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这种思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文明排外"是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二、"文明排外"思想对清末民初相关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是整个"文明排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后,受近代湖南先贤排外主张影响的湖南有识之士面对着战争的惨败,在外来先进思想的作用下,开始由"盲目排外"逐步转化为"文明排外",从而为湖南摆脱闭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戊戌年间湖南维新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立自保"和"文明排外"思想,是维新派针对胶州湾事变后的民族危机和湖南面临的中外关系新局面提出的政治策略。这些政治策略的实施,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的重要原因,也是湖南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人士举办一系列新政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自治运动中,青年毛泽东仿照美国"门罗主义"提出"湖南省湖南人之湖南"的"湖南门罗主义"口号,它的基本主张是"我们用心干我们自己应干的事"、"我们绝对不干涉别人的事"以及"绝对不许别人干涉我们的事",这一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中外地方自治思潮、严峻的国情、省情、民情及湖湘文化浸染下的湖南人刚劲强悍性格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促成的综合体,这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军阀割据,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之,"湖南门罗主义"是一种近代中国的人民民主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高校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探讨高校党建的特征着手,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党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党建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应切实抓好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商人、传教士与西方"中国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20年代起,来华英美新教传教士和商人通过他们在中国创办或支持的出版媒介和他们的著作,批判并否定在此之前以耶稣会士为主的天主教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他们认为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止的、没有历史的文明;中国的民族特性是由排外、迷信和其他恶劣品质构成的;中国法律和司法制度则是以残忍、腐败为特征的,而这又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西方关于中国的研究和著述越来越多地展现中国的负面形象.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做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重要原则.要敢于"求同",善于"存异".要克服和防止"左"的思想、忽视教育引导、回避矛盾等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文明进化观"鉴取了福泽谕吉的"文明论",但二者又有着显著的、实质性的差异:与福泽心悦诚服于西方文明不同,梁启超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是中国中心意识,而且文化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心,这也与福泽民族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在梁启超看来,福泽的"文明论"不过是他学习西方思想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方女学思想和女权学说的输入,近代"兴女学"思想萌发了。它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经辛亥时期先进分子的大力宣传鼓动,至五四时期日渐成熟。这一演变过程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又曲折地反映着女子教育近代化脚步蹒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发展 ,同时 ,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还是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创新发展。要在这一思想理论基础上 ,树立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造就一大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以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