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太宗以人为镜 ,隋炀帝是唐太宗的另一面镜子。在太宗眼中炀帝是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魏征等贞观谏臣也常以炀帝为诫鉴 ,隋炀帝便以一个暴君形象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2.
隋炀帝虽为暴君,但仍作出不少影响当时及后代的重大功绩,因此可以说炀帝是个功过参半、可褒可贬的君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隋炀帝及其同时代的十几个皇帝的行事功过进行分类比较分析,隋炀帝不仅不是昏庸之主且很有气魄才能,他主观上想成就圣王之业,却以好大喜功、不尊重子民起码生存权利、虐用民力、超越历史限度走向了的反面。“帝王若竭生民力,大业沙崩固不难。”为求一己之功,炀帝以连续不断的急政、苛政形成系统的大规模暴政,成为独夫民贼千古暴君。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在宋代的形象存在暴君和雄主两个偏向,这既与汉武帝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也与宋代儒学复兴的思潮和民族对峙的时代特点有关。宋代知识界的整体背景是回向三代和致君尧舜,其主流思想贬抑汉武帝为近似秦始皇的暴君。而宋代帝王、新党官员群、南渡官员群则基于现实政治考量和挽救危机的目的,片面地和功利地肯定和凸显汉武帝的雄主形象。对汉武帝这样功业高出百王的伟大君主,主流知识界以暴君视之,反映了中国人崇尚王道、贬黜霸道的传统观念,这也历史地揭示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论隋炀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经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隋炀帝的评价,可以说是毁多于誉,人们往往抓住他骄奢淫侈、好大喜功的一面,将其与昏君、庸君、暴君等同起来。其实,从对边疆的开拓与经略而言,隋炀帝是一位进取心颇强的帝王,他有自己恢弘的政治理想,并且积极付诸实践,他巡视边塞、开通西域、经略高丽和流求的一些举措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通过刻划托马斯·萨德本这一冷酷无情、自私偏执的人物形象,在揭露暴君式家长残忍的性格和非人道的行为的同时,揭示了旧南方垮台的真正原因:父权制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畸形和家庭内部矛盾的爆发;奴隶制度下的种族主义贯穿南方社会的每个角落,荼毒人心,摧残人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袁刚教授的大著《隋炀帝传》已于 2 0 0 1年 1 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引言和显赫家世、少年时代 ,风流蕴藉、青年时代 ,阴谋夺宗、弑父继统 ,大兴工役、虐用民力 ,大修文治、厘定制度 ,天子风韵、权力意志 ,方勤远略、威振八 ,三征高丽、四海糜沸 ,众叛亲离、天下土崩 ,亡隋之辙、殷鉴不远等十章及“莫道有才能治国 ,须知亡国亦由才”的结语 ,计56万言。袁刚先生在读博士时已在研究隋炀帝 ,还发表了不少有关炀帝的论文。 1 997年 8月我们在常德发起海内外召开首届隋炀帝学术研讨会、成立隋炀帝研究所时 ,袁教授的《隋炀帝传…  相似文献   

8.
圣王与暴君是古代政治人范式的两种典型代表,尽管二者对于政治是否需要道德有着根本性的争论,但是,二者都是私人政治时代特有的政治人性范式设计,其同的都是为了实现政治专制,维护帝王的利益。现代政治本质是公共政治,与私人政治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公共政策是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最高统治者的权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隋炀帝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性格心理中存在着矫情饰行、掩盖本色、骄奢淫靡、好大喜功、除谏饰非、恃才傲物等一系列骄横野蛮之气,但与之矛盾的是,诗歌中是真情流露,表现出清新自然、胸怀天下、壮志凌云、虚心求教、选贤任能等特色,两种如此鲜明的特色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文学具有独立于作者现实存在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以当时流行的哥特文体,创作了短篇小说《老保姆的故事》《克拉雷会苦行修女》和《灰发女郎》等作品,塑造了痛苦的幽灵、专制的暴君和焦虑的母亲几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从女性哥特研究视角解读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几部一直未引起评论家重视的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很大程度反映了盖斯凯尔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主义的坚持。  相似文献   

11.
据现有文献资料梳理出隋炀帝文学思想的内容,并对隋炀帝文学思想的渊源作了探寻,在此基础上对隋炀帝文学思想作出一个基本评价.本文认为,在隋炀帝的文学思想中表现出1.隋炀帝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评价标准是高指标的.2.隋炀帝对文学创作的评价完全是文学意义的,这是与齐梁以来文学与政治、学术分离而各自建立起不同评价体系的传统认识相吻合的.3.隋炀帝对文学创作评价的标准中无地域文化限制,却更渗透着多种文化因子融合的意蕴,眼界是宏阔的,有一种跨时空的襟度.本文提出:1.隋炀帝文学思想是萧梁时期刘勰等折中派和萧纲等新变派文艺思想的再融合.2.隋炀帝"非轻侧论"具有积极的文学思想内涵.3.隋炀帝的文学观,或说他的相关于文学创作的思想和主张,是建立在他的文学创作实践基础上的,同时亦得益于他的融通南北不同文化因子与不同文化传统于一体的文化旨趣和文化构想.  相似文献   

12.
杨素、杨玄感父子为隋代关陇勋贵之代表。隋灭陈后,南士北徙,杨氏父子相继招引、交结南人,对南北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杨素如此,主要出于对江左文化的钦羡,其文风显然受到了南人的影响。杨玄感与南人交往,但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故为隋炀帝嫉恨。诸多南士依违杨素父子,本想寻找新的政治靠山,但最终遭受炀帝的严惩。  相似文献   

13.
隋文帝杨坚的法律思想和实践对隋唐法制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尽管杨坚的法律思想在晚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总体上杨坚的法律思想与实践中表现出了儒法兼收、及时变法以及慎刑恤狱等几个特征。杨坚法律思想的特点是时代特征和中国法律发展规律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隋炀帝为巩固大隋王朝的统一,相继三次派船队去台湾"抚慰"、"慰谕"。其原因有三:一是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二是隋朝大统一和拓疆固土的需要,三是隋炀帝把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杨隋船队三到台湾的意义:第一,是中原统一王朝第一次把台湾纳入中国领土的具体体现,拓宽了隋朝海疆,使台湾在大统一的杨隋王朝的改革开放中得到发展;第二,炀帝"抚慰"、"慰谕"的思想政策,不仅是炎黄脊梁、国姓杨氏"混一戎夏"民族政策的体现,而且对今天中国和平统一台湾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第三,为后来历朝皇帝能有效管辖台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重新评价隋炀帝上 ,史学界经历了探索、认可、发展等三个阶段。隋炀帝研究实际上是求异思维、创新价值和领先精神在教学科研中的运用 ,既更新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又扩大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范围 ;既使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又促进了海峡两岸和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隋与高句丽的和战关系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和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文帝建国以后,着力构建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对高句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从起初的怀柔远人、积极防御,到后来与高句丽的初次交锋而又止,经历了从"和"到"战"再到"和"的微妙转变。经过隋文帝的努力,其封建统治可谓如日中天。但是,隋炀帝为扩大这一成果,最终对高句丽诉诸武力,因此导致隋朝衰亡。  相似文献   

17.
隋炀帝开运河为巡游史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搜集史料对隋炀帝即帝位后大业元年连兴大役 ,在南运河开凿贯通后即率后宫百僚巡游江都的史事 ,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政治分析。驳正了旧史旧小说所谓开河巡游为享乐游玩的说法。指出南巡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促进了国家统一 ,其实质是以文化联络来巩固政治统一 ,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意义。但耗费太大 ,民众难以承受急政重役 ,而“帝王若竭生灵力 ,大业沙崩固不难”。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杰出皇帝,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人物。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心理分析有助于破解这个集“凶徒”和“明君”于一身的人物留给后人的谜团。和隋炀帝相似的夺权路径使他成为背负心理镣铐的创大业者; “贞观之治”的千古功绩和他的人格特点密不可分;杀兄逼父,折射出封建体制下矛盾无法和谐解决的死结和人性阴暗面的凶残;不合理行为的背后,掩藏着明君“做秀”与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9.
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高祖虽然在军事上、政治上完成了统一南北的大业,但是并没有使关陇军事豪族、山东旧族和江左士族这三股具有深厚而独特社会文化传统的势力在文化上统一起来,隋高祖在位时对山东旧族、江左士族推行的压制和打击政策,更阻碍了三方归一的文化融合过程。然而,这种状况在隋炀帝嗣位后就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观。他不但一改其父一贯排斥山东、江左文化的做法,致力于吸收、融合江左文化、山东文化,还躬自实践,以其虚怀若谷的态度、勤奋创作的精神,融南北诗风之长,取得了较大的诗歌创作成就,为初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炀帝生活作风、施政特点的成见,人们忽视了炀帝在文化建设、诗风融合方面的贡献,所以本文从现存史料中钩沉索隐,旨在阐述隋炀帝在南北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尽可能恢复此段文化史、诗歌史之真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