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概念,不仅是哲学思维运动的出发点和赖以进行的基础,也是哲学思维过程的总结与结晶。但是真正科学的哲学,“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哲学概念是人类思维最大普遍性地和最高抽象地、辩证地把握客观世界的特有的方式,是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对客观事物“真正直接性”的反映。因此,具体地阐明哲学概念的实践生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尤其是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的重要任务。哲学概念的实践生成与科学概念的实践生成具有不同的特点。哲学概念的实践生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终结了实践哲学,开辟了哲学实践。马克思在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中,不是创建了实践哲学,而是丰富了哲学实践。通过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社会活动、历史活动和世界活动,哲学政治化,政治哲学化,这是我们思考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必须面对的,也是我们探讨当今全球社会实践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从实践哲学到"实践的解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多将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但是这种理解容易造成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无意识,使实践概念本身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实践的"形而上学.这种实践的形而上学是对以往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理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和"颠倒",但"颠倒"的形而上学仍然是形而上学.我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应该理解为"实践的解释学",它是实践哲学的深化和发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概念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它着重分析实践的可理解的"前结构"和对"实践的理解",这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和实践的理解的强调是一致的.同实践哲学相比,实践的解释学使实践概念摆脱了总体性的"理论"形态,呈现了开放的、历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周青龙 《理论界》2023,(2):21-28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起点,其中国化研究也应予以相应的重视。凝练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必须深入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应当从历史、文化、实践和发展这四重逻辑依次展开。历史逻辑是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得以实现中国化的原因;文化逻辑是为了揭示马克思主义概念能够深入人心的中国元素;实践逻辑是为了确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是中国道路建设的动力;发展逻辑是为了明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国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关于实践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它在哲学层面上加以讨论;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一步将实践概念置入到社会经济与社会历史范畴中加以研究。至此,实践更加强调社会变革之维度,历史概念在实践论中得以凸显。实践概念从哲学层面到生产层面的转变,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从旧的唯物主义哲学转向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然而,研究哲学,马克思旨在废弃旧的理念,构建新的体系。于是,历史维度逐渐在马克思的实践论中呈现出来,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得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主义并非实践哲学之本体,实践也并非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提出与运用,使哲学研究彻底超越了外在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批判,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学研究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生活实践的态度不同,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大传统。马克思哲学属于实践哲学传统。由于理论把握实践的进路不同,出现了理论把握实践的三种范式,即伦理—行为范式、技术—功利范式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所代表的生产—艺术范式。对实践概念的解释贯穿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准确理解实践概念的理论意蕴,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一个过渡性范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根本的分歧在于:究竟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实践本体论哲学;有的学者认为实践哲学是一种超越性哲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有的学者只承认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反对实践本体论,实践超越论。意见纷纭。笔者认为,我们不可夸大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作用,它只是马克思实现哲学研究视野转换的过渡性范畴,也就是说马克思是通过实践概念,使哲学研究视野真正实现了从抽象精神领域到具体历史领域,在对社会历史的具体分析中,发现了唯物史观,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中的实践概念,事实上已经成了国内外学界解读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不少学者由此而构建起了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解读范式.本文指出,此时的马克思尽管试图运用实践概念来颠覆资产阶级的市民实践观念,但他实际上尚未理解后者由此产生的现实社会关系基础,也并没有从这种历史性的社会关系出发来建构对后者的批判,因此,他此时的"实践"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真正的马克思哲学并不是建构在这样的实践概念之上的.由此,本文还对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言说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的诠释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把“实践”变成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哲学概念,康德承接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并赋予了“实践”以更多的内涵。本文对这两位哲学大家的“实践”概念所具有的内涵作了分别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7,(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李世忠撰文《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指出,马克思实践哲学不同于“解释世界”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与经院哲学,它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形态”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是:由经济学转升到哲学。即:由经济学范畴“劳动”上升为哲学概念“对象性”和“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全面界定了他的实践哲学各范畴,尤其是“主体”、“客体”概念的本质含义,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形成了实践唯物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主客体辩…  相似文献   

11.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但是在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对这个概念的使用却比较混乱,这是由于忽视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实践概念所包含的劳动和交往维度的辩证关系造成的。劳动和交往在西方思想中是绝然分离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超越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劳动和交往之间的辩证性关系,对实践概念的辩证性分析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实践哲学不同于“解释世界”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与经院哲学,它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形态”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是:由经济学转升到哲学。即:由经济学范畴“劳动”上升为哲学概念“对象性”和“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全面界定了他的实践哲学各范畴,尤其是“主体”、“客体”概念的本质含义,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形成了实践唯物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主客体辩证法、实践唯物史观合一的实践哲学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哲学创建的完成。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在哲学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及其整个体系架构,对于我们今天,返本开新、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的范畴史来看,哲学概念经历了从实体到关系的发展,而网络又是作为关系而存在;从哲学主题的转向看,当今的实践哲学正走向交往实践,而网络为主体间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从科技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正推动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或关系思维,并走向全球化的网络思维方式。网络作为哲学概念正显示着现代哲学向东方智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刘国章 《学术探索》2008,1(2):13-18
以认识性思维有意无意地遮蔽建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的实践理性思维,以改造性生产实践有意无意遮蔽认识性实践,已经是传统哲学思维及其理论脱离现代社会现实的明显缺陷,也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长期被形而上学地解读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联系世界全球化的现实,重新全面认识和深入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俞吾金深刻揭示了用抽象认识论哲学思维模式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做法的错误,提出用生存论思维模式来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但其理论还不够彻底,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依然是抽象的、片面的。在俞吾金的生存论阐释模式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实践就是人的现实生活,把人类现实生活的所有基本要素都纳入到实践范畴中。新的实践观使近代认识论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真正走向完成,并为建构一个能够统合所有社会历史科学的宏观社会历史理论提供了事实基础和理论原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发新型实践范畴,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实践概念、哲学观、真理观、历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创新,促成了哲学历史上的实践论转向。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哲学概念都有它的特定涵义,都是在哲学史上形成和发展的;脱离哲学的发展历史,争论某一哲学概念的涵义,往往容易重复哲学史上某些早已结束了的争论。吴建国、崔绪治同志坚持实践标准的“唯一”性,主张“净化”实践概念;不同意把“有目的”纳入实践要素和把“能动性”归结为实践的特性。①我认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主张则是不正确的。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对实践涵义谈一点不成熟看法,以求教于吴、崔两位和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的范畴史来看,哲学概念经历了从实体到关系的发展,而网络又是作为关系而存在;从哲学主题的转向看,当今的实践哲学正走向交往实践.而网络为主体间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从科技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正推动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或关系思维,并走向全球化的网络思维方式.网络作为哲学概念正显示着现代哲学向东方智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一种反思性理论。时代为哲学的反思提供着新的背景。哲学应该首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反思自身。 1.从本原、思维、实践几个基本概念的演变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 哲学史上的每一种哲学都有一个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展开形成了哲学体系。分析哲学史上几个核心概念的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论述了由于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现代哲学不是本体论的消解而是本体论范式的转换.关注社会和人并确定实践概念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本体的意义.在当代,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