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竺和尚不空(公元705—774年)在中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时值盛唐.他在京都长安一带从事译经40来年,“善唐梵之言”,梵咒汉译采取了严密的对音体系,形成“不空学派”(H·Maspero语).用他的梵汉对音材料可以考察李白、杜甫、白居易时代的长安音.声母的讨论已经发表,本文只谈韵母和声调.  相似文献   

2.
1989年3月,日本东洋文库出版了石滨裕美子、福田洋一校订编著的梵藏蒙三种文字对照的佛学词汇集——《新订翻译名义大集》。《翻译名义大集》是一部成书于公元9世纪的佛教词汇集。当时,该书被收入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分。18世纪,该词汇集中又加入了蒙古语和汉语译语,并被收入蒙古文大藏经《丹珠尔》部分。《翻译名义大集》的传世版本很多,有手抄本木刻本和19世纪以来出版的各种刊本。其中有梵藏对照本、梵蒙对照本、梵藏蒙汉合壁本、梵藏汉日合壁本、梵藏蒙满  相似文献   

3.
从日本学者的汉梵对音译音研究的历史看,日本学者对汉梵对音译音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日本学者有关汉梵对音译音资料的考订与整理和汉梵对音译音研究的基本问题,如梵汉对音译音的转写与标记、梵汉对音译音语音系统研究的时空特征、梵汉对音译音研究的具体方式、梵汉对音译音研究对中国音韵学的影响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之中新发现了两部梵文贝叶残本——《中论颂》与《佛护释》,使目前《中论》相关梵本形态迟晚和谱系单一的困境得到了改观。公元2、3世纪龙树所作《中论颂》是中观派的立宗之本,对中国佛教曾产生巨大影响。新发现的《中论颂》梵本约存全本的四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为学者所利用的单行偈颂梵本。佛护的《中论颂》注释以前仅存藏译,此次是其梵本的首次发现,约占整个篇幅的九分之一。跟据字体特征推断,这两部残本抄出于6世纪后半或7世纪前半的尼泊尔,是现存最古的中观写本。两部写本所保存的梵文偈颂,可以对前人刊本作出多处修正,还能体现出诸家注释之间偈颂文本不同传承的一些痕迹。这证实了早前一些学者关于《中论颂》有不同梵文传本的猜测。  相似文献   

5.
敦煌p.4978《王道祭杨筠文》自1958年公诸于世,即受到海内外王梵志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均肯定它是辨明王梵志信有其人的珍贵资料,对弄清诗人之生平与时代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在爬梳中国古代俳谐文的源流和演进轨辙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王道祭杨筠文》为一拟体俳谐文,它在摹袭祭文的体制形式同时,又赋予作品同文体要求毫不相干的滑稽嘲讽内容,遂而与所拟文体之应用目的实现了完全的隔离。故它绝不是一条史实材料,若拿来考订王梵志的生平、时代,就难免会进入与探涉目标暌违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藕益智旭作为弘扬菩萨戒思想的积极推动者,特别推崇《梵网经》。从他的著述也不难发现,他对中国弘传菩萨戒的两大主流,即鸠摩罗什的《梵网经》和昙无谶的《菩萨戒本经》给予高度的评价和重视。智旭在道窻邀请下,开始讲解《梵网经》,随笔撰出《梵网经合注》。以《梵网经合注》的科判架构、注释体例为研究路径,从中挖掘智旭的论述态度及注释方式,藉此彰显智旭对《梵网经》内容做出的全新解读和别具一格的义理诠释。  相似文献   

7.
梵澄与尼采     
二十世纪前期关于中国出路的思考从各个方向汇成两股合力,那就是西化与保守,尼采学说就是这西化力量的重要一支,它以个人主义和价值重估为支点,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另一种经典价值尺度,与自由、平等、科学、民主等一道共同承担起“五四”以来的现当代文化话语权.徐梵澄在鲁迅直接影响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首译了《苏鲁支语录》等四部尼采著作.本文从四个方面首次梳理了“文化大家”梵澄与尼采的密切联系:梵澄翻译尼采前的国际尼采热和中国学界对尼采的初步介绍;梵澄翻译尼采的具体事因,尤其是来自鲁迅的督促;梵澄对尼采学说的认识和辩护;最后亦包括梵澄所译印度哲学思想对尼采的超越.本文意在阐明梵澄所译尼采对中国思想史乃至时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拓荒意义.  相似文献   

8.
梵二会议是天主教神学的分水岭,天主教会的婚姻观自梵二会议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主教的教会训导是天主教会官方思想的代表,因而探讨天主教婚姻观在梵二会议之后的新发展则必须要关注教会训导中相关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梵二会议前后天主教的官方文件,可以发现二者在对婚姻的性质、目的及婚姻中夫妻关系的表述上均有了看似细微却意义重大的调整和改变,这正是天主教婚姻观发展的表现,而天主教婚姻观的这些发展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教会伦理神学转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初唐通俗诗人王梵志的诗作,以其浑朴质直而又犀利辛辣的风格,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语言角度来看,梵志诗中包含大量初唐时期的口语俚词,无疑是研究中古语言的珍贵资料。最近出版的《王梵志诗校辑》(张锡厚先生编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以下简称《校辑》),主要依据敦煌遗书二十八种不同的写本,考辨真伪,校订异同,整理出王梵志诗三百余首,第一次向广大读者展示了这位带有神奇色彩的诗人的作品原貌,为对梵志诗进行文学的和语言的研究提供了较可信赖的印本,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本文拟对梵志诗中的部分语词作初步探索,并对其中一些语词的校勘和注释提些商榷意见,请张先生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贵州名山梵净山,是百姓心目中的灵山,故又名"梵净灵山"。佛教文化中,灵山本指释迦牟尼佛驻锡道场灵鹫山;佛教传入东土之后,灵山被古人赋予了自性灵山塔之义。梵净灵山周边的人们视它为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道场,很早以来就形成了朝拜梵净灵山的民风习俗。梵净灵山朝拜,源于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教化。梵净灵山朝拜,本质是佛教徒对佛教心灵环保与生态和谐思想的最好实践与诠释。  相似文献   

11.
与虞欣梵联系采访事宜的那天,正好是她公司的乔迁之日,电话打了好几次.才终于在话筒里听到了一个明快的声音。再次听到虞欣梵的爽朗笑声,是在她装饰一新的办公室里,采访间电话铃声响起,虞欣梵拿起话筒流利地说起了英语,尽管只是些简单问候,但从她标准纯正的表述中不难听出.虞欣梵的口语已相当出色。  相似文献   

12.
梵二会议是天主教神学的分水岭,天主教会的婚姻观自梵二会议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主教的教会训导是天主教会官方思想的代表,因而探讨天主教婚姻观在梵二会议之后的新发展则必须要关注教会训导中相关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梵二会议前后天主教的官方文件,可以发现二者在对婚姻的性质、目的及婚姻中夫妻关系的表述上均有了看似细微却意义重大的调整和改变,这正是天主教婚姻观发展的表现,而天主教婚姻观的这些发展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教会伦理神学转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当刚发展起来的比较文学受到攻击与非难时,梵.第根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历史、方法、分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系统的总结与理论阐述,从而使影响研究系统化,对于规范比较文学这门新的学科,使之朝科学性、方法论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十年后,基亚在梵.第根的基础上,更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目的,并提出了与梵.第根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分类标准,尤其修正了梵.第根对于“一般文学”的认识与划分,进一步完善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理论与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印度人很早就发明了数字和十进位计算方法,这种数字和计算方法后来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这一发明是与古代印度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单就数学来说,在梵书时代即已出现专门探讨数学和几何学的著作——《数经》(一日《准绳经》,Su1vasutra).自公元四、五世纪以后,印度人还学会了开平方和立方的方法,并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圆周率的数值.数学上的进步无疑推动了数字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本文谨  相似文献   

15.
豫剧《梵王宫》又名《洛阳桥》,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梵王宫。梵王宫原型就是今天竺寺遗址内供奉那罗延神王的梵王殿。天竺寺是唐代宗宝应元年由西来的五百梵僧建立的密宗寺庙,唐宋时期几度兴废,那罗延神王信仰却一直很兴盛。元代天竺寺属于曹洞宗,元以后民间称之为梵王宫。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来源"王梵志"诗分别保存了初盛唐、晚唐、宋初的原始语言材料。笔者通过对"王梵志"诗的封闭式比勘,梳理新、旧语言要素在诗中的具体分布,从语言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常用词演变更替等方面,阐述敦煌所出三卷本、法忍抄本、一卷本以及唐宋诗话笔记中所收"王梵志"诗的语言学差异,以为思想内容斑驳、作者构成及年代情况复杂的"王梵志"诗作的归属分类,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梵·高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不灭的激情征服了整个绘画界,但其心理患有严重心理缺失性疾病,通过美学、生理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对其生存境况、性格缺陷、潜意识心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出在精神分裂的边缘状态下梵·高创作的心理状况和根源。  相似文献   

18.
“戏场”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 ,却最早出现在建安初的汉译佛经中 ,并在晋、唐之际的佛经中多次被使用 ,指印度的歌舞、百戏、戏剧演出场所 ;隋唐时期汉族文人的著述中多用以指与佛教有关的场所 ,宋代始用以指优戏演出场所 ,完成了它“出口转内销”的过程。汉译佛经中保存了一些梵剧史料 ,对于研究早期梵剧及其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弥足珍贵。梵剧中的“引线匠”与南宋杂剧中的“引戏”、安徽贵池傩戏中的“报台先生”酷似 ,说明梵剧对南戏进程已构成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古印度的《奥义书》中占主导地位的存在论是以大梵为本体的世界整体统一性理论。不仅所有事物都由大梵按其意志创生,而且大梵又是主宰万物的永生者。大梵通过自身内在矛盾的运动、调控多因素聚合,从而创生出万事万物。在相关论述中体现着深刻的矛盾论、构成论、生成论、整体涌现论的复杂系统论思想。  相似文献   

20.
梁宗岱与梵乐希因为共同的文学理想结成异国之交。在对梵乐希纯诗理论的接受与传播中,梁宗岱成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纯诗理论整体观论的第一人,又可以说是最后一个象征主义诗论家。他为诗学领域展示了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纯诗论体系,这由象征主义诗论以及梵乐希象征主义纯诗论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理论有机结合而来,或者说梁宗岱用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对象征主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中国化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