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由来我在《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论货币形式发展的新阶段》(以下简称《新阶段》)一文中提到:黄金“已不再是或基本上不再是货币商品了”。谭寿清同志不同意这个观点。他在《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上发表的《黄金并没有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以下简称《谭文》)一文中提出了以下几点理由: (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现在都保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全世界二十个工业国家,一九七四年底共拥有黄金储备8.7365亿盎斯,…一九八二年四月底拥有黄金储备实际为8.7316亿盎斯,基本上未见减少。……各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偏爱黄金?因为“黄  相似文献   

2.
薛志贤同志在《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中,就《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的结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不仅“没有使问题得到清楚的解决”,而且产生了新的混乱。例如,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先于货币。”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错误: 第一、《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就是“假定金是货币商品”。这就是说,马克思研究货币的各种职能是以货币,  相似文献   

3.
《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发表了王曙光同志《试论<敕勒歌>的作者及其产生年代》一文,就《敕勒歌》的作者、产生年代问题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周永同志在《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发表的题为《价值量的计算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一文中,提到的:价值的实体是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观点值得商榷。首先,马克思在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时写道:“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资本论》第1  相似文献   

5.
我撰写的《剖析谈“三”色变、见“中”就批的原因》(原载《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同年第6期全文复印)发表之后,在学术界没有什么反应,我确实有点着急.十六个月后,朱宝信同志发表了题为《为什么不宣提“一分为三”?》的献疑文章(载《广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我读后由衷地感到高兴,不过还是有些想法和意见,需要提出来供宝信同志和学术界同仁参考.一、希望开展一场关于“一分为三”命题能否成立的学术争论1982年7月,我的拙作《“一分为三”新议》(《争鸣》1982年第3期)发表了,顿时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新华文摘》作了论文提要介绍,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全文复印,还有其他文摘报刊和各种资料都作了反映.半年后,林青山、李烈炎两同志发表了题为《“一分为三”是唯物辩证法的命题吗?》(《争鸣》1983年第1期)的商榷文章,指出:提出所谓“一分为三”的命题,不仅缺乏理论根据,而且也不符合事实,完全是从想象中推论出来的.一场关于“一分为三”命题能否成立的争论眼看就要开展起来.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争论并没有进行.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并且不断地发表该命题的文章,至今累计已有93篇、其间,有王旭东、王威廉、王征国、  相似文献   

6.
《学术月刊》1981年第6期发表了韦行、齐杜蘅两同志的《货币是特殊商品吗》一文。该文断言“作为货币商品,它只能是一般商品,而不是特殊商品”;只有“一般商品”才是货币的本质所在和正确定义。对此,本人不敢苟同。下面我谈点自己的看法。韦、齐两同志认为,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特殊等价物的‘特殊’同特殊商品的‘特殊’是一样意思”,当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后,特殊等价物转化为一般等价物,特殊商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发表的徐海阔同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一文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具有非商品性”。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性是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属性。倘若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商品性,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把马克思的历史尺度理论同他晚年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联系起来考察,是一个艰深而有魅力的课题。张奎良同志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一文,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马克思晚年除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尺度外,“又把人道主义视为历史发展的尺度和契机”,“社会主义不一定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卡夫丁峡谷’确实是可以跳越的。”对此,储小平同志的《马克思的历史尺度与东方社会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9.
何伟同志在《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上发表《论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的一致性》一文(以下简称《何文》),就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问题提出了“等量劳动互换转化为等价互换”的观点。我以为这是一个可贵的探索。如果进一步对等量劳动相交换采取等价交换这种形式做出理论的说明,或许就探索到了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然而,  相似文献   

10.
论信用经济——读《资本论》第三卷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人们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三个具有特征的经济运动形式而互相对立起来。”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种经济形式对等并列,他指出能够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但认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且认为:“货币经济只表现为信用经济的基础。”可见,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高级阶段。 一、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王毅同志的《王茂荫货币理论述评》(《人文杂志》1984年第6期),对拙著《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下册中关于王茂荫货币理论的评价提出两条商榷意见。我认真阅读了王文,觉得所提的两条意见都难以成立,为了分清理论上的是非,有必要作一答辩。又考虑到王毅同志在评述王茂荫的货币理论时,没有联系中国古代货币理论的成就,把不属于王茂荫首创的货币理论当作了王茂荫的创见,既拔高了对王茂荫的评价,又贬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货币理论上所取得的成就。因此,本文想从同王茂荫货币理论有关的先行资料说起,以有助于更恰当地评述王茂荫的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底,我写了《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问题》一文(刊《江汉论坛》1979年第2期),对当时我所看到的国内外有关论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张怀瑾同志的两篇文章:《马克思关于艺术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是“过时”了吗?》(《文艺报》1959年第4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本文拟专就张怀瑾同志发表在1981年第4期《学术月刊》上的《再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兼答何国瑞、刘世钰诸同志》一文(以下引张的话未注出处者,均见此文),与张怀瑾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刊载了余树声同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失误》一文(以下简称《失误》)。我认为,该文对马克思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评价是值得商榷的。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否是主观思辨式的产物? 《失误》为了论证它所确立的命题,断言“马克思的全部理论著作,小到对作为资本主义细  相似文献   

14.
熊映梧同志的《再谈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发表后,唐昌黎、詹彪两同志发表了不同意见(见《社会科学》1985年第七期、第十期),展开了争鸣。这里涉及到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三论“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宋福僧我于1963年写《“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甘肃师大学报》,1963年第4期),1988年又写《再论“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甘肃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拜...  相似文献   

16.
我阅读了叶世昌同志的文章《王茂荫在货币理论史上的地位》(《人文杂志》1986年第1期),考虑了在文章中对我的《王茂荫货币理论述评》文章提出的意见。他批评我“在评述王茂荫的的货币理论时,没有联系中国古代货币理论的成就”。这个意见符合我那篇文章的实际,我向叶世昌同志表示感谢。但是对他的答辩,以及他关于王茂荫的货币理论在中国货币理论史上的地位的某些意见,我觉得缺乏说服力。因此我向叶世昌同志再提出几点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在《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发表了《评斯大林自然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又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12期发表了《马克思和斯大林在自然观上的对立》。指出,对于马克思哲学,斯大林哲学的错误倾向主要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修正主义,斯大林在哲学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逻辑基石和逻辑轴心、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关系、哲学思维方式诸方面全面地修正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普遍思维的构成新议杨惠臣《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发表了钱学森同志《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后,理论界出现了思维科学理论研究的热潮,钱老关于思维科学研究的几点意见对打破这门学科理论研究的僵局,启发研究的新思路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我感到许多学者对...  相似文献   

19.
黄楠森同志在《哲学研究》1985第12期上发表了《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文。为此,我在《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上发表了《评“本体论”哲学——兼论实践唯物主义》一文,对黄楠森同志的某些观点谈了我的看法。为此,黄楠森同志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上发表了《再论本体论——答刘福森同志》的文章,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全面的批评。看完答文很  相似文献   

20.
《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发表的薛宗正同志的《唐轮台名实核正》一文,对拙作《轮台的地理位置和乌鲁木齐渊源考》(载《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提出异议。我觉得对薛文中阐述的一些问题,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