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福利》2016,(4):28-29
上海市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服务队伍远不能满足需求、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有待提升等发展瓶颈,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内将从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化布局,促进社区、居家、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化发展,引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及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波、大连和北京的三个案例研究,探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社会融合及居民表达的途径和具体做法。宁波案例描述了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的起源、规模和服务效果;大连案例描述了社区主导下的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社区自治组织的诞生、发展和功能;北京案例描述了居民表达主导下的社区发展评估的价值取向、方法和建设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5,(3):113-116
居家养老就是综合运用社会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是融合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市场、政府共同参与的一种多元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居家养老服务具有部分公共服务的属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价值功能,对居家养老社会组织进行监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运作,培育专业性的居家养老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地政府为实施银发帮扶工程、较好解决城市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问题,相继开发了社区助老这个公益性岗位,让他们为城市社区的重病、残疾和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无偿服务和有偿低价服务。这项惠老工程使社区里受到帮扶老人受益不浅,社区助老员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传统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向医养融合转变,成为当前和令后一段时期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新的要求。普亲集团作为一家以老龄产业为主营业务的集团公司,先后在海口和长沙开展失能养老中心机构、社区养护站的建设和运营,并依托社区养护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了"以中心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护站为主体、以居家上门服务覆盖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普亲积极引入医疗资源进行了一系列医养融合实践,初步探索出一些医养融合的方式方法。对此,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于2013年12月31日做出批示:普亲养老模式将医养结合植入机构、杜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之中,是有益的探索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万玲 《探求》2013,(5):32-37
实现外来人口稳定有序的社区管理是社区融合乃至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笔者通过对广州市S社区外来人口的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与梳理,进而针对外来人口如何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并与本地人和谐相处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广州市更好地实现外来人口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提供政策性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北京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切实解决首都百姓最迫切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2014年,北京市民政局连续出台加强养老服务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创制了融合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方式的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新模式,旨在保持近年来的养老机构快速发展同时,激发和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市场的快速形成与活跃繁荣。特别是在2014年8月13日,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这个词往往用得不够严谨,但是,在阐述我们这个问题的,RobertBeelah和他的同事们却为它下了非常确切的定义。在HabitsofHeart一书中,他们写道:社区是这样一群人,在社会方面,他们互相依赖,他们共同参与各种讨论和作出决定,他们还要共同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正是这些实践活动规定了社区的概念,并在社区中得到发展。非营利服务团体,根据这个定义,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意义重大的一种社区现象。这种定义对理解非营利团体和政府的关系影响公共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解社区对非营利团体和公共政策的意义方面,社区的三种性质特别重…  相似文献   

9.
唐鸿铃  齐芳 《社会工作》2012,(11):77-79
作为"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传统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对社会工作支持有新的利益诉求。社会工作可以从制度、社区、企业、家庭等层面针对该群体从不同角度提供最直接、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3,(8):28-30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通过强化社区涉老性配置标准,鼓励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支持社区为7%虽住在家里但需要社会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日托、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参与,为3%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服务,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出发,"十二五"上海确立了至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人数43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0  相似文献   

11.
何涛 《社会福利》2014,(3):59-59
正甘肃省合水县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将辖区划分为社会志愿服务、社区代办服务、精神养老服务、夕阳维权服务四个网格服务责任区,对辖区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一是社会志愿服务。在社区居委会牵头引导下,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以住宅小区为网格,由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老年协会构成志愿服务圈,为老人提供定期、接力式的亲情服务,每天敲  相似文献   

12.
田舒  崔琪 《创新》2021,15(3):98-108
"三社联动"供给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养老服务新模式,是在当前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满足庞大养老服务需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一模式通过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短板.其中,专业社会工作的主动嵌入,能够产生知识获取效应、治理效应与共享效应三大效应,提升服务供给水平.这个过程需有机融合各方要素,克服信任问题与组织问题两大困境,从品牌宣传、职责确定、专业水平与组织结构四方面着手,夯实基础,维护网络,增进信任,培育组织,以谋求"三社联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探析——以桂林市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在服务社区和居民,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实地调查及问卷调查方法,从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对其自身、学校、社区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5,(5):134-136
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虽已取得成效,丰富和提升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水平,但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发展需求,存在多方面的短板。本文通过梳理社区残疾人文化服务的现状,总结不足与缺失,从管理体制、服务范畴和服务意识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能对社区现代残疾人文化服务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探求》2017,(5)
近年来,广州市来穗人员数量持续走高,给广州的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破解来穗人员管理困局,实现来穗人员的深度融合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策略:一是转变观念,加大对来穗人员服务的工作力度;二是采取积极引导、分类推进的原则;三是完善来穗人员社会融合的制度政策;四是强化教育的融合引领作用;五是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格局;六是以社区为突破口,构建来穗人员的互动参与体系。  相似文献   

16.
周玉萍 《社会工作》2012,(10):88-90
山西省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省会城市建立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孵化器。通过对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研究,了解孵化器的建立、项目的选择、入壳孵化、过程监督等方面的经验并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其他的孵化器提供借鉴。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社会组织的孵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社区网格化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在城市社区尤其是大城市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此作为现代社会特殊类型的小城镇社区也被要求不断完善其服务体系,引进"社区网格化服务"模式。虽然这一模式的引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很多小城镇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水土不服"。笔者在全面分析小城镇社区网格化服务提出的背景,梳理其在推广发展中遇到的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社区联络员"网格化服务模式、"居民情互助式"网格化服务模式等小城镇特色社区网格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荔湾区首先探索社区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进而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从现实情况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搭建信息沟通传播平台、发展社会组织壮大网格队伍、科学界定政府职能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