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赠康叟》诗辨疑白居易《赠康叟》诗云: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这首诗除王汝弼选编的《白居易选集》选入外,一般很少有人谈及,而王注有几处颇令人费解,值得探讨和商榷。《白居易选集》在《赠康叟》诗后的“康叟”条下注云:“清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以 相似文献
2.
李鑫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惠特曼的诗象通。它既有海的雄浑壮阔的一面,又有海的平静明丽的一面;这才是真正的海。 人们常用一些具体的形象来比拟诗人们的诗作。如泰戈尔的诗是清新的,象春夜一钩冰清玉洁的新月;海涅的诗是明丽的,似夏晨带露开放的玫瑰……那么,如何比拟惠特曼的诗呢? 惠特曼的诗象海。 打开惠特曼的《草叶集》,我们仿佛身临波澜壮阔的海边。艾青说得好: 相似文献
3.
何剑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4)
王事教我(《坤凤·北门》) 王力《古代汉语》(以下省作《汉语》):“敦我和适我同义。”“适我,投给我。”按:《汉语》不用毛传训敦为厚,是对的。但从郑《笺》释为投掷,依然不对。据《经典释文》韩婴是训敦为迫的。又《常武》“铺敦淮濆”,韩亦云:“敦,迫。”敦训迫,义顺。《后汉书·韦虔传》:“以礼敦劝。”李贤《注》:“敦犹逼。”逼与迫 相似文献
4.
武小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22-2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5.
游泽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
一、“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的“好”字,毛传以来都训为“美好”,是形容词,似无歧义。但细味整首《关雎》所表现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男青年爱慕、追求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这里应训为动词才是。 “好”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女从子,一种是从母从子。“女”字“母”字在左或在右,都是面向“子”的,表示妇女抱着孩子非常喜爱的意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女、母两字常通用,如母庚,又写作女庚。“好”字从母,可见其本义是母亲喜爱孩 相似文献
7.
王锡九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一《豳风·东山》一诗,描写久戍的士卒在还家途中思念家室的感情,读来感人至深。仔细体会,原因就在于诗人采用悬想和回忆的手法,不烦琐屑地具体地描写了他久别家园以后,既思念亲人又忧虑家庭变故的畏惧怆恨之情。诗人着重通过征人假想住宅的荒凉冷落、妻子居家的思念之情以及三年前幸福快乐的新婚情景等几个场面的描写,虚实结合,对照强烈,刻划了征人思乡的急切心情。虽然,作者掇拾到诗中的材料,都是日常的平凡小事,但具体生动,富有生活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8.
胡传志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45-51
元好问诗,旧有施国祁注,错谬较多;元好问文向无注本。狄宝心《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元好问文编年校注》为当前遗山诗文最佳整理本。二书存在误注、漏注等瑕疵,指出其错漏之处,以期修订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贺秀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离开成都出川,至大历五年(770)冬,死于湘江舟中。在前后六年的时间内,不论是在出川途中,还是荆楚飘流,都留给后人一幅幅各具异象的山川形胜的图画。这幅图画是从东川至鄂湘具有名胜志和风俗志特点的形象“图经”。 相似文献
10.
王兆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一、“洛滨”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张元干[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注: 洛滨:不详(疑是陈与义)。按,张元干《芦川归来集》仅词题言及洛滨其人的就有四处,因此有必要弄清此人是谁。据笔者考查,洛滨不是陈与义,而是富直柔。 《芦川归来集》卷五有[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和同调《代洛滨次石林韵》。叶尚书,即叶梦得,宋高宗建炎三年曾任尚书左丞;石林,梦得别号。二词从内容上看,当作于同时。前词下阕云: 气涌三山,醉听五鼓,休更分今古。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相似文献
11.
王成杰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6,(2)
(一)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这是一个阶级斗争尖锐复杂,社会生活动乱不宁的时代。当权的门阀世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奴役人民,“山川湖泽,皆为豪右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以致“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宋书·武帝纪》)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自行内哄,自相残杀。地方军阀同东晋中枢权贵,兵连祸结;刘裕同桓玄连年火并,先后发生两次纂夺帝位的政变。一些门阀大地主被消灭了,一些新起的封建权贵胜利了,都引起了社会的大动荡。而广大人民则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受尽了苦难。陶渊明的故乡江州浔阳柴桑,一直是军阀必争之… 相似文献
12.
王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一九三○年的冬天,闻一多在相当长的期间搁下诗笔之后,为诗人徐志摩先生誉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地发表了精心之作——《奇迹》.从此,就埋首故籍,不再写新诗了.这是一首充满怅惘、憧憬、企慕、艳羡、曲达圆妙辞句的诗(按:这些词语都是闻先生自己用的),他在向那些关心的朋友倾诉隐藏多年的心绪: 相似文献
13.
曹济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
王兆鹏同志的《读张元幹词札记三则》(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读后深受教益。该文其一“洛滨”考,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第267页张元幹《点绛唇》词注“洛滨:不详(疑是陈与义)”之误,考定“洛摈”不是陈与义,而是富直桑。所考极是。此条词注在今年出版的《唐宋词选》修订版中已作订正。其二“谪仙”辨,王文认为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中“谪仙”,只能是李纲,而不可能指苏轼。其说甚当。唯其三“张元幹自编词集质疑”一则中所引材料有疏误,现特补正如下: 王文中有二段引文说,南宋曾噩《芦词·序》有一段很明确的说明: “公(指元干)之子靖,裒公长短句篇,属为序。余晚出,恨不得见前辈。然诵公诗文久矣,窃载名于右,因请以送别之词,冠诸篇首,庶几后之人尝鼎一脔,知公此词不为无补于世,又岂与柳、晏辈争衡哉?” 王文认为这是张元幹的儿子张靖,裒集乃父词作后,再谁曾氏写序的。并说,曾氏以此二词压卷之“深意”在于欲后人“知公此 相似文献
14.
15.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101-104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诗"交交园屋深"句之"交交"非状鸟声,而是枝叶交接覆盖之意;又其《思王逢原三首》(其三)"鹰隼奋飞凰羽短"句之"鹰隼"非喻奸邪小人,而是用来赞美好友王令才智之卓异;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诗"披裘起坐兴绸缪"句之"绸缪"非谓关紧门窗,乃形容情殷意长。 相似文献
16.
诚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些书信中多次谈到有关《资本论》的传播问题。每次重阅都很受教益。 马克思在谈到两本介绍《资本论》的小册子时写道:“虽然他们想对《资本论》作一个简明通俗的概述,但同时却过于学究式地拘泥于叙述上的科学形式。我觉得,由于这种毛病他们没 相似文献
17.
18.
刘汉民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我爱读鲁迅诗.为能准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我常读那些笺释,论析鲁迅诗的著作与文章。这些著作与文章给了我不少启迪与教益,但有时,我也觉其中有少许尚可商榷之处.课余灯下,偶有所记,现绥成文,以就教于鲁迅诗的爱好者与研究家们.“破帽遮颜过闹市”张向天同志《鲁迅旧诗笺注》:“为使不叫人认出来,破帽子总是拉得低低的在闹市上急急走过”,“鲁迅先生一生不讲究衣着,所戴的帽子也是破旧的”,并引马珏《忆鲁迅》中的一则描写作证:“看见衣架上挂了顶毡帽,灰色的,那带子有一丝一丝的,因为 相似文献
19.
读秦本纪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仕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考证史籍,除了依靠有关古代文献,还必须利用考古发掘材料,互相参证。这是王静安先生的“史学二重证”的治史方法。自殷墟甲骨发现以来,国内很多历史学家,已应用甲骨文记载的资料补充修正古籍记载的缺失。本文试图利用一些新发现的考古材料,对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孟二冬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李贺有《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诗一首。“正字十二兄”为何人?古代注家向无考。岑仲勉先生亦谓“名未详”.钱仲联先生在《李贺年谱会笺》中曾这样推测:“唐人计算兄弟行次,往往合同族或同曾祖兄弟排行以计,贺家自不例外。《新唐书·世系表》郑王亮后裔有‘正字佩’,如贺果出大郑王后,则此正字佩,未知即是十二兄否?”唐代名李佩者,有二人:一乃盛王琦(玄宗第十一字)之子,于天宝末年封武都郡王、殿中监同正员。二乃靖恭太子琬之子,琬卒于安禄山起兵之时,后佩任鸿胪卿。故此二李佩均与“正字十二兄”无涉。钱先生所说的“正字佩”,是据《新唐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