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已从在产品之间、企业之间展开转向在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展开,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尤其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正成为各城市政府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城市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城市环境的竞争,最佳的城市环境就是城市的最佳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园林设计强调生态就是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强调城市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意象空间等各种类型空间形态的和谐、高效,可持续地进行演替、融合和发展,形成一种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现存空间与未来空间良性发展态势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充当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包括许多,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从总的目标,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节能、舒适的人居环境。把生态环境与园林设计有机的融合要到一起。建立现代的生态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3.
吴明华 《决策》2007,(10):25-27
"我的脑中时常描着一幅画."在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心中,想得最美好的那幅画,是让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李春城的雄心与梦想,让一贯安逸休闲的成都人颇为惊讶: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偏居一隅的成都何来如此的自信和气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梨树镇现状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对生态环境的规划,讨论了城市环境生态学实质,以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转型方法。介绍了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中的系统化、自然化、人性化趋势,并从观念与盛标的转型,规划与设计的转型探讨了生态化建设。从而提高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相似文献   

5.
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努力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市政府作出了在主城区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决定,确定了主城区在2008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城市园林绿化,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最佳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直接关系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川西平原上有一座喻为“小北京”的城市,缘于广种芙蓉花,人们称之为蓉城,它就是四川省省会成都。中共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主政蓉城以后,心中时常描着“一幅画”,这幅最美好的画,就是让偏居一隅的蓉城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的中心大城市。  相似文献   

7.
为了创造一个更加优美、清新、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把抚州建设成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通过做"文化立城治水秀城生态绿城"三大文章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2000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01年,被国家授予“最佳人居环境奖”;2002年,古城保护与更新项目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3年,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并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2004年,入围2004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并获大奖,率先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群”。可见,苏州市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企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企业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因素之一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处理好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趋于平衡。本文针对目前的会计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展开探讨,进而找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对策,为未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经验,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地处豫中南的漯河市,始终把创建“生态宜居名城”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 2002年,漯河市以其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相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1.
国内需求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奶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迈克尔·波特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认为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这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国与国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实质是国与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他将商业环境分成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织、政府和机遇6个方面,据此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本文将以中国奶业为例,分析与验证“钻石”模型中的国内需求因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一国某个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可以从原因与结果两个方面评价与分析。从结…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0,(9):20-21
2009年12月.汀苏省建设厅发文.授予扬州“江苏人居环境城市管理范例奖”荣誉称号.这是继2009年4月获取“中国和谐管理城市”称号后.扬州捧得的又一城市管理金牌.“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是江苏省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人居环境方面的最高奖项,由江苏省委、省政府设立,以鼓励在江苏省城乡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扬州以不断创新的城管特色,数字、善治和精致相结合的城管模式,突出的普惠型城管成果.成为全省13个省辖市中第一个摘取“江苏人居环境城市管理范例奖”的城市。这也是自设立城市管理范例奖以来首次将此奖颁发给一个地级市。从追求环境整洁,到如今追求城市整体的协调和风格.“扬州式城管”成为江苏省的典范.对全国中小城市也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各国家与地区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无疑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保障。本文在综合梳理人才竞争力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之后,从"人才数量、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人才培养、人才制度、人才产出"六个方面构建了中国人才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对指数做出评价。本文建议通过重塑全民皆才观念、支持培养模式创新、以特色制度优势推进人才引进、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等方面来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才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8,(29):18-18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提升大会上,成都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绩效"高票当选全国最佳管理城市。同期获得这一称号的还有大连、东莞等其他9个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从副省级城市角度入手研究人才环境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根据副省级城市实际状况的构建人才环境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城市2012年人才环境得分,计算结果验证了人才环境与人才竞争力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灰色关联性分析法分析结果发现对副省级城市人才竞争力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包括"科技支出占GDP比重"等。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人才强市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争夺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焦点。武汉作为华中的特大城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仅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促进武汉跨越式发展、发挥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支点”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要。为此,加强人才强市战略的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需要打造品牌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利润之源,也是城市乃至国家的一种竞争战略资源。创建品牌,既是城市竞争的战略需要,更是顺应时代的理性选择。品牌就是生产力、文化力、软实力,更是一种竞争力。品牌是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维也纳——"音乐之都",巴黎——"时尚之都",斯德哥尔摩——"梦幻之都",香港——"动感之都"……响亮的品牌显示了这些城市独特的超凡的魅力。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靠规模赢得竞争优势,到90年代靠的是综合实力,而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只能靠品牌。正如波特指出的:在全球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最近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正式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贵阳作为省会,代表着贵州形象和水平,如何全力以赴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完美融合,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指出,贵阳市将牢记省会城市的职责使命,切实增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竞争力涉及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在不同层面展开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在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他认为,影响一国开发其行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国内城市的发展。在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城市作为国内区域经济的重心和龙头,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区域间的竞争已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为官责任,造福一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高科技成都建设和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领导在2004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科教兴市、建设高科技成都”已成为全市科技工作的主旋律。有鉴于此,作者运用倪鹏飞博士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高科技成都的建设目标与城市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的可以度量高科技成都建设效果和水平,有助于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