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比较<复仇(其二)>与<马可福音>在话语叙述方式、文本结构与意义的表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认为"耶稣受难"故事在<复仇(其二)>中已由一个神话事件转变为社会历史事件,文本阐释的重点也由宗教意义上的对人类的拯救转变为人性意义上的先觉者对庸众的反抗,从而体现了鲁迅复仇逻辑的价值选择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2.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理论上还是一位黑格尔主义者,但在现实中,他发现"国家"并不象黑格尔所说的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者,而是私人利益的工具.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创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意义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已经走向历史唯物主义之路,而且从根本上促使马克思从研究哲学、历史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与<红楼梦>之间存在文本互涉的现象.这种文本互涉表现在魏晋的美学范式对<红楼梦>人物塑造的影响,以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在写作理念上的相似.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及其<史记>构成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因此,只有把司马迁理解为一个具体的个人,<史记>作为总体世界观即历史哲学才能被给予.这构成司马迁与汉代社会关系的核心命题.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汉代社会的贫困化,二是司马迁诗人形象的确立,最后是<史记>知识学性格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上对贬损鲁迅的反击余音未了,又有人搬出了周作人当年的理论来解读<伤逝>,认为"<伤逝>是鲁迅意在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爱情悲剧写兄弟恩情断绝后内心难言的隐痛".这是否定<伤逝>社会意义的说法.<伤逝>并非写"兄弟情",而是对"五四"时期沉湎爱情、躲避社会斗争的青年群体的典型刻画,是对知识分子"国民性"的反思、喟叹与批判,<伤逝>有其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史记>"夹生饭"式的小人物熟视无睹,但<史记>涉及各式各样的"小人物",作者把他们还原到生命的原生态中,在生活的混沌状态里表达对人生、对世事、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一些富有哲学意味的道理往往通过这些本色的生活事件传达出来;而这些平凡而微不足道的陪衬人物,弥合了立传人物的空间张力,从而承接了<史记>文本别有韵致的深沉意味.  相似文献   

7.
以西方文化的总体历史为背景对<等待戈多>进行文本分析,认为<等待戈多>表现的是西方人在后上帝时代的精神处境.<等待戈多>显示出西方人重建有意义的宇宙秩序的努力.在上帝死后而新的超越理想尚未建立之前,<等待戈多>是西方人的宿命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以卓越的聪慧学识和非凡的艺术才能为后人留下了一部色彩斑斓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体现着鲜明广深的时代精神,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艺术魅力.自<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历代的学人对其进行了多角度思考、评论、研究.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重点通过<聊斋志异>来分析论述蒲松龄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人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对于<野草>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大致说来,研究思路存在一个"虚"实"之辨是将它视为一个普遍性的甚至哲学品格的文本,还是将它定位为对现实政治和历史的批判、认知,再或者是对自我情爱体验的曲折表达.解读<野草>应倾向于"实"解,具体是要认识到这个文本对鲁迅个人情感和心理世界的提示.任何角度要有自身的限度,都不能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清冯镇峦先生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评点方法.评者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写,与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名著<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写相对照评点.其方法是比较法、比喻法、借用法.说明冯评<聊斋志异>,有着内容丰富、知识渊博、语言简明,抓住事眼、一语道破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国内蔓延、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身的迷惑性和隐蔽性、思想政治理论主流意识教育偏颇、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缺陷和社会变革期存在负面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逐渐背离唯物史观,进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应从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努力,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科技伦理观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着变迁,不同的科技伦理观又对中国社会与科技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回顾文明演化和科技嬗变的历史轨迹,汲取相应历史经验,才能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道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流变脉络表现为科技伦理观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近代的人定胜天再到现代的天人协调。只有自觉自律地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科技力量,并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实现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社会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3.
历史记忆是一个族群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并逐渐为本群体所共享的文化意识。居住在滇西鹤庆县六合乡境内的白依人是一个彝族支系。作为一个无文字族群,白依人族源神话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服饰、乐器、舞蹈、古歌、仪式等方面,这体现了祖先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延伸。社会生活是族群历史记忆在世代中展演的舞台。历史记忆在日常场景中通过器物、身体实践和仪式操演的象征性重构,表现出族群试图建立一种与祖先相互关联生活方式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徽学     
当代徽学是利用历史文书档案和其他历史资料 ,研究宋代以来徽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规律 ,阐明徽州人在异地他乡的活动和徽州文化的发展 ,探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运动问题的学问。当代徽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 :内容丰富、成就辉煌、现象典型、影响广泛。在当代徽学形成过程中 ,宋代以来徽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外地的影响 ,是社会基础 ;2 0世纪 5 0年代 ,徽州历史文书档案的大量发现 ,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管理体制旨在“构建”社会管理过程,管理文化却潜移默化地“化成”社会管理过程,而管理文明则完成对这个过程的历史度量。本文通过剖析中国管理文化的历史发展特征及其管理功能的文明缺陷.进而揭示中国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文化的不协调,其矛盾的根源则是中国管理文明的落后。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道德生活与伦理思想、道德理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中国古代伦理生活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科学的社会发展史出发,坚持中国的古代社会从远古到清朝末,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论断,并以此作为“主要经线”,以家庭婚姻道德、政治行政道德、社会行业及不同阶层的道德为“主要纬线”,围绕着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这个核心,来构筑理论框架,努力展现我国古代道德生活的原貌和它的历史演变,揭示出其中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书院史?跳出了关于书院研究偏好宏观历史研究的思路,而代之以文化视野下的北京书院研究,在大视野、小范围的研究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作者以书院的日常生活与运作为侧重点,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给书院带来的重要影响,这为书院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该书将书院发展与历史语境紧密结合,既能透过书院窥探政治文化、军事争夺、经济发展等给书院带来的影响,又能以书院这一视角发现许多逸出宏大叙事之外的历史细节。作者对北京书院历史命运的研究,不仅在于总结书院发展之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注重分析北京书院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文学”指的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这些重要的文学现象。但是,在90年代后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史料中,由于时代语境的重要变化,“主流文学”又经历了一个不断被改写、强化或质疑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些文学史著作的多元立场,使原有的文学史定论“重新”成为一个被讨论的对象。这就需要清理这些知识分歧,还原深层次的历史活动,讨论“重写文学史”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文学史的“重写”,实际反映了社会与文学意识形态在转型期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学科的重组和建设,将会经历一个深刻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9.
清代前中期对云贵地区实施的府州升降、卫所裁并和改土归流等行政、疆域调整,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政治活动表现。通过这些重要活动,清王朝在云贵地区系统地建立起中央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体系,并为外来移民的全面进入和深入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对云贵两省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历史地理和社会史视角,重新审视和构建这些政治过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展开情况,在仔细判读史料基础上,发现清前中期改土归流等政治过程并未对一些地域社会起到完全重构的作用,重建或者说有效填补了一个地域社会没有像学界原来认识的那样理想化呈现。尽管存在着这样的行政管理缺失,但由于移民经济开发的有利环境出现,总体上还是带动了云贵地区社会的深入发展,并最终实现政治制度上的统一趋势。这个发现不仅对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对云贵地区清中后期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解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作用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以及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上。应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