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交际双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则外,还要强化文化学习,增强文化敏感性,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以此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机智口才与语用预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用预设是关于言语活动的预设 ,是交际者对自己所说话语的预设 ,常常带有幽默和睿智的色彩。试图从故意误置语用预设、更换语用预设、接用语用预设三方面解释机智口才形成的原因 ,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的交际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礼貌是成功交际的一条重要原则。由于英汉文化存在差异,人们表达礼貌要考虑跨文化语用视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所遵循的礼貌原则的侧重点不同。文化价值的差异导致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用的差异与英汉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连 ,只有了解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才能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5.
语用模糊是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传达数种言外之力的语言现象。在此运用关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语用模糊的产生和释义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参与,认知语境、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导致语用模糊。受话人在释义中,通过语境推理和优化关联原则对话语进行信息加工来达到最佳释义,从而完成语用模糊的交际认知互动。  相似文献   

6.
孙丽明 《学术探索》2012,(10):130-132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语用原则方面的使用差异:具体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语用原则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文化方面的对比差异性,目的是为了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语用原则并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西方的语言文化交流,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7.
中西文化有各自的礼貌原则 ,两种礼貌原则虽有相融之处 ,但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中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很多学者把这些差异称之为“语用失误”。以某一方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为标准进行“语用失误”的判断 ,是一种单向度化的“文化一元化”趋向。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判断标准单向度化问题 ,可以采用“入乡随俗”的“移情”手段使交际双方的交流相通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图式理论,从英语学习者语用图式知识不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他们在英语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构建和扩充英语学习者语用图式知识的可行措施;同时提出帮助英语学习者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中的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语用失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语用迁移和学习者的交际身份等。研究表明,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一般能够选择比较恰当的语用策略,而低水平的学习者通常会在交际任务中遇到较多的困难。语用迁移是交际迁移的形式之一,来自母语的负向语用迁移会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产生干扰,并导致语用失误的频繁发生。此外,交际身份的变化也会使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用失误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常常引起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分为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 ,分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 ,并对造成这些失误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汉英两种语言在交际中遵循不同的语用规则而时常出现语用失误,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必须牢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润滑刑的作用。采用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及其与语用失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增强话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但如果误用滥用,也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3.
英汉称呼语的文化差异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06,27(4):149-151
从姓名称呼、职衔称呼,高层称呼、拟案属称呼等方面探讨了英汉称呼语的文化差异及历史成因,进而分析了两者依托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或相似或相导的语用功能,目的在于找到二者的规律性,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易滟 《云梦学刊》2000,(5):95-98
本文在对语用级别性存在于言语交际中的原因以及其对言 语交际产生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礼貌原则内部的级别性 和语用原则间的级别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在言语交际中把握语用级别性的 关键:以得体为要领,结合交际对象、内容、目的及背景适量、适中、适宜、 适用并适可而止地运用语用级别性来形成自己的交际技巧和谈吐风格。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用等效翻译的实质可以从语境和言语行为理论两个方面来论述。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话语的真正含义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以实现。言语行为分为言之发、示言外之力和收言后之果,其中示言外之力是言语行为的核心,传达言外之意是语用翻译的重要内容。具体运用英汉互译实例分析说明语用等效是指译文与原文的交际价值的对等,而非表达形式及方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想提高学生外语的实际应用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信息差”来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减少语用失误等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及其交际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韩礼德的人际功能视角研究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现象及其交际功能,扩展了对人称指示语用投射的理解,将所有违背指示自我中心性的称呼认定为语用投射,揭示了其蕴涵的丰富的人际意义并发现了其实施的多种交际功能,比如语用含蓄和拉近会话双方交际距离的功能等等,最后分析了人称指示语用投射产生的机理,认为移情是其产生的主要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8.
话语标记语是会话中常见语言现象之一,它对话语信息具有制约性。话语标记语作为实现话语连贯的重要衔接手段,在交际过程中,具有制约、提示、话语组织等功能。它能够帮助读者/听话人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佳的关联效果。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话语标记语成为了语言学研究中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文章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So"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