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中国传统道德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在今天和未来仍具有普遍性、永久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家庭美德 ,应当继承传统道德的精华 ,把这一笔宝贵财富融入到今日家庭美德建设之中 ,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张奇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9-61
从勒菲弗尔关于"类推逻辑"的观点出发,本文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翻译对等、翻译中存在的语言暴力与文化帝国主义等,指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在翻译中使用类推逻辑极可能导致语言暴力与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体制正义·法律正义·道德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正义借以实现的途径 ,从体制正义、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三个方面对社会正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体制正义作为正义之基 ,包括结构性正义和功能性正义两个方面。法律正义作为正义之绳 ,包括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道德正义作为正义之魂 ,包括道德的正义性和正义的道德性两个方面。本文分别考察了它们的内涵和原则 ,并指出这三大正义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廖杰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9-31
D·H·劳伦斯在中国的形象,从机械主义的叛徒,最有热情、最信任灵感的歌吟者、新浪漫主义小说家再到颓废文人、性爱小说家、现实主义者、女性主义者、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叉点上的代表,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变化过程,他在中国接受者的心中是一个说不尽的"哈姆莱特".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从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的角度来考察,它实际上是中国接受者的"误读",是各种权力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由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阐释的历史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朱晓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3):124-127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早期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死亡、凶杀、复仇、恐怖为主题。坡坎坷的人生之路、与众不同的文艺理论和他生活的时代特点对他的思维方向和文学创作的表现内容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借助第一人称叙述、象征、重复等艺术手法,坡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怪诞诡异的恐怖世界。 相似文献
8.
江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本文根据对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现代道德的现代适应性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需要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但从道德建设的基本取向看,更需要借鉴西方现代道德。 相似文献
9.
唐海燕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02-105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女主人公安娜作为一个极富女性魅力、又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特征的悲剧女性形象,一直以来备受各国评论家的关注。文章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道德秩序和她独特的个性入手,分析其叛逆性格特征的产生、发展以及最后形成的原因,认为是当时历史时代的变革促成了安娜对爱情,对自由追求,是时代的潮流将安娜推向了反判的道路,逐步地走向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汉斯·摩根索的国际社会情结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涛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17-22
作为现实主义学派权力政治学说的代表,汉斯·摩根索有着非常浓重的欧洲国际社会情结。他视野中的国际社会主要由多极均势、超国家基督教道德和传统外交组成。这种情结反映了摩根索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观、国际主义倾向和善待他国的规范立场。他对国际社会的认识既有深刻的洞见,又包含着不现实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张言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9-13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伦理学家之一,麦金太尔对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推动美德伦理学复兴方面贡献巨大。一些思想敏锐的学者在他身上看到了道德哲学典范转移的征兆。国内关注麦金太尔思想的学者越来越多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中国学者对麦金太尔思想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翻译和介绍的水平,很多学者的研究相当深入。 相似文献
12.
成海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3):11-15
针对西方的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危机,麦金太尔提出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以结束道德领域的混乱与无序.本文通过对麦金太尔思想的研究,分析这种回归传统的可能性及面临的困境,对我们国家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向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对传统道德中那些脱离实际的内容、阻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以及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具有全面性、创新性,要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精神文化成果,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党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批判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协调好与其他类型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设,因为只有诉诸情感信念的道德,才是现实的道德。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特质导致了道德理想设计与道德实践的悖离,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回归是当代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离也要求用道德情感来消解,塑造人己两利的现代人性;普遍伦理的呼唤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基本道德情感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赵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3):54-55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德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分几个层次,以期层层推动,尽快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的好转。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看当代道德教育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4):150-153
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带来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针对传统道德教育在理念、目标、方法、过程和渠道等方面表现出的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学校道德教育新模式,即实现道德教育的实践化、生活化、主体化、合作化、发展化和创新化。 相似文献
17.
刘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0-14
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被摒弃,德性已经退居边缘地带。为寻求摆脱道德困境的出路,麦金太尔在追溯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德性传统的同时,试图以他的德性伦理来摆脱西方社会的道德困境,并由此展开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深刻批评,提出了走出道德困境的若干可能性尝试。本文所关注的核心议题是麦金太尔与尼采的关联、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评以及麦金太尔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何嘉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98-99
麦金太尔关于"人整体生活的善"的理论,从强调善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新的德性概念.由于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成因在于现代性的羁绊,因而我们只有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对德性进行归一和整合,才能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德性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晓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72-77
我国传统社会极为漫长,其自然经济、专制统治、家族制度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样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社会公德的生长发育.而从上世纪初叶肇始的社会公德培育又存在着许多问题.现今,我们需要通过培育公共领域、发展公德教育、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等途径以实现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相似文献
20.
"怨恨"是张爱玲小说研究的新判断,是张爱玲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张爱玲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缺陷。在女性人性恶的文化建构中,张爱玲小说具有极大的怨恨体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