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哲学思想,又展开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应该说,这次讨论比过去深入了。在这次讨论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许多同志对这些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涉及的范围也比过去广阔了。这就为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创造了条件。但是,依我看来,距离对孔子哲学思想作出科学的总结还很远。  相似文献   

2.
孔孟的“中庸之道”,在“四人帮”所掀起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曾经成为“箭垛”,受到过铺天盖地的批判。其实,当时所批判的以《中庸》一书为主要靶子的“中庸之道”,和孔子宣扬的“中庸”思想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现在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思想与儒家后学传播的《中庸》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孔子的“中庸”思想?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应该说是最高的了。可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国各条战线上都已出现的改革的新形势,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改革,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视的新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改革。涉及范围很广,下面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谈一点意见。 首先,在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中要抓好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因为基础理论研究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一切其他科学应用研究的指导思想。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不搞好,就使科学工作寸步难行,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出现失误。如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在学术上虽然提出了很多课题,如关于民族形成问题,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关于民族问题实质、关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今年来,我参加了几次关于深入讨论真理标准的会议,感到有些问题的争论,是由真理标准的表述引起来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有论说清楚之必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表述已植根于群众之中,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实在地说来,这个表述是没有多少错误的。因为这一表述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数人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熟悉哲学的人们来说,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是,细细地推敲起来,就会发现这个表述是有毛病的。人们知道,科学定义的表述要求十分严密,哲学定义的表述尤然,否  相似文献   

5.
对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一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自三十年代提出来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西周奴隶论适应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罪恶需要,曾被奉为唯一正确的观点,逼得其他分期论者噤若寒蝉,给学术界造成的流毒不浅。作为学术讨论,不带其他的政治目的,任何古代史分期的主张,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值得欢迎的。可是当时有些人却蓄意颠倒黑白,曲解捏造,荒诞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西周奴隶论者喜欢辗转地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源远流长、久盛不衰.对孔子的评价,历来是热门话题.这当中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多次分析和评论了孔子及孔子思想,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孔子、孔子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评价孔子和其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把真孔子和假孔子加以区别,这是分析评价孔子及其思想的关键.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及其思想本身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学者加以吹捧、改装并被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假孔子有联系,但更…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法权残余问题的争论,首先应该弄清楚三个问题:(1)党和毛主席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运用不断革命的思想的。我认为不断革命的思想,是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的,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又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作准备。就我国情况来看,我们不会在建成社会主义以后,才来一个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同时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这不仅包括所有制的改变,例如公私合营企业改变为  相似文献   

8.
怎样评价孔子,是我们在批刊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中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哲学界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讨论,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成就,是可以肯定的,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孔子是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阶级所奉为“素王”“教主”“大成至圣先师”的偶象人物,他创始的儒家学说是长期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支柱。再没任何个别人物比他对中国  相似文献   

9.
有关讨论孔子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月刊》编辑部要组织一次关于孔子问题的笔谈会,邀我参加,自己因为健康、时间和水平等等关系,始终有点躇踌;现在催稿时间紧迫,只好作为随笔式的谈谈。第一,我觉得讨论孔子问题,首先要注意史料问题;这就是说,首先要区别哪些史料可信、可用,哪些史料不可信、不可用。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有四处孔子对于管仲的评价.关于四处评价之间是否一致,学界多有争论,而最大分歧则在集中在孔子是否肯定管仲为“仁”.单纯从字句本身,以及整书的行文特点和孔子的言语习惯,都很难对此做出完全合理的判断.只有将孔子仁学的多维性特点一并纳入,形成三位一体的考察,方可对孔子的评价做出正确的解读.孔子并没有直接肯定管仲为“仁”,他是有意向弟子传达仁学多维性的理论特点.当然,四处评价之间也并无矛盾,他承认管仲的功业与才能,但至于“仁”,孔子进行的则是多维评价.直接认为孔子肯定或否定管仲为“仁”,都是简单化和呆板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以为要评价孔子,首先要破除以下两个成见。其一,首先要破除的,是把那给历代帝王利用了的孔子当做真孔子的成见孔子以后的中国,除了战国时代二百余年之外,几乎一直是个大一统的帝国。虽有时统治者力不能统一,但也不象秦以前那样视为固然。这大一统帝国的统治者,不论其智愚贤不肖,总没有一个不想稳坐江山的。而要想稳坐江  相似文献   

12.
<正> 李鼎文同志在《人的受动性试探》(见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文史哲》)一文中,对马克思早期讲过的“人的受动”问题做了专门研究,给受动性下了一个较恰当的定义,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这都是有益的。但是,对我国理论界的评价,却太不公平了。作者说:“过去我国理论界只讲人的能动性,不讲人的受动性。在对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只讲人对客体的能动关系,不讲人对客体的受动关系;只宣传发挥自觉的能动性,不宣传在人身上还存在着受动性。”如果说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在研究人与客体的关系时,极少有人使用“受动”这个概念,并在理论宣传上,在某个时期和某  相似文献   

13.
<正> 孔子基本上属于贵族奴隶主中的改革派。他的思想除保留消极的一面外,还包含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并且是主要的一面。它客观上为未来封建上层建筑准备条件,并因其影响的广泛与深远,而逐渐形成为我中华民族一种共同文化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评价孙玉刚(一)义利观是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义”即指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主要指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义与利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抱有的观点、态度便形成了义利观。对这个问题进行较详细论述的,可以说始于孔子。他在...  相似文献   

15.
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近年来曾进行过热烈讨论,但各方分歧意见尚不能统一。我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门科学。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状与马列当初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不尽相同。现在,我国的社会还没有达到像列宁称做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全集》第3O卷第299页)我国的经济还不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评价与古史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里,对于孔子的评价是当前聚讼纷纭的一个复杂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史学界对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认识上存在着重大分歧,因而影响到对孔子的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孔子究竟代表什么阶级呢?史学界的回答很不一致:有的史学家把他说成奴隶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强调他复古倒退的一面,从而忽视了他的“爱民”主张的历史作用,有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相对与绝对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承认两者相互联结和辩证统一的关系,认为,相对离不开绝对,任何相对当中都包含着绝对,每一相对都是绝对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对也离不开相对,绝对总是寓于相对之中,并且,只有通过相对才能存在。任何事物(以及对它的真理性认识)总是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这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关于相对与绝对的关系中,相对是基础。相对的东西有着相对独立性,而绝对的东西没有相对独立性,绝对“只能寓于相对之中”。至于说“相对离不开绝对”,那只是从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每一事物(或真理)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决不能误认为绝对的东西也有相对独立性。因为每一事物(或真理)从总  相似文献   

18.
孔丘(前551—前479)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也是最早实行分科教学的人①。但是,有关孔丘“删诗”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最早提出孔丘“删诗”的人,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自司马迁孔丘“删诗”之说一出,赞成的,反对的,都大有人在。赞成孔丘“删诗”的,可以班固、王(辶免)、刘知几等人为代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王逸《楚辞章句序》说:孔丘“定经术,删《诗》、《书》,正《礼》、《乐》,制作《春秋》,以为后王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制定基本建设方案时,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題:城市是大一些好呢,还是小一些好?工厂、水利建设是大一些好呢,还是小一些好?面对这样的问題,一般都会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城市、工厂、学校、医院、商店以至食堂、宿舍等等,越大就越经济合理,越能显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气魄和宏伟规模,越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也就越好。持这种意见的人认为,一切建设都应该尽量大,即使条件不允许一下子  相似文献   

20.
高明峰 《阴山学刊》2004,17(5):71-74
《文选》的编纂过程以普通七年(526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在此不同时期内,萧统和刘孝绰、何思澄等东宫学士分别担当了不同的角色。由此,一些《文选》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