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进程,提出生产力标准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客观依据.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必须存在一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基本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利用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把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但并不等于说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不能取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却必须与发展生产力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邓小平新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探讨了邓小平新生产力观对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一,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看待生产力,阐明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联系。其二,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其三,把生产力确定为判断社会主义真伪的标准。其四,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其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享受发展生产力的成果等一系列问题。认真学习、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原因。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他不仅反复强调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而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首要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前 ,我们侧重从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着眼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结果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邓小平围绕着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突出了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决定作用 ,指导我国开辟出了一条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崭新社会主义道路 ,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色是十分重视和强调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最终决定作用。邓小平理论可以浓缩为生产力中心论。邓小平分别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等方面 ,阐述并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中心这一观点。生产力中心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知识人才。知识人才、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构成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点和支撑点 ,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活力和科学性所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注重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理论 ,是一种崭新的生产力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伴随着三次科技革命而产生、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与先进生产力发展同步是因为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力军 《东方论坛》2004,(3):99-10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也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体系,他们的科技思想是中国制定科技政策、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国家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两代领导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各异。邓小平复出后,处在中国的拨乱反正转变观念时期,他承担着如何使科学技术尽快物化为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江泽民则是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经济发展要适度思想的提出过程、哲学底蕴、基本内容和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认为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生产力 ,并且在确保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 ,也要注意经济发展要适度。这一思想是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 ,具体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的一个生动而深刻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有益补充,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积极利用外资为核心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邓小平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不仅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跨越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藩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而且有力推动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重温邓小平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对当前妥善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优态发展,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上,民粹派将俄国农村公社理想化、俄国农民神圣化、少数知识分子的作用绝对化,企图使俄国不经过生产力的累积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则认为,俄国必须以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先决条件,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二者论争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农村公社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分歧实际上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两种思想体系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坚持“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角度阐述了二者的辨证关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政治文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都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关键,形成了各自的科技思想: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将“科教兴国”确定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是随着历史条件、客观环境和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入的,体现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谈起,结合马克思的论述,对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 的分析,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产品,而且也为资本主义的最后覆 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物质前提。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是中国共 产党结合多年的实践,自觉运用历史唯物论的结果。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代 表先进生产力当中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最根本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坚持生产力标准,确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支点,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