导,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的综合音乐体系.本文对就我国目前戏曲音乐发展过程中与民间音乐的相互作用以及继承发展关系做一个综合性的论述,以期能够提高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提琴在西洋乐队及地方戏曲乐队里都是不可缺少的低音声部乐器,且起着重要、无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简单论述了大提琴的发展历程,以及大提琴在戏曲乐队里的演奏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