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作为一种顽症屡禁不止。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或死亡的还应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来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刑讯逼供现象仍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据调查,一些案件在侦办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刑讯逼供现象。本文首先由窦娥一案引出古代刑讯逼供的危害及罪恶;然后再追溯古代刑讯逼供的历史;接着在承认刑讯逼供的危害的同时,会从另一方面对古代刑讯逼供存在的必要性展开见解;最后以此为据,探究现代刑讯逼供所体现的问题及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文规定禁止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口供。《刑法》247条也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从我国刑事诉讼法、刑法的规定可知犯刑讯逼供罪最严重的是可以判处死刑的。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遏制刑讯逼供却仍是刑事司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罪行、逼取口供的行为。刑讯逼供对提高办案效率、迅速侦破案件确实非常有效,但是它却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与人权理念背道而驰,与现代刑事诉讼法精神严重背离,同时也在破坏着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更是导致冤假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刑讯逼供原因的分析,对遏制刑讯逼供的措施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刑事错案的原因除了与刑讯逼供有关,还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刑事诉讼机制的缺陷,司法机关工作机制的非理性以及外界对刑事司法机关的不当影响等因素有关。预防刑事错案的发生,需要切实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更新司法观念;改革完善诉讼制度和工作机制,研究科学的司法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刑讯逼供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讯问时,采取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磨的方法逼取其供认犯罪事实的行为.刑讯逼供的基本特征是以刑讯作为方法,以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为目的.笔者认为,产生刑讯逼供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促使侦查人员产生刑讯逼供动机的直接原因,又有使刑讯逼供作为一种现象得以存在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深层次的观念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最早产生于十二世纪的英国,作为一种刑事法律制度,它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在诉讼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当今刑事司法中刑讯逼供现象较为严重,有必要给嫌疑人、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以抵御司法机关的滥施,因此,对于沉默权引入我国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我国为何要引入沉默权,以及应否引入沉默权,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调查的25起死刑错案中刑讯逼供现象大量的存在,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死刑错案中存在刑讯逼供现象的原因,分析了刑讯逼供存在的原因和反对刑讯逼供的原因。尝试提出实行“米兰达”告知制度,提高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控制能力,建立侦押分立制度、人身检查制度、警察出庭作证制度遏制刑讯逼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吸收了“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主要内容,结合中国司法机关长期以来严禁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的经验基础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迈出的一步,是诉讼民主的必然要求,可谓意义深远。笔者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遵循这一原则,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公平、正义的人民司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屡禁不止,如何科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领域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概念出发;总结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并从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两个方面展开了关于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公安部日前作出部署,决定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执法过程中发生的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接连发生的涉案人员因刑讯逼供非正常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禁绝刑讯逼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法制文明的要求,本文从刑讯逼供的危害、存在的原因出发进行分析,对遏制刑讯逼供中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刑讯逼供行为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缺位。根据公平正义的原则,对于刑讯逼供的举证责任分配应当向弱者倾斜,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被告人提出表面证据后,证明责任即由控方承担,控方须证明其无刑讯逼供事实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对刑讯逼供证明对象的特殊性及目前对刑讯逼供证明责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论证刑讯逼供证明责任应由控方承担。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  相似文献   

14.
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属多发性案件.但鉴于两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主观方面的目地.容体以及犯罪对象上都有着交叉重叠.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两罪进行明确辨析存在一定难度,从而直接影响了案件的定罪量刑。本文从寻衅滋事罪名的渊源上解读定罪需要考量的因素,比较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不同,从而有利于在司法上更加准确认定寻衅滋事罪。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司法审查的价值定位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包括了控权论、保权论、平衡论、效益,公正、自由价值说等等.事实上,我们谈论司法审查的任何一个价值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各圆根据自己的国情的不同,采取任一个价值都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各国的司法审查的价值观迥异,但这并不影响各国司法审查的正常运作的原因.我国推行的司法审查制度的价值观念从我国制定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中可以看出是多元的.该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这一规定体现了监督控权说对司法审查的价值定位.体现了宪法中关于国家机关之间分工、制约与合作的精神.这也是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背景下司法审查的特殊之处.基于此,本文从宪政视角来谈司法审查,并分析了宪政视野下司法审查的价值,以及在宪政体制下司法审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因,逮捕是一项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发挥着保障刑事诉讼和惩罚犯罪的功能.但司法实践中,逮捕的诸多弊端严重侵犯被逮捕人的权益,同时也给司法机关带来种种困惑.需要从司法理念和具体制度以及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逮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刑事司法中存在着很多潜规则,在侦查活动中,只有对那些已经得到侦破的案件,侦查机关才会作出立案决定,刑讯逼供“阴魂不散”。在审查起诉中,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检察机关更愿意采取撤回起诉的做法,而尽力避免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相对于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而言,刑事诉讼中的公诉人所具有的获得“胜诉”的欲望.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厦。在审判中,一般情况下,审判程序都是奉行“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刑事案件往往是由一名“承办”法官进行裁判的。针对这些潜规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消除之,改变刑事诉讼法被规避和搁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许威 《决策与信息》2009,(6):191-191
我国保险合同解释在立法方面和司法实践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立法作出规定的情况下,保险合同的解释水平及其状况,取决于人民法院以及仲裁机关的职务行为.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的价值,是刑事诉讼在立法过程以及司法实践中价值观的指导和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人们对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的思考准则.刑事诉讼的价值定位,直接决定了刑事诉讼的目的,并影响刑事诉讼的构造.随着社会及法治的现代化,刑事诉讼价值中的效益、被害人保障逐渐被关注.本文以这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浅议如何架构效益价值和人权价值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新的社会冲突与纠纷,克服法律的局限性,更好地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都要求法官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为了使司法应对新的观念和变化了的社会或政治条件,运用司法自由裁量权是必要的.而法官在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也应考虑价值观念、公众期待、人大监督、法律法规等规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