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空间关系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存在关系,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征手段或处理方式。本文仅从现代汉语方位名词"上"和"下"的意象图式出发,分别对在具体语境中"上"和"下"所表示的具体位置关系进行解构,希望对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方位名词细节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2.
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新要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方位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目标,培育目标回应时代挑战。历史方位与培育目标从两端框定了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首先,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文化都不能被过度符号化,否则最终只剩下没有血脉和生命力的“躯壳”,要继承历史,立足当下,承认差异,理性包容;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要在现代国家框架下稳步推进,促进中华民族内在构成机制的及时更新。用历史方位与培育目标时刻审视当下凝聚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努力,偏离历史方位与目标的共同体意识培育不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会偏离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参照Chomsky生成语法的"格"理论和动词被动化理论,综述了各家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的主要研究,认为在汉语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中,领有名词词组移位至表层主语位置后,隶属名词词组作为保留宾语从被动化的动词上获得部分格,而中心语"的"字在前移领有名词词组的时候删除了.  相似文献   

4.
日语语言学中,除了普通名词,还存在着与它起同样作用却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名词。"こと"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而同为形式名词的"の"与"こと"用法类似,但两者在使用选择上会受到主句谓语动词的限制。并且,根据与"こと"的连接成分不同,如"~だ"或"~ができる"等,会表达不同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こと"的基本意义,其次探讨"の"与"こと"的关系,最后试论"ことだ"的意义及与"こと"相关的惯用表现。希望对于形式名词"こと"的正确使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南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用法并不由动词决定,而是与动作出发点及说话者的视线基点有关,通过越南民族对空间的认知可以揭示超语中方位介词和趋向动词的逻辑意义及隐喻现象,揭示这两类词在越语中的用法及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昱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2):124-127
该文对西汉元鼎年间所设的西平亭的性质、设立时间、位置及其与东汉建安年间所设的西平郡的位置和相关方位做了简要考证,针对不同意见,提出了西平亭与西平郡在方位上有凭依关系,位置在西宁明清城恒之内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瑶族勉方言中的方位介词“ka42 su33(上)”“ka42ti35(下)”做一分析,在以图式表征为依据的基础上,研究“ka42 su33(上)”“ka42ti35(下)”在瑶语使用中的图式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语青海话名词的特点李克郁,李美玲多语环境中的青海汉话是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它除与普通话(或汉语书面语)有共同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范畴外,还有诸多自己独有的语言现象。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乍看起来,使人不可理解,因为都是一些为汉语所不能容忍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9.
胡蓉 《民族论坛》2005,(12):60-61
会同方言存在AA式重叠名词,本文分析了重叠式名词与构词语素的关系,指出重叠式名词的音韵特点,总结出重叠的作用,并与本方言中的“子”尾词、与典型西南官话中的重叠式名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学上说,对做生意的“圩市”和商业活动上的“买”、“卖”等名词,壮语都有自己的民族语称,如南部方言谓圩市为非(fei~4)、买为取(si:4)、卖为开(hai~4),北部方言叫作伟(wei~4)、初(Caw~4)、该(Ka:i)。不难看出,壮语的这些语音与汉语的读音是不同的。表明壮语的这些语音并非袭自汉语,壮族地区的商业活动,自古以来就有,壮族应是一个善事买卖、经商的民族,壮族并非是象一些史书所说的是个“不知商贾”的民族。历史上壮族地区“多妇人为市”就证明了这一点。但不容讳言,历史上壮族人经营商业  相似文献   

11.
经堂语是一种宗教场所的特殊用语。指的是明清时期,经师们用当时的汉语("蒙式汉语")翻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汉语变体。其面貌特征、性质、形成过程与历史上的"汉儿言语",今天的临夏话、西宁话等西北民族地区接触方言十分相近。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经堂语的译文风格与元、明时期直译体译文风格接近,存在元白话里的"格"标记成分:如方位名词"上"是"位格""宾格"等标记形式,介词"打(达)"是离格标记形式等现象,属于蒙古语等语言的"格"范畴。我们认为这是蒙古语在经堂语里的干扰特征。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名词”和“名词+起来”是近几年来媒体比较流行的两种构式,本文试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来说明其流行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特殊的量词,它既有个体量词的特征,又兼具约定量词的特征。“宗”在明清两代是一个活跃度很高的量词,到了民国以后,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在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量词“宗”的核心用法。一些在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的搭配组合,如活用搭配和间接引申搭配等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不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来讨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量词宗的历时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手”这一词语的隐喻使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手”的隐喻在汉语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文章首先介绍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针对“手”这一词语的隐喻使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包括“手”作为行动的隐喻、“手”作为感官的隐喻、“手”作为人际关系的隐喻、“手”作为状态的隐喻等方面。最后,文章探讨了这些隐喻的深层含义和语言文化背景,并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壮族原始的数概念为“一二五”模式,其中“一”〔deu(24),n(((33)〕和“二”〔so:((24)〕源于男根和女阴;“五”源于“张开五指的手”〔a(55)〕,义为“多”“全部”。这不但合乎原始思维的模式,而且有语音上的根据。后来,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壮族的基数词从一发展到十,形成一整套借汉语词,同时保留原来的“一、二、五”民族语。由于原始模式中的“多”与“五”对应,所以壮语基数词中缺少“三”“四”,便借用汉语词补缺。  相似文献   

16.
东北的称谓及其概念,是东北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便可得出不同的概念,其研究方向与领域也随之深入。对"东北"诸多概念的理解,也可扩展东北史研究领域的视野。本文试从历史、地理、方位、文化等角度去分析"东北"的概念,以求探索东北神秘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蒙古史中“黄金家族”一词的来源和含义阿尔丁夫在蒙古史中,除去“孛儿只斤”、“库克蒙古”之外,还有一个名词,即“黄金家族”或“黄金氏族”。对其指称的对象,蒙古史和蒙元史学界大体是清楚的,但其含义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向来无人问津,本文试探讨这些问题,做...  相似文献   

18.
李锦  降央松姆 《中国藏学》2023,(4):1-10+209
文化交融和社会交融发生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善于处理人口流动,能够提供更多融入机制的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促进社会交融发生。文章基于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区的调查,认为青藏高原的人口流动是一种常态,因而讨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需要重视基层社会组织如何根据外来人口的来源和流动方式提供融入机制。木雅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交通要道,人口流动频繁,为了加快外来者融入当地社会,其社会组织“居巴”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处理原则。首先,“居巴”在当地被表述为一个血缘亲属团体,但“居巴”的双边继嗣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血缘排斥性,从而有效扩大亲属范围。其次,基于“居巴”形成的“亲戚”,是一个以姻亲关系联结的亲属网络,它通过对“居巴”继承关系的肯定和与新建“居巴”形成姻亲关系两重方式,将外来人口继承或者新建的“居巴”完全接纳到“亲戚”群体中,以完成外来者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总体而言,“居巴”是既能吸纳外来人口加入,又能持续保持社会稳定性的社会组织,在这一意义上对外来人口具有开放性,利于不同来源、不同身份的外来人口融入,是促进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红色沙漠》作为安东尼奥尼导演重要的作品之一,全片在色彩运用上有很强的荒诞特色。本文将基于对部分场景色彩运用进行分析调查,以普通观众视角对电影造成色彩主客体方位问题提出异议。探讨在一般创作中如何避免作品对观众造成断裂心理情况。  相似文献   

20.
秦、西汉的“内臣”与“外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 《民族研究》2003,(3):69-79
本文对文献记载中西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时出现的“内臣”和“外臣”作了分析 ,归纳了它们在与中央政权关系上各自不同的特点。作者在分析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基础上认为 ,秦简中的“臣邦”相当于汉代“内臣” ,“外臣邦”相当于汉代“外臣” ;并指出文献中的“羁縻”制度等同于“外臣” ,“葆塞蛮夷”相当于“内臣” ;同时提出“内诸侯”和“外诸侯”的称呼不适合于汉代分封和民族政策 ,应以汉代习称的“内臣”和“外臣”为准。最后 ,本文归纳了“外臣”向“内臣”转化的途径和原因 ,提出中央政权军事力量的壮大是完成此转化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