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宏  刘静 《江苏统计》2002,(7):15-16
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失业做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界定,对失业状况进行定期、准确的调查和测算,并及时向决策部门和社会提供失业的基本情况。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失业统计方法,就失业统计中城镇隐性就业、城镇和农业隐性失业的测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调整改进失业统计口径、完善失业统计调查体系、界定合理失业率、建立失业监测与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失业统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加入WTO使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失业现象日趋突出。我国现行失业统计指标存在诸多问题:失业率指标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范围较为狭窄;失业人口统计口径仅限于城镇,没有包括农村失业人口;失业统计只有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两个指标,指标太少,结构单一。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重建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拓宽失业统计口径,明确统计对象,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马世骁  郑文范 《统计研究》1999,16(10):17-25
一、改进我国现行科技统计年报制度的必要性  (一)我国现行统计年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科技统计是指对科技活动的投入、活动、产出等方面进行统计,是统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986年建立了科技统计的年报制度,经过十几年的运行,该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现行科技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狭小,不能反映我国科技活动的实际。从国际上看,最主要科技统计指标是R&D活动的指标。R&D活动的特点是新颖性和创新性,但实际上R&D活动与生产活动之间还有许多科技活动,显然这些活动不属于R&D活动…  相似文献   

5.
失业统计方法是界定一国失业状况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中关两国失业统计方法进行异同分析,提出了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失业统计调查体系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都是着重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并取得了卓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96年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取代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亿万人民和高层领导共同关注的焦点,充分就业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为国家宏观调控有关信息的失业统计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了。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统计,从我国具体国惰出发,对完善失业统计谈一些看法,以来抛砖引玉。失业统计属于社会经济统计范畴,它反映劳动力要素供求变化。为界定失业统计…  相似文献   

7.
失业问题日益成为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高估或低估失业率都可能导致政策失当,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现行失业统计指标存在诸多问题如失业人员界定狭隘、统计口径仅限于非农业人员、官方公布的数据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外延过窄、数据时效性差。应本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分项统计、时效性的原则完善中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即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应由单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改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失业统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1996年我国打破了过去只统计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的统计方式,开始在全国实行城镇劳动力调查制度,重新确定了失业、就业的统计口径和新的调查方法,这无疑使失业统计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针对我国目前失业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如何深化改革,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仍需统计工作者做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应具备的功能目前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仍然是针对城镇劳动力调查而设计的,没有涉及农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劳动力市场也日趋发展起来,失业做为一种经济现象已为全社会所接受。因此,建立失业统计已势在必行,同时为我国统计界展示了一个新的领域,本文就失业统计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分析了现行劳动力就业统计中的问题,并较为细致地对现阶段我国失业统计的指标设置等提出了建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不足逐渐显现。本文主要对现行劳动工资统计面临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新形势下劳动工资统计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姚引妹 《浙江统计》1997,(12):25-27
目前,我国关于失业与就业的研究,已构成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研究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热点之一,虽然对失业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失业人口的界定模糊,缺乏统一的标准;(二)与此相联,失业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也缺乏应有的实证支持。鉴于此,笔者将对失业问题研究过程中的统计口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关于失业的标准(1)失业的含义失业,就其字义来说《辞源》上的解释有二种,一是失去谋生的常业;二是失去职位。显然,现代意义的失业取第一种含义、对于个人来说…  相似文献   

12.
对失业统计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失业统计起步较晚,在失业的含义、范围和失业统计的方法和指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一、明确失业统计的对象失业是指在调查时间内,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工作的人.构成失业的要素有三个:(1)社会、年龄和劳动能力条件.(2)工作时间标准.(3)对有报酬工作的需求.在设计失业统计对象时应紧扣这三要素,并对之加以量化.毫无疑问,公开失业是失业统计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公布失业率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出发,从我国的失业统计制度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两方面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单纯用失业人口和失业率指标不能如实反映我国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应相应建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学分析出发,站在企业角度对现行科技进步的相关统计和监测指标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构建出我国企业科技进步统计和监测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相应的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5.
失业率,一个比较敏感的统计指标.在我国对失业概念、统计口径、调查方法等是如何定义、如何统计的呢?只与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标准存在多大差距?马崇明同志撰写的《论我国的失业统计及其改革》(P27)一文为我们在这一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的关键指标——失业率的计算,根据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及我国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国情,从人口结构角度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瑛 《浙江统计》1996,(10):23-24
劳动力失业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关心和重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国情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劳动力资源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反之就会成为社会的包袱。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劳动力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劳动部提供的统计资料,今年一季度我国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530万人。因此调查和研究劳动力的失业状况,正确搞好失业统计,解决好失业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失业统计反映了劳动力商品在劳动力市场难以实现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它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统计管理体制问题是统计改革的根本 ,也是整个统计改革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瓶颈问题。为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计管理体制 ,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有必要对深圳市现行的统计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 ,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精练、高效和灵活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计运行机制。本文着重讨论地方统计 ,特别是区 (县 )级统计体制管理模式 ,加强区(县 )级统计机构建设 ,充实基层统计队伍 ,为深圳市今后推行在地统计构筑管理平台。一、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特征与缺陷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  相似文献   

19.
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指标和数值是统计工作的语言 ,统计职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适应“两个转变”的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是统计改革与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指标体系 ,现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在建立、完善和使用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角度来看 ,仍存在着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相对较为健全 ,而流通、分配、消费指标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其主要问题是 :1、从消费统计上看 ,近年来国内外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20.
政府统计是一个国家统计体系的主体部分。政府统计体制必须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政府统计体制存在的问题已明显地暴露出来。改革现行的政府统计体制,实现体制创新,已成为发展统计事业的迫切要求。本文试从政府统计机构现行的职能配置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方向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