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作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推广与我国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汉语推广的国际教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着招生宣传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汉语推广的国际教育应积极建立双向机制,调整教育管理模式,培养教育师资队伍,着力推进汉语推广国际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卢淑芳 《社科纵横》2014,(4):133-135
汉语国际推广这一举措是我们主动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一步。同时,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外语教学。在此语境下,基于墨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传播价值,语言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主要的传播主体即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教师和文化使者双重角色意识以及更新教学理念和传播方式来扩大墨学文化的影响,从而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热潮正在兴起,语言文字的对外传播架起了文化对外传播的桥梁。在汉语学习正形成越来越大的声势和规模的时候,我们怎样更好的借助语言传播我们的文化,我们要传播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怎样传播等问题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型国际分工呈现越来越深化与细化的特征."世界工厂"的新内涵应是只有那些制造业总体实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工厂".在新型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东部应积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强化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的首善之区,为留学生跨文化交际和博雅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透过在京留学生的习作,分析北京语境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浸润作用及其特点,提出利用北京语境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曹春梅 《社科纵横》2006,21(4):105-107
汉语文化不仅仅指汉族人的文化,还应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古代西域就有汉语文化传统,西域各民族或是学习汉语,用汉语承载各自的文化;或是通过汉译,传播各自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化与古代西域各民族语言文化共存互生,互为资源,互相学习,互动并进,充分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汉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国际文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于十年前在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关系理论专科中设立了“国际文化理论”科目,孤军奋战地致力于“国际文化理论”的创建。作者指出,在国际关系的现象中,存在着既非政治、又非经济或法的现象,这种现象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及生存方式产生影响,作者把论述这种现象的理论称作国际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国际战略,就是根据国家确认的安全标准和利益范围,运用政治智慧和外交力量,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外来威胁,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不受危害的艺术和科学。国际战略从属于国家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2):176-178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从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职业素养与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和探讨,从而对于教师职业能力这一块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是当今的四座世界城市,除城市规模效应外,其明确的角色功能和丰富的文化构成,是它们担当世界城市角色的重要支撑。如今,世界城市战略既应是一个明确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方向,也必然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中国的特大型城市中,北京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目标,需要无数的优质化细节来支撑。在这一目标的导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既要有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更要有与重大战略目标相对应的序列化的城市“内容战略”。内容战略的核心,即要确立城市文化角色功能的宏观、整体定位以及行为、影响、辐射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王银娥 《唐都学刊》2013,29(2):78-81
“文化强国”战略在整体战略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能强劲地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持续发展和强国的根基.在此种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学术期刊是高、精、尖文化的传播载体,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秦开凤 《唐都学刊》2013,29(3):88-92
陕西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地位独特,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中华文化复兴需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陕西文化对助推中华文化复兴具有独特优势。陕西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脉,光辉的红色文化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新时期,陕西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使文化大省变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强省,在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内生要素,把握国际贸易需要从文化视角进行解读。商品是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国际贸易实质上也是商品文化价值的交换过程;文化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根源和依据;文化比较优势是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发展的现实动力。这一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有70余年历史的国际访问者项目,伴随着美国文化外交的发展,见证了美国文化外交模式的确立和文化外交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整,彰显文化外交浓厚的政治属性。尽管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访问者项目的具体实施,淡化了政府干预文化事务的色彩,削弱了"政治宣传"的负面作用,以"非政治化"策略提高了文化外交效率,但国际访问者项目仍不失为美国政府文化外交目标和策略的缩影,其文化渗透的作用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6.
尽管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局面导致了国际法的宪政化,许多国际法学者仍然对其深表怀疑和否定。本文从语义学角度解析constitution的内涵,确认宪政的本质内涵就是法律规则的体系化,进而确认了国际宪政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强行法视角对国际法的宪政内涵进行分析,并且对国际宪政和国家宪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传媒市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中位置日益提高,文化传媒产品对大众的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正外部性。本文对我国的文化传媒市场进行了效率上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可行的文化传媒市场的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8.
薛敏 《唐都学刊》2006,22(4):142-145
文学接受受文艺思潮影响甚大。当代,由于文艺政策的不同,引起创作和理论发生转换,由此导致近半个世纪的文学接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景象即从接受动机来看,现实主义接受是当代文学接受的主潮;从期待视野来看,当代文学接受主潮的主题意蕴由宏大走向私人化;从文化传播来看,当代文学接受呈现出由封闭、一元、被动到开放、多元、主动。正是接受与创作主体的互动关系,推动着文学不断向前,从而使当代文学呈现出一种更加契合时代精神的、更加符合文学和人的内涵的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