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式服装的色彩及图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服装的色彩及图案设计是中式服装设计最为直观、最见成效的设计要素。如何使色彩及图案互相结合、互为衬托,从而展示出中式服装最具特色的魅力,是本文在探索中式服装的色彩与图案设计方法与手段之后,所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浓的兴趣,中式风格服装受到了关注和喜爱,中式服装的设计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是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现代中式服装的设计要充分发掘、利用民族传统服装资源,找准定位,在面料、纹样、装饰的选择与应用上展开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衣食住行     
1立领、盘扣、寿字花纹……中式服装在龙年春节服装市场上着实大出风头。随着气温回升,面对换季的京城服装市场,这股“民族风”还能刮多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刘延风教授认为,民族服装的流行不是一时的风潮,而是一个有其前因後果的过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服装业都是紧跟西方流行的脚步,经过20年来的努力,我国服装的产业结构和市场运作机制与国际水平的距离缩小了,设计师的水平大大提高了,开始有了自己民族化的设计理念。另外,中式服装受到重视体现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的提高。目前,各中式服装的生产厂家已…  相似文献   

4.
衣食住行     
1.不知是 人们受了春节 晚会主持人的感染,还是主持人受到大众的左右,反正春节前后,中式小棉袄热销京城。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二层,开阔了金街最大的中式服装专卖区。也许是为了和传统的中式服装有个区别,他们给这类民族服饰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华服”。闻名世界的华服专家杨成贵的“精品小棉袄”高达3800元一件,大众化的三、四百元一件,着实吸引了不少对中式服装情有独钟的人。百货大楼一个月光“小棉袄”就卖了七、八十万元。就连三里屯、秀水街去冬今春都各自涌现出了几个专卖“小棉袄”的摊。 2.穿小棉袄是怀旧,时…  相似文献   

5.
中式服装的流行及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时装舞台服装大师的演绎和渲染、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情感的培养和渗透、自我意识的成熟、怀旧的心理需求等方面 ,剖析了近几年来中式服装在国际、国内时装舞台和市场上风行的诸多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麻雯 《北京纪事》2013,(9):65-68
若有若无的古琴声飘然而至,指间的香烟缭绕不绝,茹古斋主人刘国柱一身中式服装,神情恬静淡然。从8岁花两块钱淘到清早期拓本《颜家庙》,到1997年开始经营百年老店茹古斋,他与琉璃厂之间有着道不尽的缘分。  相似文献   

7.
我的外婆是一位坚强的中国女性,经历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民国、抗日、解放、改革开放,她一直都穿中式服装。在她逝去了几年之后,她原本居住的四合院被拆迁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剩下一些老照片和我对她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滞后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华老字号”的发展问题备受各方人士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滞后的原因,即缺乏品牌 运作、品牌文化创新、品牌保护和有效的品牌传播,探讨了“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石市在新的一轮城市品牌竞争中,采取了反品牌策略以超越原有的品牌和其他同类城市竞争品牌,但反品牌策略的运用既有促进品牌发展的作用,也是一个风险策略,运用不当,会陷入到品牌发展循环往复的怪圈。本文提出了矿冶城市反品牌发展的可行措施,以促进矿冶城市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品牌建设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作用随着的市场的日渐成熟而显得异常重要,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首先解析了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品牌建设的问题,并分析品牌建设对于企业的价值体现,然后从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两个方面,分析了品牌建设如何运用到房地产企业发展中去,并建立了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者。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哲学史著作,建立了哲学史学科的新体系,开创了现代学术史的新纪元。首先,它以科学的方法和可信的史料,创造了全新古典哲学史体系、构想与规范,使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戛然独立,并迈向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进程;其次,它用疑古与实证的方法实践,完成了新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从“形”到“质”的转变,开启了崭新的治学门径,对具体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三,它从形式到内容整体手段的全方位更新,不仅具有冲击传统惯性的强劲的反封建之风,又有开拓学术研究新风尚之意义。所以说,胡适的哲学史研究,有着创新的勇气、扼要的手段与平等的眼光,新见迭出,影响深远,实现了“范式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玄言诗风在南齐诗坛仍然延续并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体现在诗人的主体精神层面、艺术审美情趣以及作品的内容、艺术风貌等诸多方面。这类诗歌突破了传统的“玄言诗”义界,展现出新时期的思想与艺术面貌,可称为“玄思态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值得引起重视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同性恋是电影表现的一个边缘题材,但是在西方电影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它已成为一种话语方式和批评方法。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总体上是较薄弱的。在华语电影发展史中,其言说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语塞与暧昧”;20世纪90年代是“走出衣柜”;21世纪初是“时尚元素”。从90年代以来的发展态势和言说深度分析,同性恋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已经在华语电影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摘要:随着“汉语热”的流行,研究对外汉语生词翻译问题的学者也逐年递增。但是,对日汉语教材生词的翻译问题研究成果却 寥寥无几。以对日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我的汉语教室》一书为例,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外对日汉语教材生词翻译问题的研究 现状;再对教材中存在的生词翻译问题进行了收集分类;最后罗列出造成生词翻译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风格泛化是后现代服装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三种表现方法,即作品风格游离不定,消解艺术风格,集群各种风格元素。然而,其在中国服装领域的应用尚处在形式上的"拿来主义",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市场、消费者等情况,才能实现中国服装设计真正意义上的风格泛化。  相似文献   

16.
从宪法修改透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地将我国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国家对新的社会阶层给予的全新定位,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新的社会阶层凭借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新世纪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史学在新世纪里应当有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之一在于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即开拓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离不开历史与现实两片土地。改革开放以来 ,在现实变革需求的有力推动下 ,中国经济史研究有了长足进步 ,新的生长点已经破土而出。为确保生长点的顺畅成长 ,理论与方法创新是其关键 ,追求的目标应是中国经济史学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8.
三及第文体是香港中文报纸在20世纪初兴起、在70年代末衰落的一种语言风格。人们将文言、白话、粤方言混为一体的语言现象讽喻为三及第文体。三及第文体实为香港早期社会复古风尚使然,是中国古典文风的延续。三及第文体是香港报刊语言承前启后、发展变异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衰落标志着香港社会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港式中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论“走出疑古”与古史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疑古时代"的论点是李学勤先生在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试图寻求克服《古史辨》错疑所不应疑的不良倾向,重建中国古史新的理论体系的学术探索。"走出疑古"是试图在对《古史辨》理论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对晚清以来的疑古思潮进行合理的"扬弃",其真正学术意图在于超越"疑古"。"走出疑古"的论点体系也明显存在若干理论上的局限和逻辑上的疑难。李先生反复强调的将文献和考古结合起来研究古史的方法自王国维先生起已开始实践,以后王国维先生的弟子徐中舒先生及再传弟子唐嘉弘先生所积极倡导和自觉运用的将文献记载、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学材料相结合的古史多重证法,进一步增强了古史研究的科学性,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超越疑古",重建古史的学术尝试。李学勤先生所谓的"走出疑古"与古史重建工作,只不过是新的学术背景下,王国维、徐中舒、唐嘉弘三代学人理论探索和学术实践的继续。"走出疑古"后的中国古史研究,应继续重视理论的探索;继续重视古代史料的积累、审查与运用;加强科际整合,提高古史研究科学性;逐步深化夏代与传说时代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前后诗坛形成革命诗潮,南社诗人的成就,是其重要标志。革命诗潮是诗界革命的新阶段,沿续了"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三长具备的诗界革命纲领。在冲决旧诗境域、开拓新诗意境方面,表现出更不受传统诗教规范拘缚的精神,近代民主意识、民族精神、反清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在语言和格调上也有所变革发展。但国粹主义文化观阻碍了诗体变革的突破。从诗界革命到革命诗潮构成中国诗歌近代化转型的重要阶段,也形成了至今仍影响面很广的第三种诗歌类型"旧体新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