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春山  罗彦  朱红 《人口研究》2005,29(2):56-61
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 2 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得出 :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 1 0年变缓 ,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 ,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 ;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 ,均衡化 ,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 ,同时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并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相似文献   

2.
尹文耀  白玥 《人口研究》2007,31(5):52-61
本文以杭州市为例,为大城市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杭州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正处于"三并存三为主"的集中型城市化阶段,即集中与分散并存,以集中为主;城区人口再分布和郊区人口城市化因素成长并存,以城区人口再分布为主;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与欠发地区人口缩减并存,以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为主。新城区大规模迁入、近郊县市小规模迁入、远郊县市小规模迁出,外围部分地区人口成缩减态势。全市将在21世纪30年代后期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当前,正处于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的高潮期。建议杭州市实施"两降一升"方针,重点开发"三区两市",分三大阶段推进人口空间分布转变。  相似文献   

3.
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1982、1990、2000年3次人口普查资料讨论了中国中心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1982~2000年,中国中心城市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不是由区域变化引起的,而是城市地域自身人口的增加;并且主要不是人口的自然增加,而是由于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的结果,导致巨型城市和大城市数目的增加。中心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增加的类型表明,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动大都表现为郊区→边缘区→中心区和中心区→边缘区←郊区两种类型,说明大部分中心城市尚处于形成、成长和扩张时期,出现中心区→边缘区→郊区类型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只有上海市。这表明,中国城市极大部分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只有上海市开始出现人口郊区化。  相似文献   

4.
《人口学刊》2018,(6):62-74
本文利用民国北京人口统计档案资料对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做出动态分析。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分布不均衡、密度大及人口性别比高。北京内外城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远大于四郊,各区人口密度相差悬殊,北京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密度增长呈现明显的圈层式特点及差异性变化。北京内城外围各区人口密度及其增长均大于中心区域;外城内侧区域人口密度大于边缘区域,但内侧区域人口密度增长却慢于边缘区域;东郊区、南郊区的人口密度及其增长大于西郊区及北郊区。总体上北京各区人口密度增长表现为内城快于外城,外城快于四郊。北京城郊区人口分布格局并非静止不变,内城人口密度呈现出由低于到最终高于外城的变动,外城人口数量也呈现出由少于到最终多于四郊的变动。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北京城市居住格局的改变、公共机构的建立、城市商业消费中心的北移及外来人口的聚集等。民国北京男性人口一直多于女性人口,因此人口性别比一直较高。北京男女人口城郊区分布不平衡,外城人口性别比最高,内城次之,四郊最低。民国北京人口性别比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以未婚男性青壮年居多,大量过剩未婚男性人口成为婚姻市场中的被挤压对象,也是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的地域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作为现代人普遍生活、工作的场所,对其研究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城市的空间构造,是城市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章从人口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作为特大城市北京的地域构造,以及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形式上的“市”和实质城市的区分、城市的“工作地人口”和“居住地人口”的区分、“昼夜人口比”、城市地域的“功能区”与“居住区”的划分等基本概念与方法,在城市地域构造研究中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四川县域尺度人口聚集格局及层域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四川省人口分布变化明显,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四川省1993、2003及2009年县域人口数据,采用人口相对增量分析了县域人口序列变化;利用热点分析及引力模型,划分了人口分布的聚集区、区域人口中心及其空间层域组合。结果表明,1993—2003年93%的县域人口相对增长,11个相对减少;2003~2009年92%的县域人口相对增长,12个相对降低。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集中于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区;人口热点区趋向集中、冷点区减少,形成热点—过渡—冷点区的圈层构造。区域人口形成东西两大分区,西区成都市为一级体系中心,涵盖成都、乐山、西昌、会理及绵阳、三台等二级体系;川内的其他县域形成包括达州、南充、巴中、泸州及宜宾等在内的众多二级分区,东区一级分区的中心城市尚未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对四川省人口空间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的地域范围和地域区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域范围和地域区分是城市研究的起点。但我国学术界在较长时间的讨论中,一直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本文拟从"实质城市"地域的角度,并考虑到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探讨了城市地域,包括它与外部——乡村的区分和它的内部构造——中心区、边缘区和郊区的区分方法。本文提出,可用建制市内全部"区"作为城市地域,而在城市地域内,根据各部分地域的人口密度、在业人口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比例,昼夜人口比和三产区位系数等指标来区分城市的中心区、边缘区和郊区。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2019,(5):35-44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时空演变以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发现: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0.05,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时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范围缩小,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核心区域极化,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人口与经济集聚关系多为协调型和超前型,主要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人口、经济集聚能力较强。滞后型地市数量逐渐增多,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一、三象限,呈现出高-高(H-H)分布和低-低(L-L)分布,区域内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刊》2019,(3):28-37
人口空间分布受地域生态环境、商业条件和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而呈非均匀性特征。随着大中城市经济优势的日益扩大及限制人口自由流动政策藩篱的消除,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向心力不断强化。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规模已经突破2 000万人,大规模的人口流入对城市的交通、社会秩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住房保障等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人口疏解与人口控制成为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重要社会管理举措。同时,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加速消失的背景下,人口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各个地区竞相吸引的宝贵资源。面对疏解人口还是集聚人口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回答人口集聚是否拥有经济增长效应并在实证上检验人口集聚经济效应的大小。为此,本文应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人口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为了克服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应用工具变量、矩估计等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小学教师数和卫生医疗工作人员数符合工具变量的要求,结果显示人口集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此外,通过引入交叉项实证研究人口集聚引发的人口结构效应,即人口年龄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改善人口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基于此,应进一步促进人口集聚,发挥人口集聚效应,特别是通过人口集聚来改善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这对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更有意义,在实行人口疏解政策时有必要考虑人口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北京人口规模过猛、过快的增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讨论从未停止。然而,北京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仅是一种表象和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导致的居住与就业的错位。为此,在详细探讨北京城市内部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性演变基础上,深入揭示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的根源,最后,为北京制定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六普"数据显示,近几年上海市人户分离状况呈现出新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户分离人口的规模和迁移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大部分区县人户分离人口的来源地及迁居目的地集中化程度高,具有"近邻优先"的特点;逐步形成由中心城区县流向近郊区区县和中心城区县之间相互流动的两大迁移圈;中心城核心区、边缘区、近郊区、远郊区等四大区域之间的人户分离人口流动呈现出三大迁居主流。本文在总结这些空间特征的同时,就如何解决上海市人户分离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上海市内户籍人口的迁移能科学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和社会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宝树 《人口研究》2002,26(6):47-54
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 ,主要呈现城市人口郊区化扩散与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人口扩散 -集聚流高强度辐合于近郊地带等特点 ;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重构过程。本文利用 2 0 0 0年人口普查数据 ,对浦东新区街镇社区人口的社会重构现象作了多侧面的分析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婴儿死亡率常常被用采作为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社会经济及卫生服务水平,特别是妇幼卫生服务质量的敏感指标,同时,它对人口预测等一些关键性人口变量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指标计算的精准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我国相关部门所公布的统计年鉴中均不同程度地高估了我国的婴儿死亡率。究其原因为三点:概念的理解偏差;统计口径的不同;登记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4.
孙蕾  谢越 《西北人口》2014,(1):1-5,12
本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2010年和2000年的人口老龄化相关变量(如老少比、年均人口净增长率等五个变量)进行Q型系统聚类分析,并用2011年的各类经济、社会变量对老少比进行主成分回归。研究发现:各地区依老龄化特点可以分为四类;影响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发达程度、居民生活水平和性别比;近年来部分发达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且持续老龄化,而人口流出严重的欠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recent chang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ioeconomic strata within 363 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or substituted uni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entral hypothesis guiding the study is that certain population subgroups in and around the larger urban areas are shifting their residential locations in predictable directions.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classes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or cities) and their surrounding rings from 1950 to 1960 are traced by using census data. A special feature of the analysis is the inclusion of 163 "lquasi-metropolitan areas" centered on cities that had 25,000-50,000 inhabitants in 1960.The initi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idential re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social class" is occurring in all these metropolitan areas and that the pattern of change varies systematically.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pronounced, and, as prior research has suggested, age of the city and population size appear to be important factors. The percent of adults in the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categories in the rings of older and larger metropolitan areas generally increased disproportionately compared to the central cities. A variety of patterns of change, however, occurred among the younger and smaller metropolitan areas.Subsequent analyses will include (a) alternative methods of controlling color and regional location, (b) other measures of the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used here, and (c)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identifying and assessing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additional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ing population growth, the over-all rate of decentralization, annexation history, economic base,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ring). The extent as well as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will also b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quantifying an "evolutionary sequ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classes will also receiv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人口学刊》2002,(6):23-2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人口结构体系中各种不同规模城市的比重发生变化,其中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比重下降。另外,通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发现,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大城市的比重过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1990年以来各民族人口教育发展状况,考察7~16岁儿童在校率的影响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在过去几十年中,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的教育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人口中,未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例高于汉族。不论对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与城镇地区相比,乡村地区初中教育的缺失更加严重。在城镇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7~16岁儿童在校率相差很少,但在乡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在考虑了地区影响因素后,少数民族与汉族儿童的在校概率差异或者缩小,或者消失,只有满族除外。  相似文献   

19.
We expect population changes to be closely tied to resource abundance or scarcity. Here, I demonstrate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despread socio-economic crisis of the post-Soviet period and declining population patterns in central Kamchatka. These broad patterns, however, vary among populations, reflecting particular interlinked socio-economic, ecologic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More dramatic decline is observed in areas where the socio-economic crisis has coincided with a local natural resource crisis. Analyzing population shifts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circumstances, this paper corroborates the link between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changes at the family level.  相似文献   

20.
The analysis of time-use typically shows major effects as a function of macroscopic structural conditions in society. In contras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tent it is possible to utilize time-use measures to document the extent of differences in everyday behavior which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arrangements of residential space, a relatively microscopic set of behavioral conditions. This is assessed with reference to self-administered, pre-coded time-budgets, from 338 Swedish adults and children, which incorporate specific codes pertaining to the kinds of locations actually found in eight housing areas studied. These data are validated and supplemented by the results of simultaneous systematic observation in the common spaces of the eight areas, as well as by conventional survey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how various kinds of data bear on four design hypotheses underlying experimentation in housing. Time-use data were able to provide much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explanation than were the other two methods. But to do this, measures which varied by the hypotheses pursued and which differ from conventional time-use analyses had to be employed. In some instances, analyses utilizing informational components at the episode level were crucial. Moreover, the disaggregation of time-use results to population subgroups was shown central to expla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