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诗作为“最精致语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爱垂青。诗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魅力在于真,也在于独特,风格的独特,意境的独特,手法的独特。诗风的独特在于意境创造的独特,但根本却在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独特、诗歌意境创造的“有我”或“无我”,说穿了是艺术表达方式问题。对于诗的承传接受,我们要区分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过分强调政治色彩而轻视生活色彩,也不能过分强调哲理意蕴而忽视人文关怀。诗歌意蕴的丰富性和审美价值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诗歌鉴赏批评的见仁见智,欣赏接受的见情见理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也可称意境)。意境说虽非王氏之首创,但由于他总结性的研究,引起诗词理论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近年来讨论诗词意境的文章很多,或从艺术理论角度出发,联系创作实践和欣赏心理,探讨总结诗词艺术规律;或从文艺批评史角度出发,溯本逐源,对王国维意境观点加以阐释、评论。无不显示讨论的深入。在唐宋词鉴赏中对意境的模糊体验,尚很少有人问津,模糊性是现代科学一个知识概念,是认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读者在理解欣  相似文献   

3.
论新闻作品的意境美(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独特表现,也是人们研究最充分的课题之一.新闻意境是新闻作品的高级形态,但在新闻理论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应有重视.艺术意境和新闻意境在呈现形态上有着很多相似性,但同时又不能等同,尤其是在创造手法和表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新闻作者在新闻作品中所表现感情的隐显,主体意识的强弱,新闻意境可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它本身就是人们对历史反思的理论总结,但反过来,它又启迪和指导着人们对幽深的历史获得一种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不仅扫清了历史的阴霾,同时,也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古人所走过的足迹。我们提倡对历史研究的态度——即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考察历史的发展,而并未强调和限制用何种具体的理论去研究历史领域内所有的问题。唯物史观并不存在阶级的局限,它不是迷信,也不是偏见;而是探索的方舟,是解放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意境新探     
意境是我国古典诗论就形象思维表现而提出的一个艺术概念,是诗的重要审美范畴。意境说从皎然到王国维,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并未达到完美的境地,还有待于作更深入的剖析探索,以期进一步发展丰富它,使其与新诗创作实践并驾齐驱。一、意境是什么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论及意境。可是意境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却很难回答。在古代诗论中,无论是处在皎然、司空图对意境认识的感性阶段,还是处在王国维对意境认识的理性阶段,都未能给意境作出明确的规范性的定义;在当代诗论中,有些人对意境作了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它本身就是人们对历史反思的理论总结,但反过来,它又启迪和指导着人们时幽深的历史获得一种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不仅扫清了历史的阴霾,同时,也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古人所走过的足迹.我们提倡对历史研究的态度--即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考察历史的发展,而并未强调和限制用何种具体的理论去研究历史领域内所有的问题.唯物史观并不存在阶级的局限,它不是迷信,也不是偏见;而是探索的方舟,是解放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决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如果从空想社会主义算起,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同时,历史已表明,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实践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只要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没有完结,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也就不会终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直至共产主义的到来,可以说,人民始终处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之中。所不同者,只是在于这种认识的自觉性如何,正确性如何。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不断地探索着社会主义的真理,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又在实践中不断对社会主义进行着再认识。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社会  相似文献   

8.
散文创作 ,要不要有意境 ,这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立足散文本体 ,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认为散文意境创造自有存在的合理性 ;散文意境创造与诗意境创造是相通的 ;散文意境创造在于创造一个“层深”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9.
由于古人特殊的生存条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人们对长生的追求.对长生的追求具体就体现在人们对不死药的认识和探求.不死药的出现来自人类对生命的无限追求,从被动地寻找仙人祈求不死药到主动地探索炼制不死药,再到最终对不死药的放弃,这是古人自我觉醒、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 ,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必然具有理解性质。在理解中 ,或者说通过理解 ,人们便获得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日常语言世界中 ,在教育理论世界中。从有关教育的语词和教育俗语中 ,我们能透视出鲜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的社会性理解和认识 ;从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把握中 ,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创造的教育理性。日常语言世界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历史的积淀 ,它继承历史 ,说明现实 ,现实证明了它的实际 ,它又证明了现实的合理。理论世界的教育意义 ,在理性的道路上也继承了历史 ,但对现实它隐含着批判 ,更大的志趣在于引导教育现实放下包袱 ,走向未来。我们若想获得一个关于教育的全面的理解 ,就必须在日常语言世界和教育理论世界之间建造桥梁 ,沟通常识和理论 ,链接历史、现实和未来 ,把知性逻辑和理性逻辑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历史认识主体研究是新时期中国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突破点,也是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点、核心所在。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中,历史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之兴起的内缘、外缘因素的认识,基本上是相近的,差别只在于认识是否全面和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在历史认识主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严重的混乱现象。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不少学者不同程度上混淆了概念的前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把历史认识论范畴中的历史认识主体混同于其他语境里的主体。如何科学地界定历史认识主体的内涵和划分它的层次(外延),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做历史研究的,也经常往乡村跑,也关注乡村的现状,试图去寻找一个历史现场,培养我们对历史的感知,当然也包括努力寻获一些历史资料。跑到乡村去,当然就要面对一个现实的乡村,就要跟乡村里面的人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的想法,所以很自然我们对乡村也有一些非专业化、非学术的认识,而这仅仅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另一方面,我们这种基于历史关怀的认识,这种从历史进程和历史逻辑中形成的认识,令我们在这些感性的认识背后,也包含了我们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一种理解和关怀,这样一种关怀和很多当代乡村问题的思考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意境”研究的基本取向,愈益倾向于将意境视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一般特征的意义上来阐释它。这种趋向肇始于王国维对“意境”概念的曲解。实则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是个不含有价值色彩的中性概念。从纪昀到近代梁启超乃至民国初年的诗话都是这么用的。王国维在西方艺术理论的启发下,取当时流行的“意境”概念来发挥他的文学观,对民国以来的诗歌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当代学者的不断阐释、开拓下,意境遂成为一个与传统用法割裂的现代诗学范畴。不从概念史的角度理清这一过程,就会导致“意境”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现代范畴和作为历史名词的诗学概念的差互错出,带来理论阐释中不必要的方法论悖谬和理解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关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问题的论述,突出体现在关于统一的过程、统一的概念,以及统一的主流等认识上。了解和掌握这些认识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有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进程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丰富的内涵;多民族统一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各个历史时期多民族发展进程是不相同的,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狂人日记》艺术上的成功,在于它创造了一种陌生化(反常化)的艺术形式,扭转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自动化(习惯化)的思维定势,使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开始在人们眼里变形、扭曲、解体,进而使人们体察和发现封建社会,封建文化血腥、残忍的“吃人”本质。  相似文献   

16.
探析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审美及创构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绘画在美学上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从立意、为象、到格局长期探索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逐步丰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它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美,彰显了中国文化鲜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画境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并提出了形式美的法则。本文从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及美感形式中探寻古人的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意象、审美情趣,试析意境审美的创构理念,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前人的审美思想及高深的境界,传承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意境属于我国古代艺术美学范畴。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意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意境范畴内涵的界定,唐人意境说的历史演变,唐人意境说形成的原因,不避浅见,提出以求方家、读著匡正。意境内涵界定意境说形成于唐代。唐之后的诗论,不断对它有新的阐发。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对前人的理论,又有许多发展和创新,问津者见仁见智,对意境内涵的界定,丛生异义。诸说择其要者有三:一曰艺术形象说。论者认为是意和境“有机统一所反映出  相似文献   

18.
薄清江 《南都学坛》2009,29(6):132-133
一、小说艺术构思上“空”的意境美 说到意境人们会想到诗。古人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确实很美、很“空”灵、很有意境,但很少有人赞美小说“空”得很有意境美感的。这是因为小说是以人物、故事、情节的展开来说话的,没有不行;但是作为文学艺术的需要,这一切又是可以虚构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问题,首先要充分占有历史资料。前人留下来的遗迹、遗物和文献记载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的基础。研究者只有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才能再现前人的社会生活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辽史研究停滞不前,资料匮乏错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从三种意境误读看意境范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意境研究中的“情景交融”说、“艺术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三种代表性观点 ,是对意境本质的误读。其问题在于把艺术的基本属性挪用作意境的本质特征 ,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意境重构应突破认识论的反映论理论框架 ,在古今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