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军旅影视作品持续表现出对情义的关注与高扬,着重在充满人性、人情的叙事组织和话语样态中建构深层的精神意蕴,在军营生态文化中开掘出更丰富更深刻的人性内涵,拓展军队传统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固有含义,使之充盈着当代文化蕴涵,闪现着情感的温馨和人性的光辉.由此所表现出来的创作取向与审美范式,为军旅影视作品在创作上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时代,鄂伦春族的宏观族群意识受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元素的影响微弱,它缺乏具体的认同载体,表现为抽象的状态。但微观族群意识在鄂伦春族自身特有的族群元素影响下,呈现出具象化特征。而当代鄂伦春族宏观族群意识受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元素的影响强烈,有了具体的认同载体,由传统时代的抽象化转向了截然不同的具象化。但在微观族群意识领域已退去了自身特有的族群元素,由传统时代的具象化转向了截然不同的抽象化。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台湾 ,“族群”一词初用于民族学界对少数民族 (山胞 )的研究。 1 970年代后期台湾出现“反对运动”以后 ,随着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民进党的建立 ,“族群”一词进入政治生活领域 ,并在后现代“差异政治”和“认同政治”的交互作用下 ,成为构建“政治族群”的“文化”工具 ,在“国家认同”层面和“统独争议”之中发挥着“族群政治”的分化作用 ,是“台独”势力挑起“省籍矛盾”着力利用的工具。这是大陆学界在应用“族群”概念和认识族群理论时所不应忽视的政治向度。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族群建构与国家建构之间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互动关系,从尼日利亚的个案中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该国的少数族群不仅是指那些数量上居于次级地位的文化和语言群体,而且也是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它们在国家的序列中处于边缘的地位,遭受到结构性的歧视.这种状况成为尼日利亚少数族群持续反抗的动力,在其捍卫自身权利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破坏性的方式反作用于国家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后发现:南疆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更为积极,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高低随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直线的,其中高三学生的国家认同最高,高一学生的民族认同最高.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16-22
法治国家意识应成为国家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法治国家意识,需了解法的国家属性并理解它的含义。如果仅仅单向度地强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可能会导致误读国家至上而忽略法本身的功能。任何组织和个人要按照现代国家治理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树立法来自于国家的基本意识、产生于国家的认同意识、等同于国家的整体意识、维护法的权威就是维护国家尊严的核心意识。切勿将主体和工具的关系套用在国家与法的关系上,这样只会歪曲或偏激地理解法的国家属性。在现实中正确树立和增强国家意识,将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对法治国家的热爱,将对国家的捍卫转化为对法治国家的捍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家兴,法治也兴。  相似文献   

7.
网络族群文化具有诙谐性、亚文化性、社会冲击性、两面性及可塑性等基本特质,其兴起与扩张内蕴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由此形成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的存在论逻辑.以法治精神与伦理精神为基本内核的规则意识是构建和谐网络族群文化的价值基石,由此凸显其内在的理性精神.立足培育适合现代网络族群特质的和谐文化理念、培养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精神与公共生活实践理性、引领网络族群自觉地培育健康向上的伦理素养与现代交往规则意识,是探求构建和谐网络文化可能路径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8.
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是西方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多元文化主义提出“差异公民”概念,重申族群身份并不必然威胁公民身份,族群权只是一种特殊的公民权。族群身份内含认同与差异两个方面的张力:族群认同关注族群的文化归属,尊重并承认族群认同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族群差异侧重族群的权利取向,过分强调族群差异与过分忽略同样不利于国家认同。针对自由主义的普遍公民观、一元文化论和消极国家观,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差异政治、多元文化和积极国家,倡导“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族群与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9.
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族群是近年来国内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复杂性源于决定族群意识的文化 、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多样性;同时,族群意识还要受到国家体系的改造,从族群认同到民族 认同的转变与国家权力的影响直接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取代的关系, 实际上,这两种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互相重合在一起了;国家体系、大众传媒以及现代性 的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族群认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不同国家应对族群政治的国家政策进行了一个经验意义上的类型学分析,将整个政策类型根据其目标取向分为治理差异和消除差异两个大的类型,在两个大的类型中又根据具体的政策工具分为子类,最后,作者批判性地考察了各种国家政策的基本后果。  相似文献   

11.
离散群体长期生活在异文化中,其族群特征和主体性表达与居住国的生存境遇、族群关系、公民身份等论题紧密相关。本文基于对中尼边境吉隆镇达曼人的调查,试图呈现离散群体达曼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以及主动适应移居国社会过程中与藏族之间族群边界体现的具体面向。研究表明,打铁技艺的传承是离散群体达曼人在移居国生存智慧的选择,但铁匠身份也构成了影响达曼人与藏族族群关系和族群边界的最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2.
古坊村是福建省上杭县管辖的一个村落,村民分属于畲族与客家两个族群。由于长期的共同生产、共同生活,两个族群的文化已经涵化,文化边界相当模糊,两者在语言、宗教、经济、民俗与共同的历史与记忆等方面都难分彼此。村民长期没有客家与畲族的分类,族群意识十分谈薄。20世纪80年代之后,村中钟姓恢复了畲族的民族成份,普通村民逐渐有了一些关于畲族与客家的认识,但其族群意识仍然很弱,他们对畲族、客家相关的知识仍然十分有限,并且对畲族与客家的认识受到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与身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追求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民族国家共同体是民族国家时代最为重要的共同体形态。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立,赋予了族群权利以政治依附,使得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成为了共同体最重要的主题,并且,民族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文化、领土、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并非总是单一性质的,也不是一致性的,而是复合性的。正是因为这种复合性,共同体内族群权利的扩展会引发族群危机。不过,族群权利扩展并非无节制的,总是受制于一定的边界,在上限(民族国家共同体拒绝分裂)和下限(族群拒绝被同化)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民族工程学是族群事务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可行选择,确保族群权利扩展对共同体的边界冲击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国家意识不等于国家主义,也不同于爱国主义。国家意识有着完整的结构,包括国家认知、国家认同、国家期待。现代国家是公民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体。现代公民的国家认知、国家认同、国家期待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裂社会中个人、族群和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与自由主义视角下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分裂型社会中存在着对个人有着权威性影响的族群,这种区别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政治哲学领域,而且还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为人类对世界存在的意识反映的发生学原理,与文化人类学须从文学中寻找人类文化资源决定了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联姻,两门学科的科际融合丰富了学科研究的资源、视角与方法。鲁迅"故乡"题材作品文本"非语言活动交流系统"中所呈现的地理环境生态和族群文化质素,显现了作者故乡邵兴都昌坊口文化特质,它们共同描绘和构成了当地族群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特征。对鲁迅作品的文化人类学价值研究,不仅可以还原鲁迅故乡族群文化形态的象征性符号体系,而且丰富与拓展了鲁迅"故乡"题材作品的五四单一性启蒙价值主题。  相似文献   

18.
19.
受社会传统观念、发展现状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有关问题加以归结,并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展开研究,探析出国家重视人民民主,培养学生树立公民参与意识和社会形成良好风尚,激励学生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这两大方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小群 《江淮论坛》2009,(5):110-113
本文研究了公民意识的法治内涵,揭示了公民意识的法治意义及其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公民参与形成“善治”,公民参与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