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经济起飞理论 经济理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特别是经济起飞与经济衰退理论,对于解释一国经济过热或者衰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决策与信息》2005,(4):6-6
我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从1978年开始。从这一年到1997年,是广东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广东经济高歌猛进,20年的年均增长率在14%以上,超过了日本起飞期10.5%、韩国起飞期10.8%的年均增长率。到1997年末,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大转折,买方市场逐渐形成,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发展过程中自身累积的问题不断显现,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物价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在经国先生执政期间,正是台湾经济起飞的时候,对于如何在发展与稳定间取得平衡,经济学者间亦有不同意见。经国先生的作法是:连续约见各派经济学者,每个人一见就是一到两个小时。而且不止一次,很深入地对谈,不是摸摸头,而是透过不同意见的交叉比对,他自己已对各种作法的可能影响了然于胸。最后再找相关部会拟定政策,拍板决行。  相似文献   

4.
产业梯度转移,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发达地区的开发区进行产业升级的良机,也是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经济起飞的强大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运输经济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对于运输经济理论自产生以来的发展的阶段问题少有讨论。本文根据运输业的发展特征,运输方式与技术的革新及运输经济理论演进过程的突破,将运输经济理论发展划分为萌芽、形成与发展、繁荣三个时期,对个阶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析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静敏 《决策探索》2009,(10):26-27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实践证明,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启动民间资本,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但是,  相似文献   

7.
王育琨 《经理人》2008,(4):66-71
第一代企业家多是90%的精力跑关系和人脉,10%钻研公司业务运作。他们在沼泽地里坚持下来,奠定了今天经济起飞的基础。与老一代企业家不同,新一代企业家大多不是瞅准了国家政策双轨便利或依附体制发现了致富机会。他们一开始遭遇的就是生存问题。他们没有特权和体制可以依附,只有到市场上去寻找客户。一种对生存还是死亡的恐惧,使他们不能不把利润放到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龙象逐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小强 《领导文萃》2010,(14):43-45
<正>中国和印度均已步入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拥有了大量投资的能力,劳动力也开始大规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初步具备从"经济起飞"到"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随着中印加速发展,两国之间的竞争正在悄然升级。在地区层面,中印在东南亚和中亚等毗邻地区,则存在利益重叠和相互渗透的情况,均在致力于增强己方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方面论述,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马克思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的论述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秦合舫 《经理人》2008,(6):108-110
中国企业把日韩企业作为学习标杆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日本在二战后重新崛起,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走改革开放之路时,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形成了以丰田、索尼、佳能、松下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群体;韩国紧随其后,在80年代实现经济起飞,且韩国也形成了三星、LG、现代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建筑是未来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建筑事业的改革也正是基于这一方向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本文通过对生态经济理论的概述,分别从建筑生命周期经济观、以及生态经济理论和建筑经济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经济观念。旨在与同行之间进行业务的交流,以不断促进我国建筑经济观念的转变,从而建造出更多低碳、环保、生态的建筑,一道助推我国建筑事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决策者说     
《决策》2012,(11):10
4年来,瓮安砸锅卖铁把民生欠账补上。GDP 挂帅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没有厚实的社会建设,即便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起飞,也只是问题重重的"泥足巨人"。——瓮安事件曾震惊全国,4 年后,瓮安县委书记沙先贵详解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背后的基层治理探索与变革,以及为基层治理者带来的启示。大家都很忙,可再忙,这也是工作的组成部分。难道你连两三天时间都不能统筹兼顾?难道工作就离不开你?难道我们在座的都不忙吗?新闻发言人成摆设,成为"不发言人",一年 365天都不发言,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力图使经济增长率内生化,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又叫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体系。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举措。是提升中部.使全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使整个中国经济崛起的重大战略。本文力图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内容和主要模型进行概括。借鉴其理论精华,以对中部崛起有所借鉴,并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济责任审计为现代审计理论和中国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于强化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何资产都有其内在价值,这在主流经济学中是一切定价理论的基础假设。希尔法登(1877—1911)在其《金融资本论》一书中继承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更加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下的金融经济现象作了理论分析,指出股票的虚拟资本价值的资本化估值方法。1934年,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证券分析》中对内在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凯恩斯是近代资产阶级的著名经济学家,在我国的近期宏观调控中体现了凯恩斯主义逆风向调节思想的影响及相应手段的借用。凯恩斯主张政府从宏观上干预经济等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本文从分析理论入手,分析了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及我国宏观调控所面。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理论作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古典学派的分配理论,后凯恩斯主义的分配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功能性分配理论和现代收入分配理论等不同发展时期。随着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到来,新古典经济学家承袭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分配理论的视角,形成了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论。20世纪50年代,卡尔多等人建立了与经济增长理论紧密联系的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同一时期,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增长与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假说  相似文献   

18.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并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大国的兴衰和拉美化,成为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重点话题之一。作者依据资源禀赋(配置)、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贸易促进发展这三大有关贸易的理论,利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经济数据,揭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规律。本文要解答几个相关的问题:1、美国当初为何能实现经济的起飞?2、拉美为何后来落伍?3、东亚和东南亚后来为何能兴起?4、日本和中国为何能成为亚洲经济的发动机?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力求总结出美国的兴起、拉美化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发展的历史规律。本文指出,与世界经济中心国资源互补、经济规模大…  相似文献   

20.
黄冈市公路管理局围绕开发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和“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起飞”的战略思路,制定了以黄界、沿江、大别山腹地公路为主干,以黄(梅)小(池口)、梅(川)武(穴)、蕲(州)太(太湖)、106国道、浠(水)英(山)、宋(埠)大(悟)为辅的“三纵六横”全长1487.7公里的干支公路网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