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跨学科研究模式,在国内外高校日益增多的背景,梳理了跨学科性教学与科研单位、跨学科研究组织、跨学科研究生院和跨学科创新平台四种主要运行模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对四种运行模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了我国高校建立跨学科研究运行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雷纳·韦勒克拥有多重学术身份,长于实践是其治学的独特优势。他基于科际整合的视野所取得的研究实绩广涉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其他艺术门类等诸多层面,从而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诸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特征的阐述还存在片面、不准确的现象,且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文化的一般属性,未能揭示旅游文化的特质,充分展示其特殊性。要揭示旅游文化的特征,就应该将旅游文化置于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来看。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特征突出表现在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的三个方面,即文化求异与认同的统一、文化求雅与娱众的统一、文化求新与守真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学科新教材都从不同的视角辐射出跨学科文化的合作通识效益和微型知识点的跨越性功能;为借他山之玉拓宽英语教学的文化视野,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发掘各学科文化通识的交融点和衔接口,并着手尝试了一些各学科间优化教学资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跨学科研究,即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在科学发展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世界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跨学科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和综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交融,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跨学科研究是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语言学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细,但宇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知识的科学性是统一的,各个学科研究得越深就越看不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界限。语言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起着推动作用,促进科学的进步。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两者兼存,跨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很多情况下都是科学新的生长点、开发点或前沿部分,在这里最容易取得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哲学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学科文化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古希腊为代表,哲学和学科关系较为平衡。第二阶段主要是现代时期,近代科学革命铸就了以专业化、学科化为特质的知识规范和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哲学从原创性、普遍性科学变成了辅助性的科学反思工具。近代学科文化价值并非是永恒有效的,因为它加重了学科冲突危机,而且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和复杂性的大问题。近代学科文化向跨学科文化演变有其历史必然性,跨学科运动是当代学科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不同于交叉学科研究,后者是在既定学科框架下的综合研究,前者则是以整体性和复杂性为前提的研究。为赶超世界科学水平,中国有必要将跨学科研究哲学及其方法列为国家科学和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浅议高等学校的跨学科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跨学科研究的作用 ,阐明了跨学科教育是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基础 ,分析了高等学校目前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提出了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使现代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表现为:科学认识主体素质由专才向通才转变;科学思维方式由片面性向整体性转变;科学知识体系由单学科设制向跨学科设制转换。这些变化对科技写作产生了三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燕春 《东方论坛》2007,5(6):34-37
雷纳·韦勒克凭借其非凡的学识与才高知深的资质以及学者的敏锐既成为了驰名寰宇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同时还是颇有建树的比较文学专家.长于实践是其治学的优势之所在,他运用科际整合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了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其他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并加以梳理与甄别且成绩斐然,从而为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文化转向”与文化建构主义视角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反思的机会,文章从和谐译理一说着眼,重点反思了文化建构背景下的文学翻译研究新旧视闽冲突;1.译语,即译者翻译时所使用的语言,并非译入语;2.文学翻译的标准不应是传统的“二元对立”而是关注主体间性的“三位一体”的和谐标准;3.原作的身份与地位被解构,而译作的地位得以构建,它有时发挥着首要的、第一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原作的命运;4.文学翻译乃至译学研究对诸如哲学、文化学、文艺学等相关学科的反作用力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一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文化研究作为一门新学科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评介了文化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发展情况 ,尤其是英美两国将其作为学科发展进入高等教育 ,在理论、方法及内容上 ,为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 ,逐步完善所做的努力。文化研究对语言教学产生极大影响 ,成为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在中国——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的文化研究的兴起应该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研究"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研究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已成显学,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路径、旨趣和立场已经渗透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在很多并不以"文化研究"冠名的学术研究中,都可以看到文化研究的影子、文化研究的果实。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前景是广阔的。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应该多在文化研究以外的领域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4.
新红学--新国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学”的严格定义是对中华文化文史在“小说”中的表现体现 之考索阐释,而不是一般性的文艺评论、赏析之类的“读后感”。准此,考证遂构成红学的 重要部分。1921年以来,学术界称胡适创立的考证学派为“新红学”。而该文提出:今后的 “新红学”应具有新时期的特色,应比文史考证的简单层次更为高层,主要聚焦于从中华大 文化的意义上来观照《红楼梦》。这样的红学,方能形成真正的“新红学”,而这种学术研究可以定位于“新国学”这一先进 、崇高的坐标之上。作者同时也举例指出:反对“考证”的声音一向很响亮,但考证能解决 重要疑难问题,有助于深刻理解曹雪芹的思想和创作的特色。是以考证这一中国学术传统的 特殊研究方式和手段,在“新红学”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有不可轻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经雷马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提出以来,为比较文学引进了新的研究视角,创辟了新的领域和境界,但在很多方面也一直受到学界的争议。首先,跨学科研究使比较文学学科本身形成了无限的扩展性,从而让学科界限变得模糊甚至不再存在;其次,跨学科研究也容易使比较文学研究形成对"文学性"的丢弃,对"可比性"的忽视,使文学文本沦为其他学科的研究资料;最为严重的是,它漠视了比较文学学科所要求的研究对象必须具备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或跨文明等"跨越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同时就如何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所处不同环境和拥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完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与许多相关学科进行"嫁接",在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衍生出新的理论和学科。当前,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推进乏力。笔者认为除了学科自身力量弱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问题,没有构建起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平台。物联网的出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传播领域——从物质世界到人类社会。日本地震的灾情预警与危机传播的对接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跨学科研究问题。与此同时,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至关重要,利用第一代互联网建立跨学科研究的虚拟实验室也是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奖项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或者说主要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丰富的思想资料,阐释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概念,追溯跨学科理念确立的简要历程,指出跨学科研究本质上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跨越不同“范式”之间的边界或“范式”之间转换,确立跨学科的理念,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先决前提;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精彩纷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凸显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成果,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和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的考察,发现绝大多数获奖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既专深又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激发丰富的想像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取得原创性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及其人数在不同时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荣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工作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合作的趋势,阐明了“协作产生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从事跨学科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背景,而且还要依靠众多科学家在各项研究工作中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19.
英国汉学家、传教士理雅各率先系统地翻译了中国古代经典的主体部分,其人其书长期以来是海内外历史学者、宗教哲学学者与语言学者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通过综述学者对理雅各译本的研究状况,提出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尽管各见所长,也分别受到学科自身的限制.不少历史学者以及宗教哲学学者因受外语的限制而未能深入分析译出语或译入语内在的机制,也未能并构架出分析译文语言风格的完整理论体系;语言学者则因背景知识和原始资料的缺乏以及运用纯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而未能深入分析历史背景或哲学理念对翻译的具体影响.因此,文章呼吁翻译研究应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良丛 《东方论坛》2010,(4):104-109
审美人类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跨学科研究。审美人类学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是新兴学科,审美人类学研究并不统一,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并且,与民族美学、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审美人类学坚持了地方性的、本土文化、民间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立场,体现了面对后殖民语境的多元文化、弱势话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