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视文学评论是通过对影视艺术中的文学因素,其中主要是对影视文学剧本的分析和评价,对影视文学的创作规律进行的探讨。影视文学评论与其他各体文学评论在评论范畴,评论内容和评论任务等方面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影视文学评必须特别注意自身的个性,即影视剧作的视听因素,直观性语言以及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两栖创作于小说与影视文学的张弦在小说界所产生的影响似乎要大于影视界。其实,深入研读张弦的全部作品,作为小说家的张弦在影视剧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不逊于小说。文章以张弦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为背景,以其各时期的编剧作品为主线,阶段性地分析剧作的主题揭示与创作倾向,从中窥探张弦影视剧作的内核构成及其在创作过程中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了解剧作所取得的成绩及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而全面了解张弦的思想及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3.
著名话剧《龙须沟》是老舍先生剧作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我国当代话剧创作最初阶段上结出的硕果,在当代话剧创作史上是具有奠基意义的。老舍的这个剧本写于一九五○年夏天(最初连载于《北京文艺》一九五○年九月创刊号和十月号上),这时,距离新中国成立,作家自海外讲学归来仅仅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在短短的时间中能写出这样一部表现新旧社会根本性变化的大型剧作,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讨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完整的戏剧教学应该兼顾剧本文学与剧场艺术,但从国内几个综合性院校兴办戏剧学专业的现状来看,由于教学软件或硬件的缘故,大都以戏剧文学为权宜。戏剧一旦转向戏剧文学,剧本则成为"戏剧"的中心,剧本创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总结了自己在戏剧创作教学中一些心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环境到精读经典剧作;从播放戏剧影片溶入剧作法讲授到学生分角色朗读台词体会对话;从剧本提纲构思到戏剧对话写作,最终完成个人的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戏剧还非常落后。然而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1888—1953)在1920年,以他的第一部长篇剧作《天边外》(Beyond the Horizon)打破了美国戏剧文学的沉寂。在此后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他的戏剧创作经久不衰。他一生中所创作的剧本有四十多部搬上舞台,没有上演的剧本几乎也有这么多。1936年,尤金·奥尼尔以他卓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同志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作为杰出的戏剧家,他创作的剧本,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瑰宝。他一生写了十九个剧本(包括诗剧和未完成的剧作),除《甘愿作炮灰》是现代题材外,其余十八个都是取材于历史或神话的。这十八个历史剧在我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同志一九四四年,在延安给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给予极高的评价。郭沫若不仅对历史剧的创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发表了许多关于历史剧的主张和论述。学习、研究这些主张和论述,对  相似文献   

7.
论影视改编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为影视传媒提供了文学剧本,影视传播所带来的巨大收益直接影响当代小说的创作。作家的创作观念和作品的主题由此发生了变化,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人物对白、结构技法等都因影视的影响而出现或多或少的影视化因素,这给当代小说创作带来了艺术上的创新,但同时,文学的阅读想象空间逐步消失,文学的传统魅力逐渐减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作家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家刘恒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中坚分子,其创作的多部中、长篇小说以及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在当代文坛上曾激起巨大反响,并引起理论界的足够关注。本文拟从人性主题、创作方法、电影化想象、人物形象等方面对自九十年代以来刘恒小说研究的情况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
一《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也是“五四”新文学最优秀的剧作之一。问世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作者曾对它进行过多次修改,其中最大的一次修改是一九五一年的开明本。但不久,作者又推翻了开明本,只将原作作了少量改动。如果说修改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作的继续,那么也可以说,《雷雨》的创作过程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雷雨》的创作和修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沙叶新作为新时期蜚声剧坛的探索戏剧家,他的每部剧作的诞生都伴随较大的争议,尤其是与他一贯戏剧风格迥异的《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更是引起学界的轰动。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剧本文学性的构成要素,揭示沙叶新本着现实主义精神进行创作时遭遇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由此隐现在剧作中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得出我们重新估量探索戏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电影剧本创作是张爱玲创作中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太太万岁》和《不了情》两部剧作看,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创作具有重视观众审美趣味、注重电影娱乐功能、体现普遍化的人文关怀等三个特点,从而使剧本呈现出鲜明的市场意识。这一创作意识对当代剧作家的电影剧本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影视创作的编辑意识商燕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电教中心)一般认为,只在影视后期制作才存在编辑意识,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事实上,影视的编辑意识贯穿其艺术创作的始终。一、影视编剧的编辑意识影视剧作者不同于其它文学形式的作者,虽然他所创作的影视剧本也同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几个层次进一步研究了“自然”诗人莎士比亚。从经验感知层次而言,莎翁把历史的春秋、时代的众生百象和时代风云都囊括在剧作之中,象大自然般的丰富博杂、真实鲜活。从戏剧审美角度而言,莎翁把象自然般丰富内涵的故事创作为剧作,对其进行社会、历史、政治、道德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审视,从而形成作品在主题上的多重建构、情节结构上的多线设置、人物塑造上的多元组合、作品语言的大肆铺排等特色。从戏剧创作思维层次而言,其创作主体隐匿沉迷于客体之中,逻辑思维在他的创作中谦虚地退避到一个角落,形象思维是以绝对的优势占取创作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把哲学上的尖锐矛盾,化为情节上的激烈冲突,是萨特剧作的基本特点。因此,他的剧本既能引人入胜,又有哲理深度,向来为人们所叹赏。萨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方面。《苍蝇》是他的第一个剧作,也是他把自己的哲学理论和戏剧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典范。我想,如果能对它进行一番认真地剖析,对于研究萨特及其创作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影视音乐音响编配课程是影视传媒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必修课程。在内容多,时间少的教学过程中,音、影视频资源库的建立,将为学生获得丰富优秀的视听资料提供了可能,并为学生的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及其人物就面目全非。本文论述了梁信的电影文学剧本《赤壁之战》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创作思想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高度肯定了梁信电影剧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红搂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它是曹雪芹在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史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也是吸取和借鉴了前代优秀文学的传统和成就的结果。汤显祖的剧作就曾给予《红楼梦》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以创作《金鹰》一剧而登上全国剧坛的著名蒙古族戏剧家超克图纳仁新近又发表了《成吉思汗》一剧。两个剧本恰好是作者创作道路上的两座里程碑。三十五年来,超克图纳仁奉献给读者五部多幕剧,二十多个独幕剧,三部电影文学剧本。如若从数量上讲,他写的剧本并不多,然而可贵的是他每写一个剧本总要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为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综观他的剧作总是洋溢着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又能描绘出美丽如画的草原风光,塑造出各种类型的蒙古族人物形象。他的近三十个剧本又是以鞭挞旧制度、歌颂新社会为主要内容,特别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更是他的戏剧极力表现的基  相似文献   

19.
曹禺的剧作历来是影视改编的热点之一.在曹禺剧作的影视改编史上,<日出>的改编总体上比<雷雨>、<北京人>、<原野>的改编都更为成功.以<日出>的影视改编为个案,通过与曹禺其他作品的文本特性及其改编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话剧改编为影视作品,原著的文本特性对这种改编有很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曹禺的剧作历来是影视改编的热点之一。在曹禺剧作的影视改编史上,《日出》的改编总体上比《雷雨》、《北京人》、《原野》的改编都更为成功。以《日出》的影视改编为个案,通过与曹禺其他作品的文本特性及其改编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话剧改编为影视作品,原著的文本特性对这种改编有很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