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与报人之间足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商品与市场的关系。“近距离沟通”是绝大多数晚报的办报理念,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供人之所需。它是具体而亲切的,是人情味、人性化的,是无微不至的。在寻求与读者之间最短距离的过程中,贴近再贴近,那么也许我们的报纸很快就会由以往的“可读品”而成为人们生活巾的“必需品”了。  相似文献   

2.
<春秋>与礼关系密切,礼的本末、常变关系,历来是<春秋>学讨论的热点.礼有本末之分、文实之别,礼有常亦有变.胡安国的<春秋传>提出了"正身治人礼之本、威仪文辞礼之末"的思想,强调"礼以敬为本"观点.胡安国认为,礼之"本"与"实"是不可更改的"礼之常";而礼之"末"与"文"则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的"礼之变".在"礼之常"与"礼之变"之间,有一个基本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变而不失礼之正,则犹可矣"、"变而不越乎道之中".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创新与发展,涉及其基础理论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的学科性质、理论内容、结构体系和基本关系及其相关的方法论原则等几个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学科性质上,当代中国伦理学应是一门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综合性学科,这是坚持价值与事实相统一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论;在理论内容上,应从人的"双重生命本性"及其"双重生命价值"上来理解和看待目的价值追求与履行责任义务等方面在人的道德伦理生活中的地位和关系,由此而言,目的论和义务论等矛盾的融合统一,就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结构体系上,应抓住道德和伦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并汲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合理观点与思想范式,立足"道德是人之为人之道与人之生成的终极关怀价值"和"伦理是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交往关系的社会价值规范"之立场和关联,采思考当代中国伦理学体系的框架结构;在基本关系上,当代中国伦理学要转变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确立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坚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新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扩张,任性的自我最终陷入生存困境及其生命本真意义的丧失之中.处于幽暗之谷的神秘"相遇"开始不断显现,"他者"逐渐成为众"我"关注的主词.布伯作为"我"同时也是"他者",在与"他者"的相遇-分离的经历中,生成了其独特的"他者"哲学:"我-它"分离关系中只有生存,没有人生;真实的人生皆在"我-你"相遇关系之中,在相遇关系中,一切"他者"都是"你",都是"永恒之你"的洞见者、表现者;你为在而需要上帝,上帝为你生之意义而需要你;在你我之间的相遇人生中有圣神的意义.布伯的"他者"思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又局限难免.  相似文献   

5.
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人,有一个叙述人在读者和故事之间发挥作用,这是叙事作品的文类特征.传统上叙述人往往被等同于作者,建构论意义观确立之后,文学语言本身的建构或读者对文学对象的建构受到重视,文本同作者的关系便分离开来.文本内的叙述人不等于文本外的历史作者,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是,叙述人与作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德语叙事批评界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出现了"小说精神"、"叙述功能"等概念.本文旨在对德语叙事批评中的叙述人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6.
<正>文本,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则需要通过这个载体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物之间的共融共生也得以显现。一、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赋予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情感。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联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行为哲学是巴赫金美学、文艺学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的哲学基础。这种行为哲学强调人的行为必须"应分"(应承担责任),而行为世界的建构实质上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人的具体存在方式是:在言语交往中的存在、与他人对话中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交互性、对话性的。"外位性"是巴赫金人文科学研究,尤其是其"主体间性"思想的方法论基石。"外位性"即"我用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以他人的视点评价自己",其实质是强调审美活动中不同主体的交互性、对话性。"主体间性"是主体的审美观照方式,即不同文本(表述)之间、作者与主人公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包括当代读者与历时性文本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都是处在相对的"外位"而进行交往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笔下对宋美龄之情感,有一份难以克制的敬爱之情,但因敬而生爱之背后,蒋亦感某种不自由之苦.婚后头三年,蒋常年征战在外,两人聚少离多,加之个性与生活习惯的差异,姻亲之累,子嗣问题之困扰,经国、纬国与继母之间的微妙关系等,均令蒋苦闷而深感"家事难言"之痛.九一八事变后,在内忧外患的历练下,蒋宋之间的感情不断成长,历久而弥笃.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8,(1):33-33
"专家门诊"自开设以来,受到读者关爱与支持,也加强了《老友》杂志与读者的良性互动。为答谢读者的厚爱,2008年我们将进一步办好"专家门诊",使之更加贴近读者实际,更好地解答读者诉求。为此,有以下几点再次敬告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三贴近"与传播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归根到底是贴近事实,贴近真正的信息源.无论从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视角,还是现实传播的全过程来审视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的起点都应该是在实际生活,而不是在传播机构;信息的采集就是采集者对信息的认识与理解的过程,而传播正是采集者把自己理解了的信息向公众公开的过程.因而"三贴近"原则的正确性并不因为它出自于领导之口,而是具体地体现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规律.真正实践"三贴近",在实际操作中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做到宣传党的意志与人民心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汉语中,"命"有三种词义:一是命名、命令,即语言之命;二是生命;三是命运.每个人对"命"都无法逃避,从古至今,如何对待"命"始终是人一生中的重大问题.庄子对"命"有其卓越于世人的见解,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对"命"亦有深入的思考.从贾宝玉弃置语言之命、涵养生命之命、超越命运之命三个方面来分析庄子思想对贾宝玉"命"的观念的影响,从而探讨庄子思想与贾宝玉形象之间的文化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商业文化语境中读者、作者、编者心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商业文化语境中艺术生产已归化为商品生产,读者、作者、编者的文学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文学写作与读者之间已由原来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转变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出版者则成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读者选择"与"引导消费"成为文艺市场的主要动力.作为消费商品的文学艺术,其最终价值的实现是读者的购买行为."文化工业"时代的读者是平面、浮躁、感观与一次性的.即时的感官消费是他们当下最佳的文化消费状态.这种消费时尚对于作家创作的意义在于读者对于作家与作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是一种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状态,寻求化解天人、人己以及身心矛盾的积极策略,创造和优化生存条件,努力实现人类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系统.中华文化将"人"理解为共同体中的"人",从而规定了"人"的存在的关系性与主体性.这意味着,现实的人具有双重本质:关系之角色,独特之价值.要成为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个体需要在精神层面超...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党刊的民生责任是以人为本和"三贴近"重要原则的重要体现.如何艺术地将"三贴近"原则付诸实践,是新时期党刊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将贴近上层核心与贴近基层实践艺术地结合起来,将贴近领导执政思路与贴近普通党员政治思想状态艺术地结合起来,将贴近政治环境与贴近舆论监督艺术地结合起来,这样,较密切地将这六点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党刊的民生责任,使得党刊的政策宣传贴近群众需要,典型宣传贴近群众情感,热点引导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地发挥党刊的喉舌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来说,真正需要研究论证的,不是"人是一切价值的认定者、是一切价值取向的最高根据",而是如何处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中的人内部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中的人与非人的关系.抽象地谈论"人是价值之源",既无必要,也不恰当.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生态伦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价值"、"权利"这些社会生活领域的概念稍加改造后移植到自然生态系统,曲解了它们本来的意义,使其理论陷入了困境:自然物本身不可能固有同人类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抽象谈论其内在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关爱自然是为了自身利益所做出的明智选择,绝非缘自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物的权利因缺乏义务主体而不可能得到实现;应当保护自然的道德准则也因缺乏价值标准无法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直接推导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生态问题上的表现,人对自然的态度是生态环境中介着的人对其自身的态度,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只能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受《合同法》调整。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而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读者须知,图书借阅规则等属于一种格式条款,其内容往往缺乏公平合理性,需要加强规制,从而切实维护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鬼恋》是徐訏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一段扑朔迷离的"人""鬼"爱情故事中,从精神分析角度看,"人""鬼"之间的感情纠葛实际上更像是个体自我意识与本我无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形象表述,透过奇幻、匪夷所思的想像和情节发展,读者会发现这种复杂的关系恰恰正是"人""鬼"的个体矛盾、相互矛盾与焦虑产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来源。  相似文献   

19.
在《天真之歌》中布莱克用"土造水笔"重塑童心,开启了天国之门,充分表现了一种深广的宇宙和谐观,即人在心灵中有童心引导的与上帝关系之和谐,与他人关系之和谐,与大自然关系之和谐。《天真之歌》所蕴涵的和谐观与儒家思想内核具有契合之处,即人类心灵中主客体关系的内在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人类创造文字是为了交流,创制文献是为了使人的意识能"垂之久远"地传播出去.这种交流与传播,是人类社会的需要,同样是客观的社会事实,传播的背后所潜藏的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交流.这首先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其次是读者与读物所叙述社会事实的交流.因此,它所解释或描述社会现象时必须符合客观事实的特性.文化的核心目标和功能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文献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同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