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小平精神,表现丰富而又深刻;它渗透在邓小平的思维活动中;它体现在邓小平的实际行动上;它凝聚在邓小平的言论和著作里;它是邓小平能成为世纪伟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的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精神主要体现为邓小平的求实精神、辩证精神、无私无畏精神、创新精神、理想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邓小平精神的丰富内容中,贯穿着一条主线,体现出邓小平精神的灵魂,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长发育阶段,邓小平的重大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两个必然改变"的思想;二是正确选择了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式和手段;三是正确选择了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四是创新了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现实目标;五是对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成熟程度和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判断;六是首次创造性的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总路线.  相似文献   

3.
求真务实,是邓小平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从实际出发,是其立足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核心内容;尊重实践,开拓创新是其集中体现;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是其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研究述评--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概念提出和内容概括作了系统的回顾并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4,(9):27-28
8月19日,由中共绵阳市委主办,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承办的“绵阳市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绵州酒店召开。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蒋仁富主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和宣传问题,并有许多精辟论述,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要教育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2.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团结全国人民的旗帜,是我们的真正优势;3.不同的理想,造成不同的道路和结果;4.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定会实现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5.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效果,在于群众从事实上感到党和社会主义好.邓小平同志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上述重要思想观点,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7.
8月18日上午,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委党校联合组织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召开了攀枝花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全市各区、县委宣传部、各大企业宣传都、市级各部门的党办负责人和部分社科理论专家、学者6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及;  相似文献   

8.
8月18日,内江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市教育局联合召开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中共内江市委书记秦宜智、市委副书记陈宗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祥元出席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县(区)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党校、教育局、社科联负责人及市级有关部门、论文作者代表共50余人。会议由张祥元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首先应该缅怀的是,这位杰出的总设计师究竟为我们设计了什么?答案无疑是结论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一设计的主题何在?答案当然也是结论性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物质文明建设思想以对人民群众生存状况的关怀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他的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以对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维护为基本宗旨,他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以培育"四有"新人、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根本目标,这体现了精深博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夏 《晋阳学刊》2006,3(4):64-6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深度的哲学——人学思考,在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根基处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须从人的发展视角入手。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建构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理解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应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有构成这一体系的基本范畴和与之相联系的基本原理。离开构成这一体系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主题和科学体系就无法得以确立。围绕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得以确立的基本范畴相关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人文精神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批判性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人文精神,它继承了古希腊的公共精神,而抛弃了它的不平等性;它继承了西方近现代的肯定人的价值与能动性,而抛弃了它过于张扬人的理性能力的一面;它也扬弃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吸收了其注重社会和谐和行政伦理思想,并抛弃了它的忽视个体和把个体工具化的倾向。由此,科学发展观集人类人文精神之菁华,构成了人文精神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新型的综合发展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彰显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全面展开,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中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哲学并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看法,是不同范式的生态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时,基本态度是属于人类中心主义一方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现代色彩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它而言,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显得残酷,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显得虚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我党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新发展观以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基本对象,对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么发展都做了鲜明、集中、科学的阐释,对发展中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社会环境、家庭及个体的道德体验是道德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社会道德文化、道德教育、参照群体,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及其道德态度,对社会道德的观察学习及其达到的道德知觉水平、道德经验的情绪后果、需要的满足等因素会从不同角度影响个体道德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论大庆精神的新内涵与科学发展观的逻辑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黑龙江省委在《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决定》中对大庆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发展、创新、创业、科学、人本”为大庆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大庆精神基本内涵与新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大庆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是逻辑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俊岭 《人文杂志》2000,(3):121-124
19世纪德国诗人海涅曾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就是当前中国遇到的一道世界级难题,它关系着怎样认识、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许多是浮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即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