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权为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水权管理是从水权分配、交易到监督、补偿的一个完整水资源权属管理过程,其中水权制度是水权管理的核心内容。目前缺乏对水权管理全过程的系统研究以及对水权制度的系统构建。面对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时代特点,水权管理必须优先突出制度导向,水权赋予确认制度、转让交易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以及补偿激励制度构成最严格水权制度的主体内容。在改进的“水权科层概念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以最严格水权制度为核心的水权管理改革框架体系,为转型期我国的水权管理提供了一种整体思路与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权转让法律制度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首先对水权进行了概述,然后指出我国建立水权转让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最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水权配置制度是水权制度的关键,对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有重要意义。水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兼有公权私权双重性质,对水权的配置要以公平与效率为价值目标。目前我国水权不明晰,水权配置制度不完善,立法缺失,实践停滞。区域水权配置方面水量分配方案尚未完善制定且实施效果不理想;用水户初始水权分配方面取水许可制度法律约束不严格,政府部门角色不清晰;水权转让方面制度建设滞后,调整力度薄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考查了约束水权配置的三个主要因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国家安全,并指出三方因素的密切关系:社会经济为躯干,作为中心因素,是水权配置的主要指针与源动力;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两翼,为水权配置提供有力支撑,三者三位一体,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配置工作失去正确航向。接着,从社会经济驱动,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安全本位三个方面探讨了水权配置制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用水资源水权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用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较低 ,其根本原因是水资源的所有权及其实现形式不明晰。要发展节水农业 ,有效利用水资源 ,应推动水权制度的改革 ,施行多种形式的水权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赋存稀缺性与其需求无限性之间的冲突决定了水权交易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水权交易制度的实施首先要求明晰界定水资源产权。我国现有的基于行政手段配置水资源的共有产权制度安排在保证水资源政府供给实现的同时,严重阻碍了水资源市场的发育,导致水资源利用长期处于无效率或低效率状态。因而逐步转变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依靠市场进行水资源的交易和转让,使水权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种私有产权,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从而最大程度地克服共有产权的缺陷,将其外部性最大限度地内部化,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当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并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应对水资源危机。而建立有效的水权交易市场,应以水资源的静态配置与动态交易为核心,开展对水权交易市场中的政府机构、交易方及中介方等法律主体及其职能的研究。水权交易应当发挥政府、市场两方面的职能,使水权交易市场各法律主体各司其职,保障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解决水资源危机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权制度进行了研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水权制度是一组仅利束,水权中的各子权利项可以进行分离,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各种权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达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水仅制度具有调节各利益主体关系和影响各主体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水权行使性、限定性对水资源经济效率(具体包含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实践中,水权行使性在产权公域和产权邻域有诸多交叉、水权限度界定发展缓慢等现实问题,导致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诸多水权主体间的产权冲突问题,及社会总福利损失的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水权限定成本高、公共水权制度体系和以外部性产权为表现的新的产权设置缺失.而改善水利设施的供给机制,如城市部门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可交易的水权制度和构建完善的水权制度体系,可以提高水权的行使性、限定性,进而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增长之间的供需矛盾凸显,急需合理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加强水权交易。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权交易的实践样态和发展模式看,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存在水权法律性质定位、利益协调、交易要素和交易体制机制等诸多现实困境,导致水权市场建设与运行环境不平衡,因此需要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完善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水权市场交易运行机制建设,使得黄河流域水权供求场景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协调,提高水权交易的运行效率,以期有助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外水权理论和水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外相关水权理论和水权制度,重点阐述了河岸权、优先占用权和公共水权制度,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为我国建立水权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权与水权市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明晰水权构建水权市场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水权理论与水权市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以及由国家授权的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对水资源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性,探索了借鉴美国加州水银行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我国水权市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在建立健全我国水权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从全局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体现水资源和资本收益的同时,缓减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范战平在《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上发表的文章认为,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费初始并不存在水权,只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水资源从丰沛到短缺及水资源显现经济商品秉性的过程中水权才得以存在与变迁。世界各国采用了各不相同但符合本国实际的水权制度,其中大多数国家采用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水权的涵义和性质是近年来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对水权的内涵和性质都没有统一的看法,文章通过对水权内涵的界定,认为水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西内陆河灌溉农业由来已久,其灌溉农业的发展的历史,也是水权制度变迁的历史。综观河西内陆河流域历史水权制度,主要是以国家正式制度为主导,附之以乡规民约。在水资源使用权方面,基本以先占原则、工役补偿原则、有限渠岸原则来取水;在水资源所有权方面,全部水资源为公有,不存在水的私有;整个水权制度变迁的过程体现出以“均水”为终极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日益减少,这种以“均水”为目的水权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打破历史形成的以“均水”为目的水权制度,构建以效率为先的可交易水权制度是水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5.
水权是自然资源物权的一种。水权优先权指的是各类型水权之间以及水权与水合同债权之间效力上的先后顺序。对水权进行合理分类是讨论水权之间优先权的前提。我国现行水法和物权法从各自角度涉及到水权优先权制度,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完善水权优先权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解决水权优先权纠纷的利益衡平机制,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水权交易     
水权问题是随着我国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引起学术界重视的.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水权交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方式.通过对水权交易制度的梳理,提出水权交易的立法建议,为完善我国的水权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银行制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银行制度是中国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资源市场化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分析了水银行制度的内涵、由来与目标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水银行制度的组织模式、运作机制与应具备的水权基础、立法条件与企业运作模式 ,并提出简政放权、完善立法与“水银行”服务创新是我国水银行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权制度的特点是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对水资源的所有权,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行使对水资源的利用权。与水资源相关的主体具有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的双重属性,不但在民法理论上引发有关水权性质的讨论,也无法满足现实中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将水权的性质定位于水资源占用权,有利于解决理论上的困境,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后期,甘肃省河西内陆河灌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大幅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河西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中木桶效应的最“短板”,建立能够节约用水的农灌水权制度已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总结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和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借鉴河西内陆河流域张掖试点的经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把水权制度的一般理论运用到河西内陆河灌区农业灌溉的实践当中,构建了河西内陆河灌区可交易的农灌水权制度,形成通过市场配置农灌水资源的节水农业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水资源稀缺程度日益加剧的今天,要使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就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水权水市场体系,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用利益关系刺激节水,从而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而在中国要建立符合本国经济基础和水资源特点的水权水市场制度,是个艰辛复杂的过程,需要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各界专家以及水利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还要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法规和实践。比较分析了中外水权体系,提出了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水权、水市场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