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基点重建交往行动理论的唯物史观:他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系统的交往与共识,因而成功地将上层建筑转换为主体际性范畴。但哈贝马斯在经济基础领域依然坚持了技术的本质主义和生产力的本原性假设,因而并没有根除经济决定论的哲学根基。社会建构主义批判了技术的本质主义和生产力决定论假设,认为技术是社会群体的“社会建构”。这个命题包含着两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其一,技术不是自主的而是社会群体的建构,因此技术以及生产力都不是终极性的决定因素;其二,真正的社会本体不是技术,而是人本身及其社会建构活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认为可以将唯物史观叙述形式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心理反映论关系,转换为个人系统(社会建构者)-社会系统(社会建构物)之间的社会建构论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历史合理性、理论限度和发展的可能形式。我们主要思考了三个问题从物质生产力范畴到创新性生产力范畴的转换问题;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形态论分析到企业—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市场组织等的个体分析的转换问题;从决定论的关系模式到合力论的关系模式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3.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孰是孰非的争辩,是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难以决出胜负的论题。本文认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各有长短,都包含着片面的真理,而选择论则是这两种对立观,点的扬弃与综合,文章包括四个部分:一,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作为两种解释模式和思维方式,各执一端又两极相通;二,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员有区别,但作为决定论是一致的;“辩证”决定论并未达到辩证法的高度;三,黑格尔使决定论具有了一定的辩证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仍未超出决定论的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超越了决定论;四,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实质不是历史决定论而是历史选择论。决定论从属于选择论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5):35-40
雷蒙德·威廉斯针对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界出现的"经济决定论"现象,从理论上对决定、上层建筑、基础等范畴进行了批判并作出新的界定,旨在把文化从"决定论"和"反映论"的束缚中拯救出来。他提出用"中介论"来修缮"反映论",试图消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文化与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二元对立的割裂状态,为研究工人阶级大众文化扫清障碍,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向度。威廉斯"拯救文化"的思想对当下具有启迪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杨献珍同志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与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针锋相对的所谓“综合经济基础论”。这一谬论已经受到了一些同志的批驳,本文对此不拟详作评论。杨献珍同志在散播“综合经济基础论”的同时,又提出了所谓“单一上层建筑论”。他认为:我国过渡时期的上层建筑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那  相似文献   

6.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相混。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性质的反映,不是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身不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李翔 《青海社会科学》2014,(3):14-18,26
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重大创新,在坚持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凸显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与人的主体能动性,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辩证地诠释了历史的发展是一元决定论与多元互动论、主体意志与群体合力、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继承了历史合力论的方法论特质,既是对历史合力论的自觉运用,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补充、新发展、新贡献,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维与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法律经济决定论范式是当代中国处于支配地位的法学研究范式.它对于法学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法学本体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起着奠基性的作用,由此形成的“学术形象”也是非常鲜明的.但它过分强调经济对法律的决定性也有失公允性,它可能遮蔽和抹杀人类的认识能力与选择能力.可以说法律经济决定论是由于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机械、片面地理解、阐释而导致的,是没有对经济与法律的关系做细致的资料收集、核实和理论梳理的结果.这些问题催促我们必须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对其认真反思和修正.  相似文献   

9.
论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问题贾文昭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又区分为两种,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  相似文献   

10.
既然在理论抽象中股份制是中性的,其具体社会性质随有关社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便可被纳入社会主义体系,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工具。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股份制既有生产力方面的内容,也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在考察股份制时,必须坚持生产力决定性原理,坚持用经济基础说明上层建筑(包括法律权利关系)的方法。让我们首先注目于股份制的“两权分离”所表征的经济基础层面的事实。理论逻辑分析:股份制财产占有的社会化大趋势“两权分离”股份制财产占有的社会化趋势,对应的头一个经济事…  相似文献   

11.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与人权的内在统一 1.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法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包括关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法权上层建筑的奥秘深藏于有关经济事实之中的论断,关于研究上层建筑必须以它所对应的经济基础为根本依据的论断等,是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解开“人权”之谜的关键所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对“天赋人权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其根本错误,在于离开特定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随心所欲地解释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权利关系及权利观念的人权:“这样,他(指“天赋人权论”的一个鼓吹者桑乔——引者)就可以不必去研究在政治上表现为特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恩格斯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论内涵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此可具体剖解为共同影响关系、交互作用关系、不同事物的特定同一关系三种。对于恩格斯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反作用的理论,可以从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中加以理解。学习恩格斯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论,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斥之为“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进而否定唯物史观。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从未否认过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无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就应止于生产力。生产力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内在动力。从生活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就形成了广义唯物史观,广义唯物史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海学刊》1961年第3期发表的江海文同志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一文,提出了上层建筑的质和量的概念,文章说:“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主要表现在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而性质上的适应则是主要的。当上层建筑在性质上不能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时候,在数量上也就不能适应。”从这样的命题出发,它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我认为,其中一些意见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内部的矛盾性。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不仅明确地把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为两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且指明了两对基本矛盾的不同地位及其辩证关系;同时,对社会基本矛盾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作了科学的阐发,不仅指出了一般情况下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且进一步指明了在特定条件下,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作用”,从而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孙斐 《南京社会科学》2022,(5):56-65+1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公共管理者在治理实践中做出公共价值选择明确了逻辑起点。但由于公共价值选择既发生于特定场域之中,又涉及人类心灵特性和认知活动,因此导致无论是环境决定论还是个体特征决定论都难以全面、准确地回答公共价值选择的发生机理这一理论问题。本文在整合三方互惠决定论、戏剧论和伦理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公共价值选择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以描述个人公共价值偏好、场域与公共价值选择之间的动态交互决定关系,呈现公共价值选择的认知决策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基础应该包括生产力”的观点,已有论者提出.笔者拟以新的视角,从八个方面论证,经济基础不但应包括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而且首先应是生产力.一、从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直接作用看,经济基础首先应是生产力“要对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整个社会结构作科学的解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座建筑物,分析什么是社会的基础,什么是社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正是用这个比喻制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二者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等范畴,用以表达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294页,以下简称李本)的确如此.马克思把整个社会形态比喻成一座建筑物,从而才制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范畴.“整个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而我们在探究这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时,竟将生产力置之度外,这岂不是沿天之大稽吗?整个社会结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之上的,因而生产力也就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是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基础.首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物质装备和作用的大小;上层建筑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各种制度、设施等物质手段,才能表现为现实的物质力量.而这些物质手段的状况以及由此而产  相似文献   

19.
史红玲 《南方论刊》2004,(2):9-10,36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这次农村税费改革一定要冲破历史上的“黄宗羲定律”,在改革不适应农村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从广东的情况看,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得到较大的减轻,有的地方农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决定论描述”、“因果描述”、“概率描述”、“互补描述”的严格分析性定义作出评论。二、简要介绍了决定论的不同形式,强调了严格决定论、决定论、非完全决定论等概念间的区别。三、借助于生物学哲学背景,分析了偶然性作为自然运行一种机制的本体论地位,表明了作者既非严格决定论又非绝对偶然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