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作了科学的规定,绝不是什么乌托邦,倒是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后实践美学的精神个体的超越性才是乌托邦。实践不仅是社会本体论的本体,而且是审美、美、艺术的本体。当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创造的自由程度时,自然的人化和人的人化使得人类超越实用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而生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美感,艺术则是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揭示审美的根本,从离开实践的主体间性来解释审美就只能远离真理。  相似文献   

2.
美的本质疑析——兼与刘纲纪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刘纲纪同志在《关于马克思论美》一文中说: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标志着美学的重大变革的命题。如果我们同意这个命题,那么要认清美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劳动的本质。而劳动的本质正在于它是人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活动,也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所以,主张“劳动创造了美”的马克思无疑是以“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作为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的基础的。这段话把“劳动”作为研究美的出发点,实际上,“劳动创造美”的观点虽能解释一些审美现象,说明它有合理成份。但相当大量的审美现象却不是这个公式能说明的。就是说,它不能解释所有的审美事实。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把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的确立看作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实践活动使对象具有了转化为美的可能性。是劳动实践使人获得了人的感觉 ,是实践塑造了审美主体 ,是实践造就了人的本质的多样性、丰富性 ,进而使人类实践创造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对象、事物不断地转化为美 ,同时 ,人们对美的发现 ,又使人的感觉和审美意识得以塑造和升华。美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辐射 ,在时间空间上张扬  相似文献   

4.
在八十年代的各种文学理论思潮中,有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即认为原有的文学理论是以哲学认识论为其逻辑前提的,缺乏一个价值论的视角;它将审美系统纳入因果决定论的逻辑框架内,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仅仅局限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层面上,忽视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结果造成了文学创作中人的主体性的失落;要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从价值论出发,把人本身看作是文学的目的,把文学看作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把"自我实现"看作是文学的最高价值.基于这一观点,有人声称要在文学理论中开辟、补充价值论的视角,对"机械决定论"进行反拨,强化作家的主体意识,从而获得更大的心灵自由度和更高的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美学把“美”作为一个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独立世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审视,是研究“美本身”的知识美学。用知识逻辑要求审美逻辑,这种错位使柏拉图的美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处于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而孔子的美学则并不去分析美的本质,他只是讲人应该怎样做才是美的。在孔子那里,美不是一个可以分析的知识对象,而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孔子美学具有浓厚的现世情怀和生命意蕴。  相似文献   

6.
对艺术活动的考察 ,经历了由重视艺术创作主体 ,再到对文本自身的关注这样一个过程 ,本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 ,开始了对接受主体的关注和研究。作为完整的艺术活动 ,艺术接受是艺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是艺术活动的“终端”。从价值运行角度来看 ,艺术活动呈现了一个动态的价值结构和价值系统。本文旨在阐述艺术审美价值动态系统中审美接受这一动态环节 ,从而展现出艺术接受过程中审美价值的动态实现过程。艺术审美接受 :确立艺术创造与动态的艺术审美价值系统的存在有了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 ,才有了艺术审美接受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  相似文献   

7.
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这对美学范畴予以具体的逻辑辨析,即将其纳入更宽泛的主客体的矛盾关系中,将主体———人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主体和非审美主体,将客体———对象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是具体理解和把握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前提。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四对矛盾:一是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二是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三是非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四是非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就在这四对矛盾之间展开。这种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意义深远,它启示我们:现实中的主体多以非审美主体即一般主体的形式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未诞生,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处于潜在状态。  相似文献   

8.
康德说我们的悟性把规律加于自然界。在对美的本质所切入的悟性中,一般都离不开对美的主体结构,以及主体与对象的各种关系的深层剖析,而对主体之所以产生美感的生理机制的掘进,似乎更显得亢奋和专一。这样,所获的成果也只涉及到人的生理机制,(我称之为审美主体的个体效应)并被局限在美的个体(狭义的主体)与对象这一逻辑圆圈小而显得狭隘和机械。如苏珊·朗格的情感说,弗罗依德的以性欲为基因的潜意识理论等。 正如美的对象总是通过某个具象显示出生存价值一样,对审美主体来说,不但离不开个体效应,而且正是通过其中具体的某个人最终实现价值的。但人的本质终究不是孤立的生理性体现,正如马克思指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诗人在审美创造中,追求诗歌语言形象美的同时,也要讲究诗歌语言的逻辑美。文章较为具体地分析论述了诗歌语言逻辑的种各表现形式;形式的逻辑美,生活逻辑美,情感逻辑美,艺术逻辑美。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审美的直觉性,往往在于"我们一睁开眼睛去看一个形象或一张开耳朵去听声音",其景象(形象)和声音在艺术形式上又有独特的地位和审美价值.笔者称之为"视听之美".这种"视听之美"的构成,就审美主体(人)来说,又与其审美感觉器官功能有着很大的关系,值得分析、比较和研究.人的审美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视觉、听觉不同,相应构成的景象美和声音美的表现和特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科学美的问题越来越被科学家和文艺家所关注。文艺家着重于关心科学美对文艺诸多学科所带来的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而科学家则着重于关心科学美对科学发现和创造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就自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审美价值的课题:把科学认识作为一种客体来看时,它对文艺家这类认识主体能产生什么功能和效用?它对科学家这类认识主体又能产生什么功能和效用?探讨这类理论课题,无论是对哲学还是对文学艺术或者是对自然科学来说,都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价值哲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的课题。本文仅讨论后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科学认识对科学家所产生的审美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维山 《兰州学刊》2006,42(7):73-76
对“美的规律”内涵的认识,虽然意见纷纭,但是总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争论各方都把“美”理解为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出发探求美之为美的规律。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是一种生产中的规律,是一种关系规律。它不但包含美的事物的规律,还包含主体审美的规律。由此,“美的规律”的审美之维是一种必要的维度。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与真、善相并列的美,对应的本质力量是判断力。只有找到了人创造美相对应的本质力量,“美的规律”才有了真正的存在基础,对“美的规律”内涵的研究才能取得豁然开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审美情感是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中心枢纽和审美心理结构的网结点。它的生发及其同外物的互动关系是审美心理学、文艺创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审美心理学已经证明了审美情感是主体对特定对象的体验、评估和态度,而体验、评估和态度又随着特定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易,同时也证明了审美情感的变易又导致了外物审美特性的变迁,正如王夫之所说“景生情,情生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的四时推移如何激活诗人主体审美情感以及主体情感的反施作用,探索情与景的互动关系。一自然界是人的审美客体和表现对…  相似文献   

14.
单从词义上讲,审美学就是美学;但是,为了区别于目前生息在学术界的美学,为了突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色,我们称审美学。审美学的范畴大于美学,也可以说是广义的美学。它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美的属性,人的审美规律和对美的创造活动;而狭义的美学,也就  相似文献   

15.
《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争论最多的“尺度”问题入手,论证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实践,就是把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理想的实用对象和审美对象。文章还指出,美的问题不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强调要区分物的物质属性和物的价值属性,美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关系中的存在物,它以意义、价值的方式存在。另外,文章还认为,功利的善和愉悦的美都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只有对象中有活生生的人之感情的形象显现,才能成为审美感受、观照和体验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活动是作家对现实世界审美感悟的传达和表现.作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审美感悟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基于此,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审美感悟的二重性,即现实图景的具体性和心理图式的独特性.在提出审美感悟二重性的基础上,本文从主、客体统一,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审美感悟的三个结构因子,即表象记忆、情感体验和意义认知.认为审美感悟是个性化形象创造的内在依据,是作家艺术创作活动的起点,因而也是全部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初始概念.  相似文献   

17.
生态教育经由生态科技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三条路径,分别实现了主体对生态规律的把握、生态目的的明确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生态人的生成。生态美育通过培养审美主体的绿色审美兴趣、生态中和理想、绿色阅读能力与绿色艺术实践风尚,引领审美主体在审美、造美活动中构建绿色艺术世界。生态审美者在一体化的欣赏、批评、研究、创造活动中,与审美世界和谐整生,终实现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对生共进。  相似文献   

18.
美学论著中经常谈论美、审美,其实美并不存在。美既不是一个实存的对象,也不是对象的某种性质,严格地说美也算不上是抽象概念。美学史上真正有价值的美的定义最终都指向空无,而指向物质对象和属性的则不能成立。真正存在的是鉴赏活动,这是因为人在历史过程中发展起精神能力,于是就有了精神需要,这使得人不仅有了物质享受,还有了精神享受。鉴赏活动是人在精神或情感上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顺应和喜爱,人以自己的精神能力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的世界,通常所说的美就是只存在于人心中的这种诗情。把美当作真实的存在是一种错觉。应当以“鉴赏”和“鉴赏学”代替“审美”和“美学”。  相似文献   

19.
连秀丽 《北方论丛》2004,42(5):53-56
价值论角度研究美学是对美学的一种丰富和深刻认识,审美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性一直是美学界关注的焦点,审美评价和审美价值的区分是判定审美价值客观性的起点,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否认审美价值创造主体的自主性,审美价值绝对性中有相对性,审美价值具有超功利性和精神功利性.  相似文献   

20.
人的自身生产与身体美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自身生产是人类实践的物质生产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一切实践(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与美和审美关系密切:1)人的自身生产生成了人的身体及其与人的审美关系,从而生成了人体的美和审美;2)人的自身生产与其他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一起扩大了人本身的美及其审美的意蕴;3)人的自身生产的丰富形态给文学艺术表现人的美及其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后现代主义的美学之中,人的自身生产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即消费社会的身体的感性价值的凸显改变着美和审美的形态和特征,突出了美和审美的平面化、娱乐化、商品化。这样,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身体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身体美学,就呼之欲出了。在中国的现实之中,这些是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积极引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