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干涉战争是冷战结束之后的新事物,它以人道主义和反恐为名,实施对他国的武装干预。干涉战争电影是对这一战争的反映,不同于一般战争电影之处在于,这些电影所表现的战争往往不具有宏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和大获全胜的结局,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往往伴随着不幸和无奈,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人性的扭曲、堕落等等。在意识形态上,这些电影尽管不再延续冷战时期两个阵营对峙的逻辑,但是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却强烈地呈现其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部反映战争悲剧的影片,《金陵十三钗》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拜托了对战争本身的简单再现,而更多的描述了战争中弱势群体的抗争,集中张扬了人性的光芒带给中国观众的是极具震撼的视觉感受与心灵碰撞。  相似文献   

3.
大陆和台湾都拍摄过反映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爱国官兵与日寇作战的战争电影,即"正面战场"抗战电影。虽同为一类战争电影,但是大陆的和台湾的在剧本、影像和民族精神三个层面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比较两者的异同,无论是对于纪念抗战,还是呼唤国家统一,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战题材电影的人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关系是二战题材电影的一大主题。这些影片通过独特的人文视角,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行为,展示了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种种不同形态,并对人性结构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进行了真实的艺术再现。无论是对战争苦难的深深悲悯还是对完美人性的呼唤和期待,都透视着艺术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哲学观照。  相似文献   

5.
近年的新主流电影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整体格局中的最重要的潮流或现象之一。其中《长津湖》与《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作品。这两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题材,以全景视野统一架构起战争叙事中的宏观历史与微观视角,将诗意化家国情怀与写实性战争展现进行多维度的联结。这两部影片标志着新主流电影经历“外向型”和“内向型”两个发展阶段后,迈上新主流电影大片的新台阶。作为“新主流”与“类型创作”融合发展的标志,其一方面实现了对以往主旋律战争题材的承继与创新,另一方面对于探寻当代民族影像的艺术创新、文化融合与工业美学探索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那晚,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东京审判》,的确如名导演谢晋所说,“这是一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战争电影是苏俄电影中的重要类型。在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它无论是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主要结合相关影片分析当代俄罗斯电影中的战争电影,力求提供有关当代俄罗斯战争电影的一个基本概观,同时使大家了解俄罗斯战争电影的内在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诉求的表达。旨在揭示当代俄罗斯战争电影的演进脉络,阐述在社会转型期的电影艺术中战争电影发生嬗变的内外动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的战争小说,无论是在战火中或战争背景下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肯定,还是对漠视人性的批判;无论是对战争敌方人员身上的人性探寻,还是对我方战士情感与理智的思考;无论是对面临生死困境下人性恶的揭示,还是对人性悖论的展开;无论是文化的审视,还是历史与现实的焊接,都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战争这一血与火的淬炼中所暴露出的正义的、邪恶的、崇高的、卑琐的、理性的、本能的、生存的、欲望的等等复杂的人性内容,显示了作家们在人性方面所作的积极的、深入的、全方位的思考,大大超越了以往战争小说对人性的肤浅理解,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人性描写的艺术水平,也为21世纪战争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质点。  相似文献   

9.
电影应该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去表现电影家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发现,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从早先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及其所形成的戏剧式电影形态,到1970年代末以来,大陆影坛的纪实美学、影像本体美学、新写实美学,和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等电影创新潮流汹涌,正是不同代际导演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的执著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深入。在实践中,他们以艰辛的艺术创造建构了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和"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前者强调电影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联系,以其社会人生呈现的"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后者在民族性格刻画中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独特创造,又使中国电影成为富于民族审美特质的现代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这些探索,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探讨了20世纪战争文学的成就和价值。作者认为,战争文学是20世纪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时代的记录和历史的见证。与历史著作相比,战争文学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具体性及情感倾向性等特点。20世纪战争文学注重描写战争境遇中的人,揭示人的内心活动,反映出人性的美好与丑恶,光明与黑暗。其鲜明思想倾向是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 ,中国战争伦理片的创作有了明显拓展 ,出现了一批有新意、有深度的好影片 ,不仅提升了中国战争片的创作水平 ,而且使其创作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从其创作发展演变的轨迹中 ,总结概括其审美特征、经验教训和基本规律 ,对于进一步推动和深化这一类型片的创作是十分有益的。既具有理论价值 ,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一个侧面--孙科与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期间,孙科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为重,始终把握团结友邦的立场,以中苏文化协会会长和<中苏文化>杂志主编的身份全面而及时地介绍了苏联各领域的状况和中苏外交动态,通过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展览、放映影片、讲演、纪念会等,为促进两国友好邦交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苏文化协会和<中苏文化>杂志成了国共两党开展合作的阵地和沟通社会各界的渠道,并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自己政策的园地.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中,中国各党派、军队为民族大义同仇敌忾。各阶层、各界人民,包括民族资本家、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台湾同胞、各地华侨,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许多国家的友人和军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抗日战争是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4.
抗战电影的审美范式一直在由"一元"向"多元"裂变,尤其是在娱乐化时代的今天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内容肤浅、没有历史深度的庸俗恶搞。在这种转变中,抗战电影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被大大颠覆和消解,观众的质疑、指责甚至唾骂声也随之而来。抗战电影审美范式的这种转变是大众文化转型、消费领域扩展至媒介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一味地颠覆和消解文化理性的转变也造成了抗战电影经典难现的后果,是误入迷途,而不是折回归路。抗战电影如何找到避免陷入脸谱化、概念化和模式化误区的路径,如何以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表达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这直接决定着其审美范式的走向和大众审美品位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朝鲜战争是一场由内战而引发但带有地区性战争特点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热战.在这5年间的东亚政治格局演变形成过程中,多种类型的国际关系交错并存,国内政治斗争同国际关系密不可分,参预国众多且差异较大等特征,使东亚地区成为冷战时代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冷战时代结束而东亚地区步入后冷战时代的要因.  相似文献   

16.
从人的自然本性、生存环境、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中探寻中西战争传统与战争观念的异同。可以发现,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男性荷尔蒙的驱动,中国远古神话和古希腊战争神话都不约而同赞颂生命、勇气和力量之美;从人的生存环境看,从黄河流域繁衍发展的华夏先民自古安于农耕生活,求稳求安而不好战,造就了以防御性为基础的军事传统,而草原的广袤、森林的阴鸷和海洋的辽阔造就了欧洲很多民族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赋予其向外扩张的强烈欲望;从政治上看,华夏先民在民族融合的战争中是以汉民族早熟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文化同化周边的少数民族,而不主动发动侵犯异族的战争,而欧洲的政治版图则变化剧烈,其三千多年的战争历史既是一个弱肉强食、强国争霸的历史,又是一个文化融合、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从宗教信仰看,历代中国都是封建帝王专制的大一统社会,政教分离,宗教无法干预政治,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而欧洲的宗教力量十分强大,甚至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发动战争,由罗马天主教发动的历时二百年的十字军的九次东征就凸显了宗教对于欧洲政治的巨大影响;在战争哲学观上,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战争观,对战争取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17.
论延安战争小说与苏联战争小说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的创作观和历史背景,使延安战争小说和苏联战争小说有明显的内在精神联系,两国作家均按战争的逻辑层次来表现战争,有意将战争浪漫化,尽量避免对战争残酷性展示,缺乏对战争悲剧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继续实行全国统一的强制 性电影检查制度,其内容、体制和操作方式与战前基本相同,但也有若干变化。在战后一度 出现的政治缓和空气下,国民党对于电影检查的坚持仍不稍或减,可见国民党政权对电影这 样一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形式之特别关注与对待。战后国民党政府电影检查当局, 加强了对现实题材电影的检查,表现出对电影反映社会生活真实面的压制,这或为国民党政 权面对其统治危机时的本能反应。由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终结,作为国民党统治制度 一个组成部分的电影检查制度亦随之而告消亡。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电影强大的时代性、政治性、宣教性的表象之下,蕴涵了异常复杂、深刻、多元的情感和文化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抗战时代电影、战争、革命、知识分子多重关系的探讨,揭示大后方电影发生的深刻成因,并加以合理的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