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吉平 《科学咨询》2010,(12):44-45
什么是教育的有效方式?这是素质教育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继承性的人才,“强制”、“惩罚”和“奖励”兼施就成为常用的办法,然而对多数学生而言,得到的主要是“强制”,纯真无邪的他们在哄着、催着、逼着之下,过早地告别童年,面对繁重的学业、枯燥的知识、无边的题海。这不是他们内心的需要。多数学生更难体会到这种学习有什么乐趣,时间稍长就觉得厌烦,却立即受到批评、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上流传着:"音乐,音乐,豆芽科学,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顺口溜.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只想如何跳出"农门",成天埋头于"数理化",这是升学的敲门砖,什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强调得十分重要,但对不少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谈,可望而不可及.面对这样的实际,音乐课几乎形同虚设,课堂上作其他作业的人比比皆是,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做音乐教师难啊!尤其是像我这样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音乐女教师更难啊!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社会问题、教育问题、教师问题、家庭问题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学校“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可是,几年下来,他们的分化就大了,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逃学.伴随着学习的下降,随之产生的是坏的习惯和品质,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改变这些学生的习惯,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学生"新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教".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从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把微笑面容、鼓励和期待带进每一堂课,千方百计地创设和谐、融洽、快乐的课堂气氛.对于差生,要随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的鼓励.老师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做表率,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朋友,也乐于和这门学科交朋友.  相似文献   

5.
"培养人才"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教育思想.但何谓人才?用什么方式培养人才?用什么标准评价人才?则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而产生不同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标准,在实施该标准中又概括为"德、智、体、美、劳",这说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始终是我国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转化差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差生,主要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遵守纪律等方面表现落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如果教育转化不力,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甚至学校.当前,不少教师对待差生的做法是:力争其转化,转化不好就甩手不管,任其发展.所以多数差生都被当作"包袱"甩掉了.其结果是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我们找到了原因并将其逐步转化,才能鼓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发愤学习,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了摆脱学生怕写作文,对写作文兴趣不大的困境,许多教育同行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笔者发现,在这些探索和改革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老师为了急于改变先入为主,主观命题,被动写作的状况,单纯追求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致使学生造出一些浮躁、空泛的作文,这就有悖于"新课标"的"自主写作"积极的引导作用.毕竟学生的认识能力、社会经历、情感体验有限;当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素材枯竭后,难免陷入新的假、大、空的窠臼.  相似文献   

8.
"爱屋及乌"是比喻学生因喜爱自己的老师而迁移到喜爱教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来讲,尽管他们"性格不同,各如其面",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即希望老师对自己了解、关心、友爱,以至"东风吹来都觉暖".事实上,老师只要喜爱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一定喜爱老师,也一定喜爱老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这就是学生的"爱屋及乌"行为.  相似文献   

9.
"学生"和"考生",一字之差.却天渊之别!家长是人,教师是人,学生是什么? 学生也是人."人" 是高山大海,"分数" 只是小丘小溪;"人" 是蓝大苍穹,"成绩" 仅是天上的一星一辰;"人" 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排名" 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标点一个符号.所以,我们不能将学生异化为考生.要教育他们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双脚踏地而永远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为何而学习?这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任何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学习动机. 一个奖惩实际上直接体现一个班级的价值观,直接体现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也就间接影响到学生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启迪"与感化便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与尊重,学生就会感到一种人格的尊严,他们中自卑,孤独,胆怯,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信赖,他们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的烦恼。  相似文献   

12.
"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思想,在我国产生于八十年代.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在形式上是以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本质含义是富教于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识体育、接受体育,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许多语文教师甚至产生了语文"不知道怎么讲"的困惑.他们把语文课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因而以"讲"为主,但逐渐又产生了-介疑问,每一课都是按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分析、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一顺序依次讲一遍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不可能把每一篇文章都讲透,也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讲,因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不是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语文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秦泽明 《科学咨询》2008,(10):23-23
我校作为基础教育的一所小学,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这是我们身为教育者的责任.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教师究竟做了些什么,有的教师反思过,有的教师从未思考过.难道我们只要尽职尽责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考出好成绩就够了吗?事实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我们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种职业这都是不够的,教育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什么?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15.
中等师范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未来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体现在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并且,他们的思维素养、创新意识、思想品质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数学是以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寓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思维品质、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点上的优势地位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可以从革新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革新应以变"教"为"导"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能说得清.据2005年11月20日《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又特别是一年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长达5000年的历史画卷中,秦皇、汉武等开明君主,以及管仲、商鞅等优秀官吏占据着主要篇幅。在文人墨客甚至史官的笔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家国的兴衰产生着巨大影响。他们就是本文中要谈论的"贤者",他们在传统中是治国的关键环节,必不可少。这种思想我们称为"贤者治国"。本文首先介绍儒家传统的治国思想"贤者治国",然后分析其弊端,最后讨论了"贤者治国"这一思想对当代现实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思想教育是一种艺术,需创设一种意境和气韵,以打动听者的感情,陶冶听者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调配学生的情绪,使之调动学生的情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尝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汪建德 《科学咨询》2009,(12):37-38
如何才能真正的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呢?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情感激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 <学记>认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茸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皋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前提.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体会是:(1)合作诱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是合作中的首席.学生不会学习,我们老师来教;学生不愿意学习,我们老师来引导."引导",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