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5.寻常百姓丹阳陈辅每岁清明过金陵上冢,事毕,则过蒋山,谒湖阴先生,岁率为常.元丰辛酉癸亥两岁,访之不遇,因题一绝于门,云:“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麦脚斜.身似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宋诗话辑佚》上,第6—7页.)按:“北山”即钟山之别名,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钟山之英.”“白下”亦金陵之别称,《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武德……九年,……改金陵为白下县.”均应加地名号.  相似文献   

2.
王星琦 《金陵瞭望》2009,(15):42-43
雨花石似有鲜活的生命,实在的灵魂。下面是一枚瑰丽奇崛的雨花石,得名“金陵春梦”,一经面世,就“震惊”石界,是天赐金陵之神石。可谓千金易得,奇石难求,有幸请南京师范大学王星琦教授讲述此石提名之趣:  相似文献   

3.
《金陵春草》的启示三题王同书顾浩同志的《金陵春草》词集(南京出版社出版),虽然只有三十二首,作者自谦说“好比一棵棵春草”,是的,正是这一丛丛生机蓬勃的春草,反映了顾浩同志诗人之心.公仆之心.共产党人之心.1《金陵春草》第一令人瞩目的是多侧面描绘了南京...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凝结着历史记忆且能激发语词联想的文化符号,典型如金陵有数十种别称,并且因其不同的语词特点、典故来源、称名性质构成复杂而庞大的表意系统。其中,“金陵”一称影响最大,“秣陵”因构词法相似而与之成为成对地名,受语言机制、历史情境、现实事件等多重因素作用,衍化出不同的意象偏好、题材选择与情感色彩。地名丰富化与金陵组诗规模化同步,文化内涵的累积使诗境更加饱满,但也因此陷入典故繁复、意象空洞的创作困境。明清时期,“孝陵”作为极具象征意味的新地标使怀古诗更具临场感,相似的词形使其得以部分继承“金陵”“秣陵”的表达传统而没有宋代以来金陵怀古诗肤廓之弊。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的关键词类型,以地名为远读的切入口,还原背后的历史空间、诗人心态,对古代文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9,(23):F0003-F0003
下关,古都金陵的西北部,商埠云集、通江达海,是南京建设“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的窗口性区域,素有“金陵北大门”之称。  相似文献   

6.
郑健 《金陵瞭望》2009,(12):66-66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已完满落下帷幕.但千余高僧大德却对南京空港留下深刻印象。3月30日.1000余名国内外高僧大德、著名佛教学者、致要从无锡云集南京禄口机场,转场前往台北出席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第二阶段活动.南京空港人对高僧大德体现出的真心尊重,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素有中国三大“佛都”之一之称的古都金陵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定鼎金陵,旋将金陵“改命天京”,“京日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与此同时,天王洪秀全诏命“贬北燕地为妖穴”,“贬直隶省为罪隶省”,“俟灭妖后方复其名为北燕”,“更罪隶之名为迁善省”。清代十八省,除直隶省外,太平天国又改山东为珊东、贵州为桂州、黑龙江为乌隆江、江苏为江南,对其余各省则一般沿用旧称。其中最为特殊的是江苏,太平天国一般不名江苏或南京而通称曰  相似文献   

8.
谭志文  蔡轶 《金陵瞭望》2009,(19):21-23
泰山街道,这个自古就有着“金陵天然屏障”、“南京北大门”之说的江北重镇,正经历着它的涅槃之变。  相似文献   

9.
王婧  蔚薇 《金陵瞭望》2011,(25):29-29
10月8日,由金陵嘹望(金陵画报)杂志社、中北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北地产.发现之美”摄影比赛在“中北英郡”楼盘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摄影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报名参赛。此次活动是为了反映中北地产在为南京城市建设人性化、人居环境美好化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影像展示中北地产的人居理念,倡导和谐社会,提升品牌价值.使之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朱雀桥、乌衣巷、一条“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金陵名胜夫子庙自古就是文人墨客争相吟颂的对象,这片“六朝金粉之地”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浓厚的文化积淀每年迎来送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11.
蔚薇  朱新平  王伟超 《金陵瞭望》2011,(28):44-45,67
2011年11月14日,由金陵嘹望(金陵画报)杂志社、南京中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北地产,发现之美”摄影比赛经过严格认真的评选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2.
自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刊行之后,书籍销售市场反响良好,善于捕捉商机的建阳书坊主们紧随其后,相继推出十余种神魔小说作品,对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具有开创之功.这些建阳本神魔小说大都以民间信仰中香火兴盛的神道为题材,采用模仿“西游”、杂抄众书的编撰手法,呈现出宗教气息浓、文学气息弱的整体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一年,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将为南京市民送上一份新年礼物:由该公司倾力打造的“金陵十二钗”品牌香烟。据了解,该品牌烟融合了南京“金陵十二钗”文化以及公司研制的最新技术。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11,(23):8-9
金陵,因山而名。山水,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这片千百年来坐拥“第一金陵明秀山”、头枕8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的魅力之地,栖霞寺、燕子矶、舍利塔、六朝石刻荟萃人文精华,龙潭金箔、栖霞龙舞、金陵折扇闻名遐迩,拥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这里因山而孕育,因水而灵动。驻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2所知名高校,拥有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深水港区龙潭港。正处于快速建设发展中的栖霞是南京东部的现代化南京副城,是这座城市的碧玉明珠。  相似文献   

15.
秦宣 《金陵瞭望》2007,(19):36-37
“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悠悠秦淮,孕育着古城南京千年的血脉。如今,在这片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土地上,一曲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乐章又翩然奏响。  相似文献   

16.
少小时,一见“六朝金粉”、“江南佳丽”、“晋宋风流”、“乌衣门巷”……这些诗情画意的文句.便引起我童幼心灵的无限神驰意远的情怀。稍长一些.略涉中华文史艺术等众多方面的典籍.方知南朝建邺金陵.乃是我们炎黄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个性奇特的史地亮点。从此,对南京之地结下了一段“文缘”。及“而立”光景,又致力于考究《红楼》家世,这才晓尽曹雪芹的种种经历遭遇,都离不开金陵胜地。  相似文献   

17.
下关,这个被冷落的有着“金陵北大门”之称的百年商埠恢复到过去的繁华盛景一直是下关人的心中之愿,而把沿江一公里岸线打造成富有文化特色、经济充满活力、旅游市场繁荣可与上海外滩相媲美的“南京外滩”,更一直是下关人的心中之梦。  相似文献   

18.
十六世纪初,文征明初绘《金陵八景》,创一代风气之先。这位大画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创作冲动,是他几游金陵发现这一“江南佳丽地”是必需用丹青留下历史痕迹的。 步其后尘的是其从子文伯仁,绘《金陵十二景》,清初“金陵八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一年,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将为南京市民送上一份新年礼物:由该公司倾力打造的“金陵十二钗”品牌香烟。据了解,该品牌烟融合了南京“金陵十二钗”文化以及公司研制的最新技术,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古城南京,素有“鸭都”之称。金陵人爱吃鸭,也善作鸭,“酱”、“烤”、“蒸”、“煮”、“卤”风味各异,而其中尤以盐水鸭“淡而旨肥而不浓”饮誉中外。金陵人制鸭已有四百年历史,自古多少文人墨客都为之撰文称颂。而今天,能真正撑得起“鸭都”半片江山的,唯数南京桂花鸭(集团)公司。 近年来,该公司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依托名牌,实施规模生产、规模效益。短短几年中,从原来日产销百十只鸭子的作坊式小企业迅速发展成拥有180多家连锁店,12家分公司,覆盖七个城市,日产销一万多只鸭子,年销售额1.5亿,利税400万的集团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