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为开放性教学提供了平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开放是件好事,但课堂秩序要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值得探究,如何做呢?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得当,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不断提高基本功,灵活解决课堂中生成与预设的矛盾;而且要多角色定位,参与学生活动中去;另外从学生角度也要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做到利己又利他.  相似文献   

2.
何为有效课堂?可用七个字加以衡量:真、实、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实、真诚、真为。真实即教师要尊重事实、讲究实际;真诚即用“心”去上课,用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为即教师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③新:观念新、设计新、评价新。④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⑤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体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师要有亲合力。⑥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⑦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实现有效课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内涵后,还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卓越课堂中地位受到挑战卓越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卓越课堂教学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去适应,而这个新的适应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传统的思维,认知和教法的挑战。首先,学习目标的提出,除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外,还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个人兴趣、学习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和多层性。这就给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要能够游刃有余地驾御卓越课堂,以扫除不同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大脑,是很难汲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千方百计优化教学语言,创设出一个优化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有效的作到这点呢,本人在"人际沟通"课教学中总结出了"活、趣、实"原则。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经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之后,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口手脑并用的语文教学法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也就是通过多读多背做到"用口思考",通过多思多问做到"用脑思考",通过多写多练做到"用手思考"。这种教学法对于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经营管理者》2009,(20):309-309
数学习题,不仅是巩固与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教学中,不少教师常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题海战"的误区,以练促质,习题多而泛滥,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本人一直认为,数学学科要真正"减负",教师就要在提高习题的"品位"上狠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必须自己动手设计和选择习题,提高习题质量,少而精,有目放矢。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因此,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教师想学生参与,学生就会有效地参与了.学生由习惯地接受教师灌输、依赖教师传授到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是有一个过程的;而教师由习惯主宰课堂到运用启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引导艺术,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对此的探讨主要不是要不要学生参与的问题而是如何艺术地引导学生参与,把"教师传授"型的语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型的语言课堂教学模式,如此方能落实语言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呼唤"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强调情感、活动教学;强调留有自主空间的管理方式.生本课堂应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生本课堂"的教学着力体现"一切为了孩子,高度尊重孩子,全面依靠孩子"这一新理念.以生为本的课堂是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而获取知识的场所.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生命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差异为前提,以师生有效互动为保证,努力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特长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生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为阵地,在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间的各种交往活动,使师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者、研究者和学生的引导者的转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从"苦"学变成"乐"学,既能学习与生成知识,又得到智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不感兴趣.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上成"生命课堂",必须让学生"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新课改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做学生的"导"师而  相似文献   

11.
正我喜欢李炳亭对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而曾经的我却常常陷入"知识的灌输、寂寞的独唱"的境地,于是在每次上课后,我不断反思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就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我把自己如何让课堂活起来的粗浅教学实践及思考概括为"三动"——心动、行动、互动。1心动,只有学生心动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1新课开始,创设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牵动每一颗童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理念和新思维像一股春风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也"动"了起来.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导致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也因此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冷场现象,似乎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偶尔好像是在强迫学生学习,被动性强,不是知识没有吸引力,而是教师没有做到如何巧妙地用知识去吸引这些学生.这些显然与《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既应该让知识“活”起来,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信心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力争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实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中,教师既是师者,又是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既是主持人,又是参与者.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变化着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以现代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学生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要做到少教多学,教师必须要“少讲”,并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引导学生“多悟”,这是教学智慧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在课堂中重视设问,但如何有效设问成了教师课堂中的难题。教师要做到勤于设问、善于设问、精于设问,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之习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高中课堂管理,追求卓越课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打造"有效—高效—卓越课堂"也是我市高中新课改首先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卓越课堂,就必须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在当前的高中课改中,教师若能加强课堂管理,增强研究创新的精神,就能有效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在课堂中重视设问,但如何有效设问成了教师课堂中的难题。教师要做到勤于设问、善于设问、精于设问,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之习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在课堂中重视设问,但如何有效设问成了教师课堂中的难题.教师要做到勤于设问、善于设问、精于设问,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之习惯.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师,让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出生命的意义",教师就必须看到课堂教学质量对人生命的意义.每上一堂课,教师就要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课堂充满"灵气",就要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生命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与传统教学不相一致,而不单纯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率将伴随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应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出生命的意义",我认为应从三方面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