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久前,纪念云峰刻石1500年暨中国书法名山名碑命名授牌仪式在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山广场举行。1500年前,时任光州刺史的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在云峰山上刊刻了以《郑文下碑》为代表的数十种碑铭、诗文、题记,  相似文献   

2.
云峰石刻群     
烟台市所辖莱州市城南十里,有云峰、大基二山,山中多北朝摩崖刻石,其中以云峰山(又称文峰山)《郑文公碑》刻石最为有名,故统称为“云峰石刻群”.云峰山今存大小刻石三十五处,其中北朝十七处.大基山共有刻石二十四处,其中北朝十五处,云峰石刻占今存汉唐之间摩崖刻石的半数,对了解北朝真书全貌,探求隶楷错变,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渊流,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墓志记载中晚唐中层官吏郑居中一生所经历事件和结交的上层官僚 ,以及妻族崔氏、儿女亲家等 ,或见于文献记载。郑居中童年一度入观学道 ,晚年寻道访宫于王屋、嵩少 ,终卒山寺。其事迹演绎为《逸史》道仙故事 ,墓志为其文学素材。  相似文献   

4.
张朵聪 《南都学坛》2012,32(6):24-25
西汉刻石篆书结构化圆为方,笔法毫无挂碍,示人凝重简率,渐化直笔为波挑,是两汉刻石书法的隶变时期。及至东汉中后期,由于社会因素,尤其是书法观念的进步及其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两汉刻石书法愈发成熟和多姿多彩。这种成熟的刻石文字普遍运用到碑碣、摩崖、石阙、石经及壁画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两汉民众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灵感与风采,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广阔无垠的宇宙意识,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钓鱼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各类刻石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筑城抗蒙之前的碑刻、钓鱼城之战后正面讴歌民族气节的碑刻、争议王立和熊耳夫人功过的碑刻、宋元以后的其它诗作与楹联题刻、反映抗日战争史实的题刻五类,它们都具有相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钓鱼城文物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佛教徒把抄经、刻石看作是宗教行为,抄经的代表作是敦煌佛经,刻石则以“龙门二十品”和《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为代表。隋唐以来,有不少僧人潜心书法,唐代僧人多写狂草,宋代僧人多写楷书,元、明、清三代僧人在对书体的选择上没有明显的倾向。禅宗顿悟成佛、自性是佛的理论对书法艺术的刺激主要表现为:狂草书风的兴起,破法求变的书论,尚意书风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晁公溯题记》是1996年白鹤梁水下考古发现的新题刻,它的发现对白鹤梁题刻文化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改变了现有白鹤梁题刻数量的陈说、对研究中国古代“灾变”学说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宋代晁氏家族在巴蜀活动及其对三峡文化的构建有重要价值、对探索晁公溯的形迹与交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开封市宋代繁塔内保存的夏州党项李光文题刻虽然只有13个字,但这是目前发现夏州党项上层人物在宋都开封活动和信奉佛教的唯一实物资料,补充了正史资料的缺失;该题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无专门研究。该文通过梳理李光文生平事迹以及任职履历,可知李光文可能于宋开宝七年(974)四月至九年(976)十月到开封繁塔捐施财物。经考证,该题刻对宋初夏州党项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境内的东汉永寿四年(公元一五八年)“刘平国治关亭颂”刻石,是国内外历史考古学界早就注意到的一块重要摩岩石刻。自十九世纪晚期发现以来,国内不少学者曾予著录、研究,如王树柟《新疆访古录》(此书除著录了王树柟自己对刻石文字的分析外,还附录了王仁俊、叶昌炽对刻石文字的记录、分析)、罗振玉《西垂石刻录》王国维《观堂集林》、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书,对刻石均有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用事延年”为主旨的齐地“八神”祭祀与方仙信仰紧密联系,具有浓重的民间性、地域性特点。秦及西汉时期方仙思想兴盛,“八神”祭祀逐渐发展为国家宗教祭祀的中心。东汉以后,随着儒教地位的逐步提高和佛教的渐趋传入,方仙信仰日渐衰落,“八神”祭祀逐渐远离历史舞台。但依然有民间祭祀的承续,孔望山杯盘刻石即是其祭祀遗迹的历史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