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急速加快的今天,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圈建设的理论.结合安徽省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实际,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十七大中提出的"经济圈"理论进行尝试性的解读,试图寻求中部省份发展的理论新模式,也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化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整体快速增长的趋势,尤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三大经济圈经济增长总体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产业布局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在投资率、人力资本存量和市场化等决定性因素趋同的影响下,彼此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与此同时,三大经济圈都存在着阻滞经济增长发展的消极因素,要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须在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上进行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圈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圈如欧、美、日等国的都市经济圈都在其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着经济圈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通过分析比较美国大纽约经济圈、日本大东京经济圈和中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发展环境、结构和质量,初步预测估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继续推进,在2025年前后,最迟到2030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地区在经济总量上能超过大纽约和大东京经济圈,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8—2021年我国三大经济圈18个省市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物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三大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高,呈“M”型阶段性变化特征,物流发展未能形成良好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相对平稳;地区之间三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上表现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优于物流与经济系统;三大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物流—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勉强协调状态,长三角地区比较稳定,珠三角地区呈现省份之间耦合协调程度极差较大的特点。从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提升物流效率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对山东半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从国际合作功能、产业互补功能、腹地延伸功能、生态环境优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该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可选择互补型战略合作联盟的形式,具体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建立科技教育及劳务领域的互补型战略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合作和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建立以优化港口资源、实现共赢发展为目的的互补型战略联盟,实现各港口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区域金融合作联盟,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区住优势,辐射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它强调辐射的双向性、互动性.认为不同发展层次的主体之间流动和传播的要素是不同的.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的要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的要素主要是劳动力、自然资源、农产品.在这样的双向辐射中,双方可以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从总体上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却区位优势明显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来说,这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支挥点,是发展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加快建设福建海洋生态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建设福建海洋生态经济圈,对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建设福建生态经济大省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大经济圈的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物流资源整合是物流产业集群化的必然要求。物流产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物流资源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物流资源整合是实现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的关键。通过分析整理合肥经济圈内物流资源现状,以及物流资源整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物流资源领域的基础设施、政策、信息、人力资源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城市经济圈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圈的空间构成涵盖若干独立的行政区域,探索经济圈在协作机制方面的创新,寻求经济圈在协调机制、合作方式、利益调整、社会管理机构等方面的新机制,是经济圈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我国现有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来看,严重的行政分割、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等仍是其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在经济圈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经济圈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最根本的是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的制度性组织机构,并在经济圈内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治理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利益调节和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产物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动力量不足、"行政区经济"现象严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内在归因在于参与主体单一、地区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构建多元参与体系、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跨区域治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经济圈的建设,对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推进农村地区的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社区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农村社区经济圈的建设的依托。因此,在发挥地域、人才、技术等优势的同时,更要注意因地制宜,做到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经济圈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机制,结合合肥、六安、巢湖三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构建省会经济圈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三市各种要素市场,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和发散效应.三市应尽快迈出实质性的整合步伐,积极布局省会经济圈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6.
研究提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点和对策以及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采用宏观层面对首都经济圈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的方法,对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将部分经济核心功能分离出去和简政放权,对疏解过度集中的首都功能和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疏散部分教育功能特别是职业教育和形成京津冀地区均衡的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作为长三角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绍兴面临着如何利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契机以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的问题。从绍兴所处的区位特征及与区域内其它地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世博会将给绍兴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多年来 ,人们对加快内蒙古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总结并借鉴这些宝贵经验 ,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缩小与东部区的差距 ,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工业化 ;搞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 ;发展科学教育 ,鼓励优秀人才 ;加快内蒙古与国际国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陕西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陕西高校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而是造成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落后的经济发展并存的现象。鉴于此,今后迫切需要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规模与质量并重上来,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