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张闻天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评论家。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曾东渡日本,进而到美国,又北赴苏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不仅使他增加了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先后完成了近75万字的译著、译述、8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和10多万字的文学评论。不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而且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创作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反帝反封建的整个时代。但有趣的是,他的文学活动却是以介绍外国文学开始和结束的。早在一九○三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期就翻译了法国儒勒·维恩的《月界旅行》,到他一九三六年逝世前译出俄国果戈里的《死魂灵》为止,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校编、著述、评介一直没有间断过。三十三年中,仅翻译就有三十余种。其中包括小说、戏剧、散文、科学小品、童话、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等,共约三百多万字。  相似文献   

3.
鲁迅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文学活动,始于翻译。从一九○三年开始,到一九三六年去世为此,他一直坚持翻译活动,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近三百万字的译作,而且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之中,总结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翻译理论,培养、扶植了一大批年轻的翻译工作者,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是鲁迅整个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有一半时间从事翻译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他翻译出版的作品,也占他全部著译文字的一半,这种情形在世界各国的作家当中是少见的。在坚持开放、深化改革的今天,进一步研究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研究他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过程中,在世界观的转变、在文学思想和艺术风  相似文献   

5.
鲁迅于文学方面的巨大功绩,不仅在于他影响深远的小说,他匕首投枪似的杂文,而且还在于他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巨大成就。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是鲁迅整个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贯穿其始终的。他从一九○三年为抗议沙俄侵占我东北,“掷笔而起”以译写《斯巴达之魂》起,到一九三六年盎然长逝前仍在翻译的《死魂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精通中国文学;同时,他也极其重视从外国文学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养料。从本世纪初到逝世前的三十多年间,鲁迅翻译了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芬兰、俄国与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十四个国家近一百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印成三十三个单印本,超过二百五十万字。他的著作、日记、书信中,涉及外国文学论述的、则更为可观,共有二十五个国家和民族的二百五十三个作家之多。他还帮助别人校订过十多种外国文学作品的译稿以及相当数量的散篇译作。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是一位伟大的开拓者。鲁迅翻译外国文学的目的,主要方面是要借外国的反抗黑暗统治的革命文学的力量,以助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在文学方面,他的目的“在于增长新  相似文献   

8.
老舍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满族作家,他一生为中国新文学贡献了约八百多万字的文学怍品,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中国“五四”以来新文化的高度成就,赢得了中国读者的普遍喜爱,而且也赢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读者的赞扬,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大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的早期思想和文学创作,受到外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浓厚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翻译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与其中某些思想引起了共鸣,而且,更反映在他创作时,吸取了外国文学中的有益成分,丰富了自己作品,使之具有崭新的时代特色。近年来,已相继有人对郭沫若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不足的是,对史料缺乏广泛的搜集、整理,研究者大多是从郭沫若的自述中、选出太戈尔、惠特曼、歌  相似文献   

10.
论施蛰存对外国文学研究与传播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蛰存集诗人、小说家、翻译家、编辑家和学者于一身,是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大家。在七十余年的创作和翻译生涯中,他为国人留下了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侧重论述了施蛰存先生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的成就和特点,探讨了他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小说创作中对外国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施蛰存先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外国文学的翻译是他文学活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从他的翻译活动出发,试着来分析他的翻译体现了哪些翻译理念,并通过介绍他对外国文学的译介来探寻他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施特劳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这不仅是由于他深刻的思想和他建立的学派,而且也是由于他对当今美国政治的现实影响。施特劳斯是中国学界最近三年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对施特劳斯文本在中国的翻译及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尤其是对两位中国学者刘小枫和甘阳的施特劳斯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评论,比较了二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在翻译及翻译理论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对他的翻译思想与主张——翻译的目的、作用、标准以及方法等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究与分析,同时也澄清对瞿秋白翻译观认识上的某些模糊和误区。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是以独树一帜的小说创造蜚声文艺新苑,为世瞩目的文学家。同时,他也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我国“五四”以来的许多著名作家一样,重视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毕生翻译了数十万言的作品,还对翻译问题发表了不少精到的见解和主张,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也促进了他的新文学创作。但是几十年来,人们在郁达夫研究中,对他的翻译却少有触及。本文想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以资引玉。  相似文献   

15.
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在与鲁迅先生的论战、莎剧翻译和莎学研究、以及对其他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和评论活动的分析,全面分析和梳理了这位学者型翻译家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与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有别于其他任何形式的翻译 ,因其对象不仅是语言符号有形文本 ,而且是意蕴丰富的艺术载体。对于外国文学作品 ,译者如何得其趣而不乖其本 ,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颜元。他不仅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进步的教育家,而且说他是我国人才学的一位先驱者,也是当之无愧的。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省博野县人。他一生未曾出仕,长期在农村从事教书和行医,晚年应邀讲学于河北肥乡漳南书院。在主张学以致用和批判理学的态度上,他不仅比同时代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更激进一些,而且也比 往的任何一位思想家都更为注重人才的问题。他把“举人才”列为“九字安天下”施政纲领的首要内容,并且反复强调人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才者,政事之  相似文献   

18.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的一位作家,也是一位重要的翻译家.他翻译的小说和诗歌,深受同时代青年的欢迎,曾掀起过一股"曼殊热".本文结合苏曼殊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重点分析其译作的选材特点、选材原因、翻译的目的、译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以凸显这位文学天才在近代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 ,郭沫若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书法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而且也是卓越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他一生翻译外国各类著作 3 0余种 ,从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 ,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马、恩著作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翻译 ,直接影响了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而文学翻译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知识分子。他不仅是文学家、编辑家,而且还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在他的翻译文本中建构着自己作为族裔散居者的跨文化身份。无论是翻译的动机还是翻译的文本抑或翻译的过程,都彰显着林语堂与其他知识分子不同的文化身份,正是这一跨文化身份的建构,促成林语堂做出了与其他知识分子不同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