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B系列之一《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是"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对语言生活的若干方面所做的年度调查报告,具有"选题丰富,贴近生活;跟进及时,关注热点;受众广泛,服务各界"等特点。《报告》的发布只是一个起步,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崔:自2005年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上编是对各个领域语言状况的调查研究,下编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与报告,其中包括年度新词语的发布。  相似文献   

3.
高:《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是国家语委首次向社会发布的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也是"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的第一部。您在序言中谈到了要"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请您谈谈国家语言生活的构建情况。  相似文献   

4.
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确立了两个主题:一是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研究,二是《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开发利用和改进。"母语水平滑坡""母语与外语的关系""国家语言安全"是当前中国语言生活中最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不应该再有语言对立的理念,把外语和母语对立起来,把汉语同普通话和方言对立起来,把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对立起来,力争发挥各种语言资源的作用,各安其位,各展其长,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5.
时值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语言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五周年之际,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16日至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高:1997年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报告中,多次出现"语言生活"这个词。虽然那时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但实际上有学者在进行着语言生活的研究工作,例如您带领学生们编写的那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28本“语言与传播”丛书。请您谈谈当时编写那套丛书的具体情况及其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已连续六年开展语言监测工作,每年通过《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发布调查报告与监测数据。语言监测项目较为全面丰富,涉及多个语种、多种领域、多类媒体,关注多项反映语言动态变化的词汇类别。语言监测工作能够客观反映语言生活实态,较为有效地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积极引导语言文字舆情。我国语言监测的特点体现在运作模式具有独创性,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不断改进监测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服务视角下的中国语言生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服务"的提出背景与研究现状 崔:近些年,您多次在学术论文与学术活动中提及"语言服务"这一概念,您是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一概念的呢? 屈:近些年来我确实非常关注"语言服务"这一概念的论述、建设以及实践表现。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上,我提交了论文《语言服务研究论纲》。以语言服务为主题写作这篇论文是基于当代中国语言生活与语言规划的大背景。国家语委曾多次提出有关语言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语文现代化"专栏,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探讨中国语文的现代化问题。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集中关注中国语言生活研究,开辟了"中国语言生活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成果再开发研究"板块。专栏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相配合,构成了反映、研讨、传播中国  相似文献   

10.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开始连载由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和朱德熙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是因为:第一,在《人民日报》上连载20多万字的谈论语法修辞问题的著作,在当时不敢说"绝后",至少是"空前"的,可见它在当时受重视的程度。第二,语言学家关注社会语言生活,积极主动地普及语法修辞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动态反映和研究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的年度报告,其成果除了为国家制定语言规划和调整语言政策提供依据,还具有提升国民语文素养,促进各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语言文字事业、国家语言生活与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须具备相应的语言文字素养,关注并维护国家和谐语言生活.高校教师及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研究《报告》,对其成果进行再度开发,会拓展研究领域,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然而,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报告》知之甚少.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报告》的宣传推介工作,引导师生了解《报告》,促进《报告》成果的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字"是语言文字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国知识界普遍拿"文字"说"语言"。张桃先生的文章《汉语走向世界的时代》误把"汉字文化圈"当成"汉语文化圈",在此基础上论证"汉语日渐成为世界性语言"毫无科学性可言。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宏观的语文知识"急需进入中等教育,中国知识界急需在这方面集体补课。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17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北华大学文学院、北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播电视语言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华大学召开。 一、开幕式及主题报告 北华大学副校长佟成春教授致开幕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究所所长姚喜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方明播音指导先后做了《广播电视语言问题研究缘起》和《小儿科大问题——关于播音员主持人读音错误分析》的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4.
特邀主持人王铁琨按语《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语文现代化”专栏准备开设“《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成果再开发研究板块”,这是一件好事。《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不仅得到学界、官界(政府)、业界的关注,也得到了学术期刊界的关注,这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确很有学术思想和学术敏感性、前瞻性。责任编辑李开拓先生邀请我做特邀主持人,作为一名热爱语言文字事业且具有30多年语文工作经历的语文工作者,作为前5部“报告”的参与者和下编的主持人,我对《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很愿意继续关注并支持这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下编)自2008年10月15日正式启动,到2009年8月定稿,其间经过了拟定调查项目、对下载的语料进行数据处理、撰写初稿、研讨并提炼数据发布重点、专家审稿、作者反复修改、主编定稿的全过程,历时10个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言生活》是我国第一份以“中国语言生活”为主题的普及性小型双月刊,于2010年5月10日正式创刊,以电子版的形式在中国语言资源开发网供网友免费阅读。目前,已经出版了8期。杂志的宗旨是跟中国语言生活的调查和研究相配合,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国语言生活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文 《中华魂》2012,(12):45-46
2012年5月29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认为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生机勃勃,健康多彩。报告包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8.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开始连载《语法修辞讲话》。《人民日报》当天配发《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社论指出:"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社科动态》2006,(3):17-17
教育部、国家语委今年5月首次向社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显示:我国媒体使用的高频汉字更新加快,网络用语增长趋缓。我国的语言生活总体健康和谐,其特点是主体性与多样化并存。  相似文献   

20.
<正>特邀主持人王铁琨按语《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语文现代化"专栏准备开设"《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成果再开发研究板块",这是一件好事。《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