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根据现代贸易学观点,"民族贸易"应是指民族地区存在和发生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具有政策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民族贸易"这一提法,最早见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发出的《关于准备出席民族贸易会议问题的通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交通不便和社会生产力低下,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不良商人趁机利用不等价交换,欺诈、盘剥和掠夺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和产品,造成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隔阂与不信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时期是过去受压迫的民族完全解放的时期.是确立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时期,是逐步消除民族间相互猜疑、隔阂和不团结,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但决不能据此就把社会主义时期看作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我们必须树立民族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思想,做好民族工作,促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在当前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剥削和压迫的关系;有的认为,历史上虽然存在有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各民族的统治阶级经常制造矛盾和民族隔阂,但从总的方面看,各民族的友好往来与相互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这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联系的不断密切和相互影响。我们支持后一种观点,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关系代替民族关系,过份强调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一面。现仅就明清时期畲汉两族人民关系的具体事实说明这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川南苗汉从不通婚到在反对中的通婚,再到不反对通婚,这一变迁折射出川南苗族和汉族民族心理的演变过程。汉族对苗族的偏见与歧视,苗族对汉族的不信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成为阻碍苗汉族际通婚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平等的观念深入苗汉群众人心,苗族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川南苗汉族际通婚逐渐摆脱了历史的心理隔阂。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原始民族和现代民族之间存在着一个经济的、文化的和心理的巨大时空跨度。单就文化——心理结构而言,原始民族和现代民族的差异极大。它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积累,而是根本性质上的分野。元初文化——心理结构无法重建,它标志着一个漫长历史时代的结束。但是,从朴野到文明的过渡并不形成所谓“文化的断裂带”,民族传统在历史性的蜕变中采取了特定的形式。从宏观的视角看,民族审美心理总是处于某种纵向继承与横向拓展的座标系格局之中,并由此获得它的定性,确立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历史、民族心理背景,并受到人文地理的影响,所以在不同语言之间,往往在其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必然会在语言上有所表现,英汉比喻的差异也就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民族的审美意识是在历史长河的运动中逐步沉淀和积累的产物。民族的美学思想作为这种审美意识理论形态的表现,与民族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各国,特别是东、西方国家,由于各固、各民族形成其美学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受到各自的民族艺术传统、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审美要求、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各国、各民族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9.
从缅甸联邦形成的历史来看,其民族关系一直是非常复杂的。独立后的几届政府虽然都在努力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但由于所采取的政策有许多失误,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导致一些民族走上了武装割据对抗政府的道路。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族际交往中,经济文化交流仅展现交往主体互动的表征,心理感受及其支配的社会行动才是交往主体互动的本质。通过对江浙沪粤4省市19个少数民族的研究发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文化冲突等现象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内卷化"的交往圈降低了族际交往互动的主动心理,跨文化交流障碍使族际互动双方产生了双向排斥心理,民族形象污名化使族际互动双方构筑了心理防御墙。这种民族心理距离现象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延滞了流入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探索弥合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构建跨民族身份的民族团结心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华梦"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标准主要是文化而不是血缘和种族。历史上的民族认同是自由的,民族身份可以随时改变。古代民族认同的变异性,促使各民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民族是静止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历史上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是分不开的。以文化作为分类和认同的标准,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促成主体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并促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强化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促成各民族大一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2000多年统一和完整,与古代中国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存在着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存在着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所以民族间发生战争是经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研究,对每次战争都要弄清楚“这个战争具有什么样的阶级性,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它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它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经济  相似文献   

13.
浅析巴以冲突持续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这场巴以冲突的持续,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巴以双方基于民族对立和隔阂形成的互不信任,是冲突激化和持续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双方强硬势力的活跃是冲突扩大和持续的直接原因.9·11事件后的国际反恐形势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巴以双方的相互报复,美国等外部力量不尽妥当的干预未能起到及时制止冲突扩大的应有作用.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巴以冲突的持续.  相似文献   

14.
<正> 红军长征途中,走过了苗、瑶、壮、侗、布依、土家、白、纳西、彝、藏、羌、回、裕、固、东乡等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这就在党和红军面前,提出了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即如何加强民族工作,打破由于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增强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信任,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对敌,从而顺利完成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关心各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大量的民族工作,把党的民族纲领和政策,在民族聚居区付诸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有利于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民族互嵌是民族交融的必要途径,民族交融是民族互嵌的自然结果。目前在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构建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政治嵌入领域里高度的国家认同与城市民族工作治理问题并存;经济互嵌层面,经济生活参与存在城市民族关系主体间差异;社会互嵌方面,制度藩篱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受限;心理互嵌中,族际交往内卷化与民族心理隔阂削减互嵌深度。以上几点在进一步推进完善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实践中需要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英汉数字文化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汉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差异窥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思想,是苏联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的1919年,由列宁提出来斯大林加以阐述的。根据列宁和斯大林的论述,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指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了民族平等权利,但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上处于落后的状态,使其在享受平等权利上,还受到事实上的限制,从而造成了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24个少数民族11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13个民族在国境线上与三个国家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同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社会安定,边防巩固、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云南,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况,各族人民之间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交往和联系。但是因为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又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都成了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  相似文献   

19.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特定 民族共同拥有的大脑与机能系统的特点,也就是构成民族 共同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民族意识则应该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 的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民族意识概念。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能力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外化体现,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促进中华民族成员之间团结互助、情感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对64名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民族大学生采用实验组(干预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实验组(干预组)接受8周团体心理辅导。结果发现:两组大学生在交往焦虑和人际信任上的前测得分均无显著差异。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大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交往焦虑仍低于对照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长期效果得到很好的保持。为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强教育引导,激发民族大学生交往动机;强化精准施策,增强民族学生交往技能;创建互嵌环境,保障民族学生交往条件;树立榜样示范,引领民族学生交往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